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的概念一、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某种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事件预期后果估计中较为不利的一面。......
2023-12-06
第二节 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
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估计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这种分析过程的目的在于估计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在于作出明确诊断。其理论依据是:看起来健康且没有病状的人也可能具有未发病或导致死亡的潜在风险。通过评估,能够找出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或低致病或死亡的可能性,达到预防或延迟发病的效果。所以,健康风险评估是对健康状况的判断,对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的测算,并将评估结果以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
健康风险评估一般分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疾病风险评估(dis ease specific risk assessment)和健康功能评估(health outcome assessment)。如果按功能化分,健康风险评估包括一般健康状况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生活质量评估、行为方式评估、体力活动评估、膳食评估和精神压力评估等。目前,做得最多的是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估。
一、一般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健康体检,评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评价生理、生化检查结果,增加个人改善健康的动力,提高健康管理项目的参加率。
1.血压评价 根据被评价人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评价结果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级)(表3-1)。
表3-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2.血糖评价 根据被评价人血糖水平(表3-2),评价结果分为正常、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
表3-2 糖尿病及IGT/IFG的血糖诊断标准
3.血脂评价 根据被评价人血脂水平(表3-3),评价结果分:
(1)单项指标
1)胆固醇(TC)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甘油三酯(TG)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
2)胆固醇(TC)边缘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边缘升高、甘油三酯(TG)边缘升高。
3)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2)两项以上
1)血脂正常。
2)血脂异常。
表3-3 血脂水平判断
4.体重指数判断 根据被评价人体重和身高(表3-4),评价结果分:体重正常;体重过低;超重;肥胖。
表3-4 体重与体重指数
注:体重指数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5.肥胖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根据被评价人体重、身高和腰围(表3-5),评价结果分:增加、高、极高。
表3-5 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关系
6.高血压危险分层 根据被评价人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表3-6),评价结果分:属于低危险;属于中危险;属于高危险;属于很高危险(表3-7)。
表3-6 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表3-7 高血压危险分层
二、疾病风险评估
对特定疾病患病风险的评估,通过筛查出患有指定疾病的个体,引入需求管理或疾病管理。测量医生和(或)患者良好临床实践的依从性与有效性,测量特定干预措施所达到的健康结果,测量医生(或)患者的满意度。
疾病风险评估有直接源于流行病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或是对以往流行病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循证医学)。常用的方法有生存分析法、寿命表分析法、Meta分析和合成分析法等。
三、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又称生命质量、生存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受和理解。常用《标准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12》、《SF-36》以及各种特殊行为功能量表进行评估。
1.SF-36量表的使用SF-36即健康调查简表(附录一),它被广泛应用于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
(1)SF-36量表的结构:SF-36含8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维度含2~10条目不等),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8个维度分别是:①躯体健康(physical function,PF),指健康原因生理活动受限。②躯体角色功能(role physical,RP),因为生理健康原因导致角色活动受限。③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指疼痛程度及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④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指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⑤精力(vitality,VT),指个体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⑥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因为生理或情感原因社会活动受限。⑦情绪角色功能(role emotional,RE),因为情感原因导致角色活动受限。⑧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指心理压抑和良好适应。此外,还包括一项健康变化指标,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的变化程度。
