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连续创业成功的秘密2010年3月26日,汉庭连锁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这是关于一个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明日酒店之星的故事。曾有位资深投资人对我说:如果你将汉庭做成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那么,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3家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你将是全球第一人,这会成为一个传奇!20年后,我相信汉庭有可能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前3名。......
2023-12-06
中国的四大“难”
看病、上学、住房和养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要素组成,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只重视GDP的增长,忽略了长期的、更根本的问题。
中国目前面临的几大难题:看病、上学、住房和养老,都与过度商业化相关。在市场经济初期,政府经验不够,在以上几大方面的过度“市场化”,使得这些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出现了诸多问题。
看病难
看病难主要在于两点: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看不起病;普通百姓找好医院、好医生难。
目前主要医院都是国有,但却是企业化管理机制,医生奖金和医院考核都和利润相关,这就会出现:一个小感冒要花上几百上千的费用;用进口药而不用国产药,用昂贵药而不用普通药;抗生素更是乱用、猛用。这样就使得普通收入者看病贵,看不起病;进城务工者几乎没有医疗保险,大多是自费,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
也同样是国有机制,差异化收费和医疗资源差异化分配不够,即使有差异化也不够大,这样就使得好的医生和设备都集中在大医院,而且收费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医院的名医基本都是排长队,有些要凌晨就去排队,才能拿到预约号。想要病床一般也是很难,有时托人、走后门才能搞定,有钱也没用的。
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我建议:
建立遍布社区的医疗网络,从社区卫生所开始,为普通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让所有人小病看得起(不见得是名医、大医院),大病有保险。
让一部分医生开设私家诊所,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以服务于高端人群和解决大病、疑难杂症。现有医院除正常医疗服务外,还提供设备、病床等后勤服务,私人医生和诊所可以有偿使用。
上学难
上学难跟看病难非常相似。一是到城市务工的家庭子女无法在城市就读,或者就读以后无法参加当地升学考试;二是好的学校非常难进。
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城市的原有学校容量无法满足新增的进城务工者子女就读的需求,而当地政府也没有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而对于城市一般家庭子女来说,想要进好学校也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同样受商业环境的熏陶,名校就设立许多赞助费、择校费、补偿费等收费名目,以增加学校收入、改进学校设施、改善教师待遇。在主管单位三令五申之下,表面收费是行不通了,那就是开后门、托关系,更加不公平,更多暗箱操作。
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一是多建学校。所谓“民工学校”除了有歧视的味道外,其实是应景之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大城市政府手里有充裕的资金,不要单单看到GDP指标,而是应该抽出相当的资金来新建更多的学校,以解决全体城市建设者子女上学的问题。(www.chuimin.cn)
二是按照就近择校的原则,抽签录取。而这个“就近”不是按照户口,而是按照常住人口的标准。
住房难
住房难难在大众消费者想买买不起,许多适龄青年虽然有体面的工作,不错的薪酬,但就是买不起房。
由于种种原因,房价被推波助澜,甚至到了泡沫的程度。只是苦了普通的工薪阶层,想在城市里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多难啊!居者有其屋是大多数劳动者正当的权利,也是应得的回报。就连平常农村人家,也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而自豪、而努力的,何况标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呢?
