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王阳明抛弃了一切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了这种艰难的探索。自己的内心是消极的吗?有了这个大目标,那些次要的事物就不能扰动自己的心了。......
2023-12-06
60.调整心境的方法
此时晨曦已现,一丝丝阳光刺破薄薄的雾霭,幻化成五颜六色的霞光,呈现出一种玄虚、空灵的意境。
一道晨曦从窗户射进来,正映照在王阳明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辉。
王阳明讲学,极欢迎学生们提问,每当有人登台请教,他总是雍容自如,十分耐心地进行解答,随各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而给予不同的回答。
当他阐述过《大学》中“修身”的精义后,一个学生问道:“先生,‘身有所忿懥’这一条,该如何理解?”
这一条亦出自《大学》。
王阳明和气可掬,看了提问者一眼,点点头,然后回答道:“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几种情绪,所谓七情六欲,每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我们修身治学的人,应当处于一个更高的境界,不应该有这些情绪罢了;即使有了,也要把它转化掉,此即谓‘修身在正其心’。
“一般人在愤怒时,如果陷在情绪里,便容易感情用事,怒得过了头,就不是清静虚灵、廓然大公的心性本体了。在这个时候,受愤怒的情绪所累,就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因为心体已经失去了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中正状态。
“现在对于这些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只要放开自己的心胸,物来顺应,不要过分在意,心体便自然会达到澄澈灵明、廓然大公的境界,而悟到本体那‘不偏不倚’的中正状态了。”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王阳明怕大家还不理解,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就如外出看见有人相互斗殴,对于他们错误的地方,自己的内心当然也会感到愤怒。不过,自己虽然愤怒,但如果能接受这个事实,只按其本来面目来处理,坦然不动,内心就会仍然是清清静静的,不曾动一点儿气。这也就是‘只易其境,不易其心’的道理。
“在任何时候,不论遇上什么刺激,对于那些不良情绪,都应该这样去处理,方才是中正的心体。”
这时,一位叫伦彦式的学生正坐在旁边,他往常总有很多事情放不下,时时为一点儿小事后悔的毛病,按照《大学》中的说法,就是“身有忧患,而不得其正”。
以前虽经王阳明指点,针对此病进行过修养,情况有所好转,但仔细体察,总感觉到病根还在。
趁王阳明举完例子,稍微停顿让大家消化的时候,伦彦式问道:“先生,我平常做学问时,感觉此心不能真正地静下来,没有一种静根。没事时还好,面对事物、处理事情时,心就会易动,处事多悔,该怎么办?”(www.chuimin.cn)
王阳明转过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对吧?”
伦彦式点点头:“对。”
“其实,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三种情况,它们是有内在关联的。”王阳明说道,“你在做学问,或应事接物时,一心想找一个能静得下来的方法,企图一劳永逸。
“然而正是这种想法,使得你在受到外物影响时,有一种害怕心理,心就容易波动。而当你心有所惧,患得患失时,处理事情就会经常后悔了。”
伦彦式又点点头,叹服先生简直神了,连自己这么微妙的心理过程,都能揣测得如此详细!
王阳明接着说道:“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静,是说心的本体;而动,则是说心的妙用。所以君子修身做学问,不要拘滞于动静。
“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但也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所以便能与‘道’相应。在动的时候,此心常定而未尝有一物在里面,所以内心寂然不动。寂然不动,方能感而遂通。
“在应事接物中,此心总是镇定自若,无论动静,都有内在的一种规律可以效法,就随时都能增进自己的修养,先儒称之为‘集义’。能按这个规律去‘集义’,就能消除内心动辄后悔的病患,达到所谓‘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究其实,这也不过是此心保持纯一的状态而已。
“静,乃心的本体,而我们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动,是心的妙用,如果害怕心容易动,则是荒废其用了。
“所以,有这个求静之心,即是心动了,厌恶动的心并不是静,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动亦动,静亦动’,如做客应酬中的迎来送往,起伏不停,也就没个穷尽了。
“因此遵循事物之规律叫作‘静’,而顺从欲望则为‘动’。所谓‘欲望’,并非一定是声色利货等外物的引诱,那些浮思杂念都是欲望。如果能循‘道’而行,即使需要交际应酬,处理繁复多变的事务,心也是静的。
“周濂溪所说的‘主静’,即无欲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集义’。而顺从欲望而行,即使做到心斋坐忘,心也是动的。”
伦彦式听了,又有了新的领悟。
有关王阳明心学全书的文章
3.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王阳明抛弃了一切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了这种艰难的探索。自己的内心是消极的吗?有了这个大目标,那些次要的事物就不能扰动自己的心了。......