(2)SF-36量表的作用:SF-36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①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从1992—1996年,有数项研究在调查人群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利用SF 36制定了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分年龄、性别的8个健康正常值。②疾病程度的评价。通过SF 36,测量患病对生命质量影响的程度。③临床疗法及干预措施的评价,如药物疗效、手术方式和预防措施的评价等。④卫生资源利用的决策。在卫生经济研究中,利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通过比较相同成本下产生的最大QALY或同一QALY对应的最小成本,作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决策。
(3)SF-36量表的总分及各纬度的计分方法
1)SF-36量表总分的记分方法:SF-36量表条目2为“与一年前比较,自我报告的健康变化”,不参与量表得分的计算。其余35个条目归为8个维度,根据各个条目相应的权重或赋分记分,总分为145分,分值越高,代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越好(表3-8)。
表3-8 SF-36量表各领域及计分(粗分)方法
续表3-8
注:①a、b、c、d、e、f、g、h、i、j等分别代表(1)、(2)、(3)、(4)、(5)、(6)、(7)、(8)、(9)、(10)等条目序号;
②第1、6、7、8项及9a、9d、9e、9h、11b、11d为逆向条目,在计分时要进行正向变换;
③第7和8项计分有一定的规则(表3-9和表3-1 0)。
表3-9 第7项的答案选项及计分
表3-10 第8项的答案选项及计分
2)SF-36量表各个维度的记分方法: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除躯体职能和情感职能两个维度的问题的回答为“是”与“否”外,其余问题的回答分4~5个等级,每个问题根据其代表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赋予了相应的权重或分值,最后将各个维度的得分转化为百分制。一个维度最大得分为100分,最小为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就越高。
每个维度得分计算公式:
【例3-1】 张华,女,45岁,填写SF36量表“躯体健康(PF)”维度如下:
S F-36量表 编号:10105
姓名 张华 性别 女 年龄 45岁
健康和日常活动
2.以下这些问题都和日常活动有关。请您想一想,您的健康状况是否限制了这些活动?如果有限制,程度如何?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下同)
(2)适度的活动,如移动一张桌子、扫地、打太极拳、做简单体操等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3)手提日用品,如买菜、购物等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4)上几层楼梯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5)上一层楼梯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6)弯腰、屈膝、下蹲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7)步行1 500米以上的路程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8)步行1 000米的路程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9)步行100米的路程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10)自己洗澡、穿衣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调查者 王林 调查日期 2011年7月26日
初评得分=3a+3b+3c+3d+3e+3f+3g+3h+3i+3j
=2+3+3+2+3+1+2+2+3+1
=22
结论:张华躯体健康(PF)得60分。
四、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作出的评定,即对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记忆、情绪、意志、智力、性格等的状态、特征和水平作出实际的评价。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
心理测验法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它用数字或范围来对人的心理及行为活动进行描述。此法可以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并采用标准化数量化的方法,所得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故可避免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心理测验是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且较科学的测试方法。
1.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是一种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消极心情。患病时因为失去健康或器官组织,或社会功能的丧失而产生抑郁情绪。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故作姿态、极力掩饰、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到哭泣不语等多种表现,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绝望情绪、产生轻生的念头。
抑郁性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包括抑郁发作和持续性心境障碍。常有复发倾向。
