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结直肠癌治疗成果:中药介入化疗与外敷均有效

结直肠癌治疗成果:中药介入化疗与外敷均有效

【摘要】:[疗效] 介入化疗结合中药治疗结肠癌肝脏转移7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2例,无变化24例,恶化4例。[疗效] 中药外敷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其中,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2]。[疗效] 应用上药治疗结肠癌患者,2个疗程后,两组分别完全缓解3例、1例,部分缓解14例、7例,稳定8例、15例,进展5例、7例[4]。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多(占65%)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据资料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处方1

[组成] 党参、茯苓、陈皮、白芍、莪术、枳壳各10g,白术、鸡血藤、赤芍各15g,柴胡12g,甘草6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用药2个月以上。用氟尿嘧啶0.5~1g,丝裂霉素10~20mg,表柔比星40~60mg,加40%碘化油乳液(或超高热混悬液)10~15ml,左、右肝动脉及其下一级分支供血动脉灌注;并用上述药物总量的1/3,原发肠癌的供血动脉灌注;每次间隔28~45日,用药3次。对症处理。

[疗效] 介入化疗结合中药治疗结肠癌肝脏转移7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2例,无变化24例,恶化4例。平均生存26个月[1]

处方2

[组成] 生大黄、大腹皮、延胡索、丹参、制附子、肉苁蓉各50g,当归、生甘草、赤芍各30g,蜈蚣3条。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制成膏,涂在纱布上,用肉桂末3g,撒于药膏上,以神阙穴为中心,外敷。胶布固定,每次50~60分钟,每日3次;每剂用2日。禁食或少量流食。

[疗效] 中药外敷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其中,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2]

处方3

[组成] 清热解毒汤(含藤梨根、白茅根、覆盆子、黄芪、大枣等)。

[制用法] 治疗组42例,用清热解毒汤,每日1剂,水煎服(或少量频服)。8周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40例,均用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www.chuimin.cn)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肠癌(含结肠癌、直肠癌、胃癌),按Kamofsky评分两组分别有效(提高)28例、16例,稳定9例、13例,减退5例、11例。1、2、3年生存分别37例、34例,30例、19例,23例、11例。白细胞、血红蛋白、NK细胞活性、血清癌胚抗原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

处方4

[组成] 扶正合剂。

[制用法] 治疗组30例,用扶正合剂(含黄芪、灵芝、鳖甲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研制)50ml,每天2次口服。与对照组30例,均用希罗达1 125mg/m2,每天2次餐后服;用14天,停1周,为1个疗程。

[疗效] 应用上药治疗结肠癌患者,2个疗程后,两组分别完全缓解3例、1例,部分缓解14例、7例,稳定8例、15例,进展5例、7例[4]

参考文献

[1]张元朝.介入化疗结合中药治疗结肠癌肝脏转移7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6):387

[2]瞿媛媛.中药外敷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吉林中医药,2006,26(2):31

[3]郑振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肠癌4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244-245

[4]孙娜,扶正合剂联合希罗达治疗结肠癌30例.江西中医药,2010,4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