关于住房,我觉得新加坡的“组屋”政策非常好,值得借鉴和引入。
新加坡的大部分国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基本上是政府开发的“组屋”。这些“组屋”由政府统一开发,统一销售。而且“组屋”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要卖只能卖给政府;二手组屋也是政府定价,政府出售。这样就完全控制了“组屋”的价格,没有人有空子可钻。而且“组屋”不能出租,只能自用,想要用低廉的价格来投资也没有可能。但是“组屋”的设计往往不一定是最好的,公共配套,如游泳池、网球场等基本没有,但价格非常实惠,通常,同样地段的组屋价格是商业房产的三分之一。
如果想住得好一点,或者对于外国人,可以买商品房,比如共管公寓,价格完全随行就市,政府只是防止出现泡沫。一有泡沫的迹象,政府反应很快,而且调控效果显著。
中国政府的强势和有效性一点也不亚于新加坡政府,完全可以借鉴新加坡“组屋”的管理模式。
养老难
养老难表面看与商业无关,实际上也是密切相关的。一是欠债,二是贬值,三是缺位。
欠债指的是现在大家交的养老保险,实际上是用在过去的老人身上,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没有交,国家也没有拿出额外的钱来弥补,就寅吃卯粮。
贬值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关。中国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高增长和高通胀共生,使得现在交的养老保险,即使没有拿去“补洞”,未来也会贬值得非常厉害。
缺位主要是对于进城务工者而言,如果政府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即使企业想做,也缺乏相应的渠道。那么这些人就是光工资,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险、公积金之类。挣了钱就存银行,防老、防病、为子女。最近刚刚开始可以跨区域缴纳养老保险,但许多制造业和服务业并没有按照政策执行。
国家追求GDP增长、企业追求利润,对于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养老等问题,因为时效性不强,目前问题不突出而未予充分重视,但总是要还的。
看病、上学、住房和养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要素组成,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只重视GDP的增长,而忽略了长期的、更根本的问题。经济、商业是市场化的内容,让企业多操心;政府营造好的环境,解决重要民生问题,搭建公共平台。这样的“各司其职”,可能更有利于持续性增长与社会的和谐。
有关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的文章
自序1连续创业成功的秘密2010年3月26日,汉庭连锁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这是关于一个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明日酒店之星的故事。曾有位资深投资人对我说:如果你将汉庭做成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那么,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3家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你将是全球第一人,这会成为一个传奇!20年后,我相信汉庭有可能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前3名。......
2023-12-06
我不会觉得读书浪费时间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对于读书也有几句有意思的评语:“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养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但是现在我是很少去书店了,一是去书店往往路上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而且在书店找书花费很长时间,不如网上来得方便。大部分人,花在看书上的大部分时间是消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看书打发时间。......
2023-12-06
上市是一种责任在路演过程中,经常有投资者问我们管理层:你们未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上市作为公司一个重要项目完成了,外面看似热闹,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上市好像是种荣耀,是财富和荣誉。但对汉庭人来讲,上市仅仅是一个里程碑,是张收费口的门票。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2023-12-06
企业价值观的“度”:桃色的惠普or褪色的惠普在坚守企业价值观的时候,到底如何把握“度”?惠普是IT的老一辈企业,也一向以重视企业价值观而为业界所知,给人的感觉像是那种穿着灯芯绒休闲西服、带点学者风范的知识白领形象。惠普的价值观是进了商学院案例的,是广大职场精英学习的典范。这个股价和价值观的冲突和谷歌撤离中国的事件非常相似。......
2023-12-06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像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Made in China”发展到鼎盛时期,意味着要开始走下行曲线。“中国制造”的隐忧与出路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所带来的问题和隐忧,也日益暴露出来。而依赖于出卖低廉劳动力的“中国制造”模式,最后的结果只能管饱,无法强国。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好发展“中国服务”的时机!......
2023-12-06
做人、做企业的“雅俗共赏”尼采说:“人与树是一样的。他越想向光明的高处生长,他的根便越深深地伸入土里,黑暗的深处去──伸入恶里去。”其实这也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是所谓“魔鬼”的那部分。迁就“草根”和追求理想企业的道理也是一样,许多企业的原创力量都来自于草根。企业做大了,这些草根的成分并没有减少,反而是更加强大。这就是企业的“雅俗共赏”。把握好做人、做企业的“雅俗共赏”,可以更好地做人、做企业。......
2023-12-06
从出校门起,我做过三种不同种类的生意,概括起来挺有意思。因此,一直努力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搭好框架,确立了行业地位,生意自然来了。当然,管理遍布全国的连锁酒店就像经营一个大农庄,大兵团作战,规模化运作,需要专业的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
2023-12-06
中国经济的“制度红利”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口红利”——劳动力的供给充分,价格低廉。人们常说中国这十几年的发展是享受了“人口红利”,我今天要提出另一个概念——“制度红利”。这种可能也是有的,但是少数,多数是享受了“制度红利”的好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这些“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