抑郁自评量表(SDS)(附录一)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观感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和科研工作中。
评定量表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要求评定对象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SDS共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和“绝大部分时间有”四个级别进行自我评定,并按1~4分记分,即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少部分时间或有时有、3=相当多时间或大部分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其中,第2,5,6,11,12,14,16,17,18,20个项目为反评题,按4~1记分,余为正评题,按1~4记分。
SDS分析方法简单,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2分,标准分为53分。分数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SDS评定的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得分)
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Zung氏提出SDS的评分指数在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
2.焦虑自评量表 当人患病后,无论生理和心理都感受到威胁,故产生焦虑情结。调查发现有63%的内科病人出现焦虑。由于对疾病的担心,对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可导致与疾病有关的焦虑。医院的陌生环境、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以及病人所见所闻也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因素。焦虑可表现为担忧、易激惹,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动则生气或任性。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突然梳洗打扮、理发刮脸、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在病房来回走动等。
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
焦虑自评量表(SAS)(附录一)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焦虑的主观感觉,使用者也不需经过特殊训练。目前多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的评定以及一般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科研等。
评定量表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要求评定对象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SAS共包含20个项目,按四级评定。即对20个项目作4级评分,1=偶或无,2=有时,3=经常,4=持续。其中,第5,9,13,17,19个项目为反评题,按4~1记分,余为正评题,按1~4记分。
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0分,标准分为50分。分界值为50,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五、运动评估
科学锻炼一定要适合自身的身体条件,运动强度太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太大,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所以在锻炼之前,一定要了解什么是适度的运动强度,以及如何作自我体能评估,避免造成运动伤害甚至发生更大的遗憾。
每个人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也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强度和活动量,锻炼才会更加安全有效。
1.靶心率 运动医学中常说的“靶心率”,也就是运动时需要达到的目标心率,它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指标。有氧运动中维持适宜的心率,才能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因为心率过慢,健身效果差;但心率过快,又存在对健康的威胁。这个适宜的心率,就是指靶心率。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靶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分;小运动量,120~140次/分;中运动量,141~160次/分;大运动量,161~180次/分。
慢性病人群,靶心率大致控制在(170-年龄)~(180-年龄)(www.chuimin.cn)
2.活动指数 根据每日有规律的活动,算出活动指数(表3 11),再根据总得分来评价和确定体能类别(总得分=强度×时间×频率)。总得分与有氧适能高度相关。活动指数总分等于或高于40分时,健身活动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适当增加运动的总量或强度,身体获得的健康效益也将增加。如果活动指数低于40分,则必须增加每天的活动量(表3-12)。
表3-11 活动指数
总得分=强度×时间×频率
表3-12 活动指数评价和体能类别
六、行为改变阶段判断
行为改变理论发展的超理论模式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超理论模式认为健康行为的改变和进步要经历几个阶段。行为阶段模型认为,可以把人的行为分割成一些阶段,每个人处于不同的阶段中,而且,人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之间移动,来实现期望要做的行为。用行为阶段模型设计的干预措施,是在不同的行为阶段采取特定的干预。
1.行为改变阶段 已得到广泛认可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考虑前期阶段、认真考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也有人分为五期,即意向前期、意向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
