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摘要】:(三)金融创新2012年,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尊重市场规律、防范控制风险”为导向,开展金融创新,并强调在创新中规范和发展,既要为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注意坚守风险底线。截至201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等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获批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财务公司也首次获批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三)金融创新

2012年,银监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尊重市场规律、防范控制风险”为导向,开展金融创新,并强调在创新中规范和发展,既要为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注意坚守风险底线。

1.产品和服务创新

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从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增加服务便利、有利于节约社会交易成本的角度,积极开展产品、业务创新和服务、技术创新,市场满足度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产业链金融等服务模式,开展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担保方式试点,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二是积极开展包括资产管理、兼并收购、咨询顾问等在内的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电子银行、银行卡等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便捷度;三是注重金融创新与科技融合,强化自助设备、网点可视化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客户体验。

吉林银监局探索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预期收益作为还款保证的一种融资方式。基本做法是农户等主体将一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农业发展公司再将土地转包给借款人经营,同时向金融机构出具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书面承诺,金融机构按照约定的贷款利率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吉林银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3个县(市)开展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截至2012年底,共为1,177家农户发放贷款,其中用于养殖业的贷款占55.0%,用于种植业的贷款占25.4%,用于上学、购买运输机械和治病等消费类贷款占19.6%。

2.管理创新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创新管理理念。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优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内控体系,助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改进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创新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等体系建设,提高运营效率。三是创新风险管控技术。针对传统业务领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风险管控,针对新兴业务领域,强化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扫除风险管理盲区。

招商银行探索移动金融创新

招商银行创新推出“手机钱包”移动支付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与世界最新科技同步的移动支付体验。

交通银行推出远程智能柜台iTM

交通银行推出远程智能柜台iTM服务,目前几乎所有的柜面业务都可通过iTM办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电视银行(www.chuimin.cn)

为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客户的需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成了全国首家总行集中的电视银行。

3.综合经营试点稳妥推进

以“风险可控”为前提,银行业金融机构稳步入股保险公司,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有序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工作。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范围涵盖了证券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等领域,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2012年7月,银监会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发行102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这是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单。此次成功发行不仅可以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丰富市场投资品种,而且有利于拓宽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渠道,防范长期和大额集中风险。

4.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序开展

为深化金融市场发展,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在认真总结前期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大,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截至201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等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获批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财务公司也首次获批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专栏8 银行理财产品

近几年,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较快,在改善融资结构,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银行经营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89家城市商业银行、96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9家外资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32,152支,理财资金余额为7.10万亿元。

从产品销售渠道来看,一般个人理财产品余额占整体余额的62%,机构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分别占32%和6%。从产品收益类型来看,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余额分别占整体余额的10%、20%和70%。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约有34%投向了债券货币市场工具,21%投向了存款,30%投向了信贷类资产,11%投向了权益类资产,1%投向了金融衍生工具;投向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另类资产、其他类资产以及未投资头寸合计占比不足3%。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和理财意识的逐步提高,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将进入稳定持续发展时期。银监会将持续加强监管,督促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IT系统建设、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基础工作,在合规经营和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满足客户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财服务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