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习经济型酒店做法、精简人员、加盟高档经济型酒店品牌

学习经济型酒店做法、精简人员、加盟高档经济型酒店品牌

【摘要】:中档酒店的挑战学习经济型酒店做法,精简人员,将客房做好,甚至考虑加盟高档经济型酒店品牌。宾馆中餐厅设有37间高档包房和两个宴会厅,餐位900余个,是举办各类团体宴会的理想场所。房间的布局和中国所有星级酒店的一样。这次经济危机中,许多三四星酒店的遭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汉庭马上要推出的一个比汉庭快捷高档的新品牌,就是针对这类酒店的。中档酒店正面临着挑战,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出局,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是机会。

中档酒店的挑战

学习经济型酒店做法,精简人员,将客房做好,甚至考虑加盟高档经济型酒店品牌。实际上,我曾经按照以上思路调整过一个类似的酒店,结果非常成功。

一段四星级酒店的典型自我介绍

我参加一个论坛,主办方安排入住一家四星级酒店。为了让大家建立起对这家酒店的概念,我不厌其烦地将它们在携程网上的介绍略录如下(略去了酒店名字,以“宾馆”代替):

宾馆拥有各类客房,房间内格调高雅,设施齐备,所有客房均提供宽带上网、私人保险箱,独立调节的中央空调、迷你酒吧等服务。宾馆中餐厅设有37间高档包房和两个宴会厅,餐位900余个,是举办各类团体宴会的理想场所。宾馆会议中心设有大、中、小型会议厅(室)7个。位于负一层的洗浴会所设有……宾馆还配备……

这样的介绍用在中国大多数中档酒店的介绍上,除了数字的不同,其他差不了多少。

形象高大、设施陈旧、服务摆谱

且看这家酒店的入住体验:

外立面是要做足样子的,一律形象高大,看上去就是有档次的样子。

门口有穿着制服的行李员,有一个居然还是“金钥匙”,不知道“金钥匙”放在这里是可惜了还是泛滥了。行李员的制服有些陈旧,但洗熨得干净整洁。

大堂照例很大,空旷但谈不上宏伟。地面是清一色大理石。供客人休息的皮沙发款式老旧。总台在空旷的大堂里反而显得很小。和大理石地面相比,总台的家具显得低廉而破旧。

总台有3~5个人,领导模样的人照例是不干具体工作的。虽然客人很多,我又特别着急,但前厅领导的谱儿还是要摆的。办理登记的姑娘没有笑容,甚至没有一句亲切一点的话语。客人很多,非常忙,我倒是能够理解。但听惯了汉庭前台热情的问候,在这里还真是有点不习惯。

房价牌上标价很高,从688元到888元,再到1288元,反正无8不成价。我是以对折不到的价格入住的。标价高、折扣高,也许能够增加消费者的满足感?还是方便对于不同的客源区别定价?

房间的布局和中国所有星级酒店的一样。我经常纳闷:是不是同一个设计师设计的?没有惊喜,倒也省心。

房间放了电脑,我是自然不会用的,除了要劳神设置邮箱,输入法也不对我的胃口,哪有我自己的笔记本来得方便。上网也是要收费的,有按小时算的,也有按天计的。我不禁心里嘀咕:房费这么高,上网还要收费,还比不上经济型酒店呢。

家具是深色的,但没有个性,同样是有些陈旧了。床上用品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讲:和我们汉庭相比不会好。地面当然是地毯,但因为陈旧,给我一种不干净的感觉。

原为政府或大国企自己系统接待之用

我不厌其烦地描述这家酒店的服务和设施,因为它是中国大多数三四星级酒店的一个缩影。这些酒店多为政府投资兴建,式者是一些大企业(国营居多)投资的。当时作为自己系统的接待、会议之用,或者为了面子、气派建造的。(www.chuimin.cn)

这些三四星酒店可以分为两大类,大部分可以归为中档全服务酒店,少部分可以归为高档全服务酒店。它们过去依靠“娘家”,过得还很自在。但随着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壮大,对它们的挤压越来越厉害。尤其是经济形势向下走的时候,它们的日子最难过。上有国外豪华酒店的重压,下有经济型酒店的上攻。这次经济危机中,许多三四星酒店的遭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娘家”也越来越靠不住,如果一直“啃老”,也会坐吃山空啊!我入住的这家酒店,大概就是因为效益不佳,又没有足够的上级拨款,没钱再投入,给人感觉很陈旧。

放下身段:外包、缩小、精简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一条建议:放下身段。

将大型的、管理复杂度高的配套,如大型餐饮、桑拿歌厅等外包。千万不要自己做什么“特色餐饮”、“名厨料理”,那是另一个行业。

缩小面积很大的配套和辅助设施,如大型会议室、大型宴会厅、大型健身房等。

将档口好的面积出租,不惜减小大堂面积。“Lobby”还可以翻译成“门厅”或“前厅”,不一定要翻成“大堂”的。有时候一个错误的概念,会害死人哪。全国这么多豪华的大堂加起来,不知道浪费多少一流的档口啊!

学习经济型酒店的做法,精简人员,将客房做好,甚至可以考虑加盟高档经济型酒店品牌。汉庭马上要推出的一个比汉庭快捷高档的新品牌,就是针对这类酒店的。

实际上,我曾经按照以上思路调整过一个类似的酒店,结果非常成功。

更上一层楼:做成城市地标,加强优势

另一条建议:更上一层楼。

对于那些地段好和客源丰富的酒店,不妨再进一步提升酒店品质,最好能做成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的地标或中心,这样你的那些大型会议、餐饮、豪华空间等才能卖出好价钱。效益好了,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加强你的优势,并卖出更好的价钱。如果到了五星及以上,可以考虑挂个洋牌子;如果在四星到五星这个层面,可以考虑加盟一些国内品牌,如北方的建国、上海锦江等,他们管理的酒店,品质有保证。

各显神通:精品、设计,但不能偏离“睡觉”

再一条建议:各显神通。

根据自身特点,在设计上、产品上、服务上、文化上,打造自己的特色(一个特色就够)。现在有许多所谓“精品酒店”、“设计酒店”走的也是这条路。但不要搞偏了,不能偏离“睡觉”这个主业。

当然,也可以维持现状,听其自然。我估计着,熬个5年10年没有问题。

中档酒店正面临着挑战,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出局,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是机会。希望我们能够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成功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