2023-12-06
57.定力是怎样炼成的自班师返回赣州后,正德十二年九月,王阳明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并获得了一个特殊的权力——给予能够调兵的旗牌,使他得以根据具体情况而行事。至此,王阳明从只有暂时调兵权的巡抚,一跃而成为拥有实际兵权的地方大员。在这种情况下,王琼毅然力排众议,赋予王阳明以足够的权力,以便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2023-12-06
31.怎样控制思维十五之夜,龙潭之畔,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天地之间一片清白。瀑布下注成潭,潭水深不见底,传说其下通地下河的龙宫,故其名曰“龙潭”。潭水外溢,形成一条小溪,流水潺潺,给空寂幽静的山谷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环绕着龙潭,数百人席地而坐,正在听王阳明讲学论道。王阳明素来强调“寓教于乐”,如此借月夕之夜,在相聚、游玩中亦不忘治学,可谓一举数得。王阳明端坐于一块大石之上,觉得心境异常空灵。......
2023-12-06
20.怎样才能高效率做事游过桃花源后,王阳明继续前往庐陵赴任。王阳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开国太祖皇帝制定的那一套地方规矩,以教化乡民为主,能有效地止争息讼,只可惜荒废已久,名存实亡了。由于王阳明的功夫做到了家,该县的积案逐渐得到清理。冀元亨与王阳明在庐陵的二百多天里,眼见着先生亲力亲为,日夜操劳,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心中极为佩服。“那么,怎样才能像您这样悠游自如地做这么多事?”......
2023-12-06
27.避免“空想”与“盲动”这时,徐爱插话说道:“古人将知行说成两个,也是希望人们有个明白的地方。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做功夫才有下手之处。”此时夜已经深了,阵阵微风吹来,灯光时明时暗,飘忽不定,给人一种变幻无常的迷离之感。灯光映照在徐爱的脸上,他的情绪显得比较亢奋,没有一丝倦意,眼里闪着探索真理的光芒,坐在王阳明面前的,似乎仍是当年那个求知若渴的年轻人。......
2023-12-06
69.履险如夷的智慧自从校场较射后,王阳明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法,震骇全场,亦赢得了京师官兵的敬重。几番大战过后,双方死伤惨重,平民百姓亦有不少人死于兵祸。张忠如此说,是有他的道理的。得知此次召见属实,远在南昌的王阳明不敢怠慢,立即动身前往南京觐见皇帝。朱厚照素以荒唐著称,对于这种朝令夕改的事,王阳明亦无可奈何。......
2023-12-06
29.随时使心灵变得更强大王阳明这一席话,犹如一阵微风,拂去了徐爱长久以来遮蔽在心中的疑团,一时间,他仿佛有一种言下大悟的感觉。徐爱兴奋地说道:“昨天我听了先生的教诲,亦隐隐约约觉得功夫应该这样来做。现在听先生阐述得这样详细,更觉得无可怀疑。昨天早晨我就寻思,‘格物致知’中的‘物’字,也就是‘事’,都是从心上来讲的。不知这个观点对不对?”......
2023-12-06
22.心即是“理”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时来运转,先是提拔担任庐陵知县,后到京师任职,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短短两三年时间,连升数级。徐爱以前所习,尽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事事物物皆有理”那一套,乍一闻王阳明那“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新学说,不啻于被一记炸雷猛然惊起,一时间很难接受。......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