二、研究的任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即具有两大任务。......
2025-09-30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所以研究普通心理学所采用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类型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本书将把这些研究方法、类型、原则与本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介绍。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每一个研究者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更应如此,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本身就非常复杂,而且常常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研究者在收集、分析、解释有关数据和资料时往往容易渗透一些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研究者应始终本着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儿童的现实生活,依据充分的事实材料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现象,描述事实、揭示规律并做出客观的解释。
(二)发展性原则
人区别于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心理也是如此,学前儿童的心理更是处于发展的加速期,所以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必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儿童心理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研究儿童过去已经形成的各种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关注他们现在正在形成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预测其未来心理发展的趋势。另外,除了儿童本身的发展变化因素以外,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也是促使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原因之一。总之,无论出于哪种因素的考虑,我们都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心理。
(三)教育性原则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儿童,是希望更好的促进其健康成长。所以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一切研究都要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对儿童的良好教育。任何有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能进行的。例如我们想要研究恐怖片对儿童的影响,不能采取让儿童频繁观看恐怖片以观察其影响的措施。再如我们想要了解暴力玩具、图片、影片等对儿童的影响,也不能通过让儿童经常接触这些东西来观察其影响。诸如此类的研究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已经接触这些东西的儿童进行研究,然后与不接触的儿童进行比较。总之,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做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很多,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都能应用,这里只介绍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常有的一种,即以时间的延续性为依据所作的分类:纵向研究、横断研究、聚合交叉研究。
(一)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长期系统的跟踪研究,以探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在不同的阶段追踪研究相同的个体。纵向研究的时间不定,可长可短,有的长达数十年甚至一生,有的则可以短到几个月。例如,陈鹤琴就曾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808天的跟踪研究,以揭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以探明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也有一定缺陷,比如时间过长而导致研究者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被试也常常由于某些原因而出现应付或流失现象。
(二)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比较,以了解儿童的各种心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与纵向研究相比,该研究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时省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测量许多被试,获得大量与年龄相联系的研究结果。但是横断研究也有它的缺点:只能说明儿童心理随年龄变化的一般发展趋势,难以说明影响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可见,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于是为了取长补短,有人提出了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即聚合交叉研究。
(三)聚合交叉研究(https://www.chuimin.cn)
聚合交叉研究是在纵向研究中进行横断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如我们要研究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如果使用纵向研究,可选择一批新生儿为被试,从出生开始一直到6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如果采取横断研究,则可同时选择一批0—6岁的儿童进行研究;如果采取聚合交叉研究,则可同时取新生儿、2岁、4岁三个样本,一起追踪三年,三年后这些样本则发展到2岁、4岁、6岁,在此期间2岁和4岁组各重复了一次,研究时间也由最初的七年减少成三年。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更加详细系统地反映了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见,聚合交叉研究弥补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更为科学合理。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情、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考察,以获取研究资料并据此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这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例如,达尔文就曾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写成了《一个婴儿的传略》。
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分为不同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观察时间的长短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前儿童进行连续、系统的观察。前面所提到的达尔文、陈鹤琴对自己孩子所作的传记式或日记式的方法就属于该类。定期观察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学前儿童进行定期观察。如要研究学前儿童户外活动中合作行为的心理特点,就没有必要连续跟踪观察,只要每周在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观察一两次,每次观察一两个小时,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的时期分析整理观察记录的材料即可。二是以观察内容为标准,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是指研究者全面观察学前儿童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心理表现。例如,幼儿教师为了准确地了解儿童的个性而作的全面系统的观察就属于此类。因为观察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全面观察的时间一般较长。重点观察则是指重点观察了解学前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活动中或某一活动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心理表现。如观察学前儿童在小组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在集体活动中的自控力和注意力等。
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观察不同,它是一种技术,研究者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注意:首先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范围、时间等问题;其次要尽量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儿童;最后要注意及时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辅助手段,如观察前制作表格、借助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等现代化的设备。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学前儿童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在研究时,可以向学前儿童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儿童的家长、教师等人作调查。可以用口头的形式,一般表现为谈话法,也可以用书面的形式,一般表现为问卷法。
1.谈话法
谈话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通过与学前儿童直接交谈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此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在使用时需要研究者采取一定的技巧。首先,谈话的形式可以自由灵活选择个别或集体,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一般采用个别的形式,如果访谈者是儿童熟悉的成人时则可采用集体的形式。其次,谈话的内容一定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切忌海阔天空的聊天偏离主题。为此,研究者可在之前做一些准备,制定谈话计划,将谈话中要问的问题写成提纲。另外,谈话者本人也应掌握一定的谈话术,使被试能够并且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特别是在与儿童交流时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交流,提问的问题要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提问的方式要能引起其兴趣。最后,当然也不能忘记及时准确地记录谈话内容,以便后期整理分析。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根据研究目的,将所要了解的问题以书面问卷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求儿童作答的方法。由于学前儿童所识字数有限,所以问卷法一般用于对与儿童熟悉的家长、教师等人作调查,即通过向熟悉儿童的人调查有关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一些问题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属于一种间接调查。现在也有人向学前儿童进行直接的书面问卷调查,不过这个问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是以文字的形式提问而是以儿童所能理解的图画形式来提问和作答。当然要编制这样的问卷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三)作品分析法
由于学前儿童很难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他们常常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如手工、绘画等)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儿童的这些作品来了解其心理活动,这也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作品分析法。例如,一个孤儿画了一幅全家福的图画,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看到其内心对家的渴望。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此法时不能单纯的只分析儿童的作品,还应关注其创作过程中一些辅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行为,并结合创作后与儿童的交流谈话来了解其思想。因为学前儿童的很多想法、作品只靠看成人是很难理解的,常常需要儿童的解释。
总之,普通心理学中采用的研究方法都可用于对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这里我们只是介绍了几种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研究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在使用时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相关文章
《社会心理学前沿》前言《社会心理学前沿》俞国良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社会心理学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包括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自我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势头迅猛,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繁荣景象和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2008年,我又应邀主编了《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
2025-09-3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也有多种多样具体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全过程的指导思想,以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实际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根本标准。在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方法体系还是实践研究都不甚完善。......
2025-09-29
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等。调查法是学前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常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
2025-09-29
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管理不能单凭政治热情和行政命令,还必须借助经济方法,从个人利益上关心每个人。近些年,实践证明,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托幼园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方法在园所管理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它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园所管理成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园长应正确使用办园自主权,依法合理扩大托幼机构的经济利益。......
2025-09-29
画面组合构图,即主题画构图,它是在学习单个形象造型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构图一般来说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如《春游》《晨间活动》《听故事》等。有了主题后,需考虑如何表现,如《晨间活动》这个题目较大,晨间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我们要从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作为画面的内容。......
2025-09-29
《基础心理学》俞国良、戴斌荣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79年。可见,心理科学的发展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在国内先后出版的一系列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中均有阐述。《基础心理学》由戴斌荣博士和我共同完成。......
2025-09-30
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决定的。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要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以便确保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