(1)考虑前期阶段(意向前期):是指当事人并没有打算在近期内改变自己的某种行为方式,他们通常会把改变的期限定为6个月内,处于“考虑前期阶段”的人们一般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什么不妥—即便在别人(如他的家人、员工等)看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2)认真考虑阶段(意向期):是人们往往已经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准备在近期内(一般为6个月)对自身行为作出改变。
(3)准备阶段(准备期):是人们希望马上改变自身行为方式(通常期限在下个月内),或者是目前他们已经在尝试着对自身行为方式做零星的改变,例如减少了每天的吸烟量或是偶尔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4)行动阶段(行动期):是人们往往会为自己指定某个指标水平(如每周锻炼3次,每次2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或是6个月内不吸烟),并积极地改变着自身行为。
图3-1 行为改变模式阶段
(5)维持阶段(维持期):当一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改变已经维持一段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把这一时间定为6个月或更长),我们就认为它目前处于维持阶段。
大量研究成果把这五个阶段的发生定义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似乎更为恰当。人们会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在这几个阶段中一遍又一遍地循环重复(图3-1)。通常人们处于前几个阶段的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而且往往会在行动阶段或维持阶段功亏一篑,而不得不再次重复前边的几个阶段,即考虑前期阶段、认真考虑阶段、准备阶段。
2.判断行为改变阶段 在使用行为改变阶段模型时,要通过评估确定管理对象所处的行为改变阶段,应该先做一些小调查(比如简短的谈话,或问卷调查)来了解人们处于哪个行为改变阶段;然后,针对每个具体的人所处的阶段,确定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改变行为的方法。比如:
“这个人是不是读过与身体锻炼有关的文章,对身体锻炼有多深的了解?”如果答案是“否”,说明此人处于考虑前期阶段,就可以采用意识觉醒方法。
“这个人是不是相信锻炼身体能让他更健康?”如果答案是“否”,说明此人处于认真考虑阶段,就可以采用自我再评价方法。
还可以要求参与者做一份问卷调查表,回答问题。以运动为例:
(1)我现在不锻炼。 A是;B否
(2)我打算在未来的6个月内开始锻炼。 A是;B否
(3)我现在就在进行有规律的锻炼。 A是;B否
(4)我已经进行有规律的锻炼并保持了6个月。 A是;B否
根据问卷答案判断:
如果第1题=是,并且第2题=否,那么阶段=意向前期;
如果第1题=是,并且第2题=是,那么阶段=意向期;
如果第1题=否,并且第3题=否,那么阶段=准备期;
如果第3题=是,并且第4题=否,那么阶段=行动期;
如果第3题=是,并且第4题=是,那么阶段=维持期。
把行为改变阶段与行为改变方法密切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从一个行为阶段转变到下一个行为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阶段评估仅适用于对管理对象初次进行行为干预的行为所处阶段评估。多数情况下阶段评估以沟通方式完成,不宜过多使用问卷(问卷仅适合规模调查或某一特定评估)。过多使用问卷调查会增加管理对象合作的障碍,口头沟通形式更有利于健康管理师了解具体情况,包括管理对象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态度,而问卷无法替代人与人的沟通。此外,面对面的沟通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管理对象建立良好的依从性。
七、简易膳食计算
民以食为天。食物提供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选择”,不合理的膳食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天然食物包含人类生存繁衍必需的营养素,人们通过每天的膳食从食物中获取。由于年龄、性别、活动状态及特别的生命时期,包括疾病状态的不同,人们营养素的需要量有所不同,长期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素,不管是过多还是缺乏,都会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危害健康。
根据被评估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力劳动等进行膳食需要量计算。
第一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并评价体型(表3-13)。
BMI=体重(kg)÷身高(m)2
表3-13 根据体重指数评价体型
第二步:计算理想体重。
成年男性理想体重=实际身高(cm)-105=(kg)
成年女性理想体重=[实际身高(cm)-100]×0.9=(kg)
第三步:计算总热量。
总热量=理想体重(kg)×每千克体重热量=(kcal)
表3-14 评价每千克体重热量
表3-15 劳动强度分类
体力劳动强度判断(表3-15):
(1)轻体力劳动:坐着工作,不需要特别紧张肌肉活动者(如阅读、写字、办公室工作,组装和修收音机、钟表),教员讲课、一般实验室操作,打字员打字,店员售货,家务劳动。
(2)中等体力劳动:肌肉活动较多或较为紧张者(如学生的日常活动、机动车的驾驶员、电工安装、金属切削、木工操作)。
(3)重体力劳动:非机械化的农业劳动,炼钢、车床操作、舞蹈、体育活动(游泳、爬山、足球等),非机械化作业的装卸、垦荒、伐木、采矿、砸石、铸造等。
第四步:计算总份数。
总份数=总热量(kcal)÷90kcal≈___份
第五步:计算营养素分配份数(表3-16)
碳水化合物份数=总份数___×比例≈___份
蛋白质份数=总份数___×比例≈___份
脂肪份数=总份数___×比例≈___份
表3-16 营养素分配比例(%)
第六步:计算热量餐次分配份数。
早餐份数:总份数___×1/5≈___份
午餐份数:总份数___×2/5≈___份
晚餐份数:总份数___×2/5≈___份
第七步:计算各类食物分配份数(用第五步结果)。
(1)谷薯类:碳水化合物份数__-蔬菜份数1-水果份数1=__份
(2)蔬菜类:1份
(3)水果类:1份
(4)豆乳类:2份
(5)提供蛋白质的瘦肉/鱼肉/蛋类:蛋白质份数__-豆乳类份数2__=份
(6)油脂类:2份
(7)提供蛋白质的瘦肉/鱼肉/蛋类:脂肪份数__-脂肪类份数2__=份
(8)总瘦肉/鱼肉/蛋类:第五类份数__+第七类份数__=__份
第八步具体食物交换。
根据第七步的结果,将每一份食物具体化。食物交换表见附录一。
