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葫芦”的传奇神话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诗豳风七月》中“八月断壶”,特指的就是盛药的葫芦,即“药葫芦”。编者的话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处: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来求医者,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
2023-12-06
傅山的药引子──煮不软的石头
相传,清朝时有一位叫李小牛男子入赘到粉莲家,小俩口日子过得不错,堪称恩爱夫妻。一天李小牛因入赘受外人奚落,气冲斗牛,一股无名火冲着自家媳妇发泄起来。粉莲越想越伤心,抽泣了一夜后就病倒床上,有气无力,饮食不进,竟一病不起。这下可急坏了丈夫,经人指点,李小牛起早赶路,向当时的名医傅青主求治。傅青主问清病情后笑道:“这个病,不见病人也能治,只是眼下药不齐,不过你可先把药引子准备好。你回家的路上,有条石沟,你走到石沟中间,然后往右走七步,那里有一个鸡蛋大的黑石头,你把石蛋拣回去,先武火后文火煎熬,随时添加水,不能停火,也不能离人,直到石头煮软了,就来我这里取药。”
李小牛按照傅先生的嘱咐,果然找到了黑石蛋,心里真是欢喜若狂:“人说傅先生通神,果然名不虚传。”他回家便日夜煮个不停,眼睛熬得通红,却也毫无倦意。粉莲见此情景,十分感激,不禁转恨为爱。她心疼丈夫,主动下床代小牛煮石蛋,并让小牛去问问傅先生“多久才能将石头煮软”。小牛见粉莲的精神确实比前两天好,再不敢拖延,就把煮石头的事交给粉莲,自己一口气跑到傅山家。
编者的话
石头哪能煮得软,医生只是借病者丈夫的真情感动使之气消。气消,则肝木苏,郁结散;肝木得以疏泄,则脾胃自然运谷,故郁病愈而饮食复常。有诗赞其妙处:
看以荒唐不荒唐,其中自有秘密藏。
石头虽然煮不软,以情胜情得安康。
小牛一进门,傅山就问他:“药引子熬好了没有?”小牛把煮石头的情况,三言两语向傅山先生讲了。傅山听后,便问:“我告诉过你:人不能离火,你怎么跑出来了?谁给你看火呢?”小牛说:“粉莲看着火呢,就是她催我来问问您的。”傅山闻言,出了口长气,他微笑着说:“没事了,你回家吧,她的病已经好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把小牛笑得莫名其妙,他大惑不解地问:“您还没给配药呢,病怎么就好了?”
傅山先生缓缓地说:“粉莲的病,是从一个‘气’字上得的,‘气’又是由你引起的。这个病,很难药到病根,因此,有的医生才把它叫‘奇症’。但是只要她消了气,病也就好了;要消气,还得从你身上消。我就给了你一块石头让你煮,你想:石头哪能煮软?我为的是让你没日没夜地煮,她见你不分昼夜地为她熬‘药引子’治病,气自然就消了。她能下炕接着你煮石头,说明她病已好了。现在她该饿了,你赶快回去,给她做饭吃吧!”说完又大笑起来。(www.chuimin.cn)
小牛怀着喜悦的心情往家赶,到家一看,粉莲的病果然大好了,见小牛回来,就告诉他:“老公,我饿了。”小牛说:“老婆,你快上炕歇息,我给你煮饭。”从此,粉莲的病就很快痊愈了。
中医小辞典
傅青主
傅青主,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字号颇多,已知的已有石道人、朱衣道人等50多个名号。傅青主是明末清初时著名医家。所著医书遗稿,被后人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学名著,至今仍惠及医界。
傅青主博学多才,当时人就称赞他的教学问像大海一样广博(“学海”),可以说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经学、先秦子学、佛经道藏、医学、书法、绘画、诗词、音韵、训诂之学甚至武学等各方面都有较深造诣,其涉猎之广、成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名家评说
中医的心理治疗方法,有情志相胜疗法、移念疗法、语言疏导疗法、顺势利导疗法、内观静养疗法等。其中,情志相胜疗法是基于情志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利用各种不同情志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来调节情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疾病产生治疗作用。情志相胜疗法包括: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等。在具体治疗中,情志治疗方法又是灵活运用的,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上述的情志相胜。
——吴中云,《中医心理养生谈》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药葫芦”的传奇神话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诗豳风七月》中“八月断壶”,特指的就是盛药的葫芦,即“药葫芦”。编者的话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处: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来求医者,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
2023-12-06
华佗之死千古遗憾《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三国时期,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荀彧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有学者研究认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这点也就是华佗幼稚之处。......
2023-12-06
拜山姑为师识金银二花据传,贞观十年年,唐太宗有一次患咽喉痛,太医们束手无策。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是强有力的抗生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和解热作用。金银花还能降低血脂,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孙思邈听罢,恍然大悟,当下“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拜两位山姑为师,跟他们学习采药、制药,了解各种药性。又名忍冬、金银藤、银花、双花、二花。或用金银花12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汤服。......
2023-12-06
妙方“治”贪官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
2023-12-06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蓝靛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膈,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本草纲目》记载,蓝靛还可治虫兽咬伤。......
2023-12-06
孙思邈与风湿良药老鹳草孙思邈云游到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炼丹和炮制多种治疑难病的妙药以解除病人的疾苦。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于是,孙思邈让前来应诊的一位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
2023-12-06
阴差阳错妙得“手指散”名医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他巧用行瘀止痛的中药,发明“手指散”为其父治愈了多年的心痛病。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朱丹溪将无意中阴差阳错得来的良方取名为“手指散”,与失笑散一起编入《局方发挥》专辑中。......
2023-12-06
最高贵、最可怜的古代御医在我国古代,皇帝的肌体被认为是神圣无比的,在皇帝身上动针药是极大的冒险。说罢,亲自捧着精致丝织品和珠宝赠送给张、秦二位御医。对那些难以治愈的、突然恶化的重病,御医简直是一手给皇帝号脉、一手提着自己的脑袋。竟猝死于宁宗去世前的一晚。事发后,负责急救的是太医院使许绅。作为太医院的最高长官,许绅的医术当时无人能过之。......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