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连续创业成功的秘密2010年3月26日,汉庭连锁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这是关于一个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明日酒店之星的故事。曾有位资深投资人对我说:如果你将汉庭做成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那么,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3家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你将是全球第一人,这会成为一个传奇!20年后,我相信汉庭有可能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前3名。......
2023-12-06
我不会觉得读书浪费时间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对于读书也有几句有意思的评语:“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养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
我们从小时候看连环画开始,就有了读书的经历。然后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是被要求着读书,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反倒是那些看似不正经的课外书,代表了自己的阅读取向,也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和价值体系。在以后的工作岁月里,如果还能坚持阅读,也基本会是原来那些课外阅读的延续。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理想主义者爱读书。因为教育程度较高,有能力涉猎宽广的领域,也就容易培养起阅读的兴趣。理想主义者期望在书本中找到同类和知音,抑或在书本里陶醉和徜徉,以远离不完美的现实。这些人往往会将读书当成一辈子的爱好,会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读书加上音乐和艺术,相当于锻炼我们身体的游泳、骑车和跑步,也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铁人三项”了。
古人论读书
对于读书,中国古代给予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比如启蒙读物《神童诗》里所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同一朝代的皇帝赵恒也有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两句读书的名言都出自最重视“文功”的宋代,是古人对读书最贴切的总结和归纳。
洋人论读书
外国人也不甘示弱,培根专门有一篇《论读书》的文章,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而且认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他还总结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对于读书也有几句有意思的评语:“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养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虽说不如培根的论文来得隽永,倒也简单实在。
书的分类
书可以简单分为几类:文学、哲学等,或者专业、工具等。文学类是大家看得最多的,通俗的有金庸的武侠、琼瑶的爱情故事等;中等的如世界名著;稍微难一些的是诗歌和散文,也包括中国的古文。宗教、哲学类属于比较深奥一些的,一般人不一定作为消遣来读,但有一部分人出于兴趣,会沉湎其中。再有就是专业书籍,从事哪个行业的,那么这个行业的书籍就成了他的专业书,企业管理者阅读德鲁克也可以看做是读专业书;还有一类属于工具书,譬如摄影教程、葡萄酒鉴赏之类的。
读书的方法(www.chuimin.cn)
读书的方法有精读、速读、概览、检索几种。适合精读的书实际并不多,一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题材,必需注意许多细节,需要精读;二是那些思想深刻的杰作,需要我们花时间仔细阅读,而且最好还要做笔记。一般小说类、记事类书速读就行,囫囵吞枣,了解大概,这样阅读量才能大,获取的信息才能多。有一些书买来读了一点,感觉意思不大,或者晦涩难懂,就适合概览,这样也能够了解作者的大致思想,大部分管理书籍我就是这样读完的。当我们要去法国巴黎旅游,没有必要将一本Lonely Planet欧洲版全部看完,只要找出法国巴黎那个章节就够了,这就是检索阅读的例子。
书的渠道
至于获得书籍的渠道大致有:图书馆、买书、传阅、借阅、网上购买以及电子书等。书店买书有种现场感,身边都是一些爱书的同道人,感觉亲切、温暖。有些大型书店还有咖啡卖,咖啡的香气更是增加了那种购书的温馨气氛。通常只有不好买的书或者特别有趣的书会争相传阅。我们在准备进入酒店领域的初期,一本《一个银河系的诞生》就在我们携程的四个创始人之间传阅,伴随着书的传阅,还有那创业的激情和火花。借阅这种形式现在基本消亡了。我们小时候常常会将小人书借来借去。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一般不愿意借给别人,因为书本身价格并不高,所以往往是有借无还。古人说“窃书不算偷”,大概说的也是借阅吧。
但是现在我是很少去书店了,一是去书店往往路上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而且在书店找书花费很长时间,不如网上来得方便。我经常在卓越和当当买书,不用出门,几分钟搞定,而且运费也是免的,何乐而不为呢?缺点就是一些冷门的书不好买,或者热销的书没货。我估计实体书店会在这些网上书店的冲击下逐步萎缩,最终可能成为我们温馨的回忆。
电子书也是这几年兴起的,尤其是Ipad的出现,颠覆了图书的阅读方式。我出差就已经不带书走了,一部Ipad可以装下许多感兴趣的书。一套金庸武侠全集,几十秒钟就下载完毕,将来将一个小型图书馆装在里面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Ipad书的种类还不是很多,最新发布的图书也要晚一些,我坚信这些问题随着越来越多人阅读习惯的改变,都会随之改变的。但是,用液晶屏看书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长时间阅读眼睛很累,不如传统纸张书籍来得放松。这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改善?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消遣、求道、增进知识以及工作需要。
