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见慢性病人群的膳食指导

常见慢性病人群的膳食指导

【摘要】:高血压病膳食指导以低盐、低脂和控制体重为基本原则。做好膳食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限制嘌呤食物,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

第四节 常见慢性疾病人群的膳食指导

患有常见慢性疾病的居民,他们的膳食营养需求与健康成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健康管理过程中应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原则为依据,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

(一)血压

最常见的高血压病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病变的全身性疾病;膳食和营养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如高热能摄入导致的肥胖、高钠盐膳食、饮酒、某些矿物质缺乏等均与高血压发病有关。高血压病膳食指导以低盐、低脂和控制体重为基本原则。

1.限制食盐摄取 每日低于5g,伴心肾功能不全者每天应低于3g。禁食过咸及腌制食物,多选择高钾低钠的浅色蔬菜

2.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鱼籽、蟹黄及油炸食物等高脂及高胆固醇食物。

3.限制能量,保持标准体重 体重超重者在限制能量的摄入同时要适当增加运动量。

4.限酒或戒酒 每克乙醇在体内产生的能量为29.29kJ(7kcal),饮用过多的酒,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不利。

5.多吃鱼、大豆及豆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膳食蛋白质及钙、镁、钾及水溶性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钙力求能达到每天800mg,同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高血压患者因使用利尿剂,镁的排出会增加,要多选择富含镁的食物如香菇、菠菜、豆制品、桂圆等。

(二)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可致心脏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狭窄,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高龄;发病与精神紧张、饮食不当、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有一定关系。做好膳食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1.控制总能量,力求保持标准体重 健康的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全天能量的摄入可比核定的能量低10%左右。多使用粗粮杂粮薯类提供能量。

2.控制饱和脂肪酸(S)、胆固醇 全天脂肪提供的能量应控制在总能量25%~30%,中老年人和血脂偏高者宜低于25%。提倡以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为主,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每天300mg。禁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等食品,多食鱼类和禽类,少食畜肉类和禽蛋类;使用低脂奶或脱脂奶;以植物油替代动物油;S∶M∶P建议为1∶1∶1。

3.保证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应不低于55%。提倡少用或不用单糖,限制用蔗糖和果糖。蛋白质供能约占总能量的15%,提倡多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和鱼类,每日饮脱脂奶250 ml,每周2~3次鱼。

4.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的含量在蔬菜中占20%~60%,谷类和水果类中约占10%左右。膳食纤维在全日摄入25~30g,可使血浆胆固醇的水平降低5%~18%。但摄入量应合理,不宜过多过粗,这将影响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倡多选用新鲜的蔬菜、豆类、燕麦和菌藻类食物。

5.补充维生素 要重视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抗氧化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各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E存在于植物油及干果类如核桃、果仁、花生油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力求达到健康人的日推荐摄入量。

6.限制钠盐 每天少于6g。

7.利用植物化学物,多吃大蒜、葱头、菌藻类食物,以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建议选择的食物为谷物、豆类、蔬菜、水果、鱼类、禽类、低脂奶类等;限制使用的食物有牛肉、羊肉、火腿、蛋黄、贝类等;而禁食的有肥肉、动物内脏、鱼籽、奶油、巧克力、腊肠等。

(三)2型糖尿病(www.chuimin.cn)

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常伴有肥胖或超重,起病缓慢,起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等;糖尿病患者多伴随发生动脉硬化,累及心、脑、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以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血管病变为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有关,饮食治疗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也是核心治疗手段之一。

1.膳食管理原则

(1)控制总能量,维持或略低于正常体重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为严格的计量饮食,按照计算所需提供能量。

(2)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这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但空腹血糖升高时需加以限制;碳水化合物来源以米、麦类为主,增加粗粮。严格限制单糖和双糖及蜂蜜等纯糖及含糖较高食品。

(3)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脂肪供能比不足25%,宜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胆固醇低于每天300mg。

(4)保证膳食蛋白质供应 蛋白质供能以占总能的10%~20%为宜,其中优质蛋白占1/3以上,建议摄入一定量的豆类及制品及鱼类蛋白,以利降低胆固醇。

(5)摄入足够维生素和无机盐,重要的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增加锌、镁的摄入,减少钠盐摄入。

(6)增加膳食纤维,减少酒摄入。

(7)合理安排餐次,以少食多餐为宜。服用降糖药者,还需要适当加餐。

(8)食物选择时可适当参考血糖生成指数(表10-15)。

表10-15 常见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

img182

(四)痛风

痛风为人体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痛风性肾病等。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限制嘌呤食物,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建议的膳食原则是:

1.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小鱼干及浓汤火锅汤等;选用嘌呤少的牛奶、鸡蛋、蔬菜、水果;因细粮含嘌呤量较粗粮少,故宜选择细粮。

2.限制总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保持适宜体重。痛风患者体重多超重,如能量较正常减少10%~15%,则以利减肥;临床资料显示,缓慢稳定降低体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下降。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有利尿酸盐的溶解。

4.多饮水,忌饮酒。液体摄入多可促使尿酸排出,预防尿酸性肾结石;每日应饮水2 000ml以上,为8~10杯水;为防止夜间尿浓缩,夜间也应补充水分。饮料以白开水、淡茶水、鲜果汁、豆浆为宜。饮酒不利于尿酸排出,空腹酗酒常是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而啤酒本身含大量嘌呤,不适于饮用。

(莫宝庆 张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