【例3-2】 2型糖尿病女患者45岁,身高160cm,体重60kg,轻体力劳动,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mmol/L,血脂水平正常,拟采用单纯饮食控制。计算该患者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和三大营养素需要量。
步骤1:计算标准体重(SW)。
SW=身高(H)-105=160-105=55kg
或SW=(160-100)×0.9=54kg。
步骤2:判断是否肥胖或消瘦。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60/1.62=23.4
目前体重状况(%)=(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60-55)÷55×100%=9%
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
该女士现体重60kg,在理想体重的10%以内,则其属于标准体重。
步骤3:判断活动强度:轻体力活动。
步骤4:根据体重和活动强度查出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能量为125.5kJ(30kcal)。步骤5:计算总热量。
总热量=125.5kJ(30kcal)/kg理想体重×55kg
=6 903.6kJ(1 650kcal)/d
步骤6:三大营养素比例。
该患者按标准应提供6 903.6kJ(1 650kcal)的能量。
按糖类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65%摄取,1g糖类产16.7kJ(4kcal)热能,该患者糖类的需要量=1 650×65%÷4kcal=268.3g
按蛋白质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15%摄取,1g蛋白质产16.7kJ(4kcal)热能,该患者蛋白质的需要量=1 650×15%÷4kcal=61.9g
按脂肪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20%摄取,1g脂肪产37.7kJ(9kcal)热能,该患者脂肪的需要量=1 650×20%÷9kcal=36.7g
【例3-3】 某男61岁,身高172cm,体重82kg,已退休。从事轻体力活动。
步骤1:计算理想体重。
SW=(172-100)×0.9=64.8(kg)
步骤2:判断是否肥胖或消瘦。
目前体重状况(%)=(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82-64.8)÷64.8×100%=27%
该男士现体重82kg,超过理想体重20%,则其属于肥胖。
步骤3:判断活动强度:轻体力活动。
步骤4:根据体重和活动强度查出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能量为83.7~104.6kJ(20~25kcal)。
步骤5:计算总热量=92.0kJ(22kcal)/kg理想体重×64.8kg
=5 966.4kJ(1 430kcal)/d
步骤6:三大营养素比例。
该男士按标准应提供5 966.4kJ(1 430kcal)的能量。
按糖类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65%摄取,1g糖类产16.7kJ(4kcal)热能,该患者糖类的需要量=1 430×65%÷4kcal=232.5g
按蛋白质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15%摄取,1g蛋白质产16.7kJ(4kcal)热能,该患者蛋白质的需要量=1 430×15%÷4kcal=53.6g
按脂肪每日供给量占总能量的20%摄取,1g脂肪产37.7kJ(9kcal)热能,该患者脂肪的需要量=1 430×20%÷9kcal=31.8g
食物分配参见第十章例10-2。
有关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第一节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概述健康保险最初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目前,约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了健康保险。健康保险的保险费率与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保险公司往往要求被保险人体检,规定观察期或约定自负额,承保比较严格。......
2023-12-06
这是进行健康管理最基本的理论根据。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整体健康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大健康理论是一致的。在健康管理策略中生活方式管理使用的干预手段,在中医养生中基本均能找到原型,如膳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康复干预、药物干预。需要是健康管理产生的动力。......
2023-12-06
第五节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客观地分析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是准确把握健康管理的现实状况,有效促进本学科建设,大力推进该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前提。在欧洲,有约70%的雇主为公司员工购买健康管理计划。但是从全国所有的地区和全体人群来看,健康管理应该说还只是在局部的和部分的。健康管理旨在促进全民健康,这一......
2023-12-06
第五节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的基本方法一、服务营销体系服务营销体系实际上是顾客接触或了解服务机构的各种途径,它的各个成分都向顾客表明服务的性质和质量。要形成优质服务的市场信誉,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服务绩效必须符合或超过顾客的预期质量。......
2023-12-06
第三节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技术与方法一、三级预防的概念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
2023-12-06
健康管理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不仅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管理、协调问题。健康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应尽量应用已有的、成熟的规范和标准。......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