许多讲管理的书卖得很好,如《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等,这就是工作需要看的书。再譬如说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找来有关这个产业的书拜读、研究。当时我开始做经济型酒店的时候,国内酒店专家:魏小安、王大悟、何建明等的著作都找来拜读,而且所有能够找到的国际酒店集团创始人传记都找来读过一遍:如Accor、Marriott International、Holiday Inn Express等。
假使我们对历史感兴趣,可能就会多找一些历史的书籍过来看,这就是增进知识看书的例子。再比如我们计划去欧洲旅游,仔细研究欧洲的人文地理和旅游景点,也属于这一类目的。
另外有一些严肃、认真的人,通过书本追求真理,寻找人生的答案。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却是我们中的清醒者,他们算是充分利用了书本的价值。
大部分人,花在看书上的大部分时间是消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看书打发时间。在欧美的飞机上,我常常会看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坐定后都捧着一本书在啃,脸上表情怡然自得,就像坐在自家的后院一样。国内的航班,这种现象少点,睡觉的居多。也许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平常都很累,但根本上可能还是由于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能够将读书培养成一生的习惯和爱好,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任由我们的思绪自由地驰骋,可以跟古今中外许许多多优秀的人对话、交流。所以芒格用一句直白的话表达了这个意思:“手里只要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有关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的文章
自序1连续创业成功的秘密2010年3月26日,汉庭连锁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这是关于一个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明日酒店之星的故事。曾有位资深投资人对我说:如果你将汉庭做成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那么,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3家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你将是全球第一人,这会成为一个传奇!20年后,我相信汉庭有可能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前3名。......
2023-12-06
企业价值观的“度”:桃色的惠普or褪色的惠普在坚守企业价值观的时候,到底如何把握“度”?惠普是IT的老一辈企业,也一向以重视企业价值观而为业界所知,给人的感觉像是那种穿着灯芯绒休闲西服、带点学者风范的知识白领形象。惠普的价值观是进了商学院案例的,是广大职场精英学习的典范。这个股价和价值观的冲突和谷歌撤离中国的事件非常相似。......
2023-12-06
中国的四大“难”看病、上学、住房和养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要素组成,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只重视GDP的增长,忽略了长期的、更根本的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几大难题:看病、上学、住房和养老,都与过度商业化相关。新加坡的大部分国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基本上是政府开发的“组屋”。中国政府的强势和有效性一点也不亚于新加坡政府,完全可以借鉴新加坡“组屋”的管理模式。......
2023-12-06
上市是一种责任在路演过程中,经常有投资者问我们管理层:你们未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上市作为公司一个重要项目完成了,外面看似热闹,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上市好像是种荣耀,是财富和荣誉。但对汉庭人来讲,上市仅仅是一个里程碑,是张收费口的门票。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2023-12-06
做人、做企业的“雅俗共赏”尼采说:“人与树是一样的。他越想向光明的高处生长,他的根便越深深地伸入土里,黑暗的深处去──伸入恶里去。”其实这也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是所谓“魔鬼”的那部分。迁就“草根”和追求理想企业的道理也是一样,许多企业的原创力量都来自于草根。企业做大了,这些草根的成分并没有减少,反而是更加强大。这就是企业的“雅俗共赏”。把握好做人、做企业的“雅俗共赏”,可以更好地做人、做企业。......
2023-12-06
从出校门起,我做过三种不同种类的生意,概括起来挺有意思。因此,一直努力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搭好框架,确立了行业地位,生意自然来了。当然,管理遍布全国的连锁酒店就像经营一个大农庄,大兵团作战,规模化运作,需要专业的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
2023-12-06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像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Made in China”发展到鼎盛时期,意味着要开始走下行曲线。“中国制造”的隐忧与出路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所带来的问题和隐忧,也日益暴露出来。而依赖于出卖低廉劳动力的“中国制造”模式,最后的结果只能管饱,无法强国。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好发展“中国服务”的时机!......
2023-12-06
正在流行的“美学生产力”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恰好的功能,并以简单、平实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简洁美的规则。数学题目做多了,渐渐有了感觉,知道数学中存在一种“美感”,不仅是逻辑上美,而且形式上也非常美。从数学到物理,到我们自然界的规律,都非常“美”。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引力”。爱因斯坦试图统一库伦力和万有引力,但没有完成。我几乎向每一个碰到的人“推销”汉庭和苹果就是这个道理。......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