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8个春秋。李斯这份驳斥淳于越的长篇上书,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证淳于越关于实行分封的理论不能成立;第二部分是论证儒生以“私学”来“以古非今”的严重危害;第三部分则是李斯为制止并消除这一危害而起草的《焚书令》,共有8条。焚书令下达后的第二年,秦王朝又发生了坑杀儒生的事件。......
2023-12-05
七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秦帝国的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具体情况已如上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帝国建立伊始,在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郡县制度,还是实行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的问题上,于秦帝国的大臣中曾引发了一场争论。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等人向秦始皇上言说:
“各诸侯国新近被攻破灭亡,燕、齐、楚等国地处偏远,不设置立王国,便无法镇抚这些被征服的国家。请在燕、齐、楚等国立皇帝之子为王,望皇帝准奏,如此则天下幸甚。”
秦始皇认为,要不要设置诸侯王国,这是有关国家体制的重大问题。既然以王绾丞相为首的一班大臣上言要设置诸侯王国,秦始皇没有对此事立即表态,而是将这一问题交付大臣们讨论,“下其议于群臣”。在讨论中,大臣们都认为王绾等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于国有利,即所谓“群臣皆以为便”。在这个时刻,廷尉李斯站出来力排众议,他说:
“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他们的后代逐渐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敌一般。各诸侯国之间以武力相诛伐,连周天子也不能禁止。今日四海之内,幸赖陛下的神灵得以统一,各诸侯国都成了大秦的郡县。皇帝的诸王子以及功臣,享有赋税收入以及重赏即可满足。以诸侯国为郡县,如此则容易控制,天下人对此又无有异议,这才是使国家得以安宁的办法,而设置诸侯王国则不利。”
秦始皇是不同意在统一天下后分封诸侯王国的。但他见王绾等人提出这一建议,而王绾本人又身为丞相,不便立即表态,而是通过交付群臣讨论的方式,让两种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并相互辩论,来进一步阐述郡县制的优越性,驳斥实行分封的主张,在舆论上为郡县天下鸣锣开道。因此,秦始皇见李斯既已论证了“置诸侯不便”,便在李斯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
“天下长期苦战不休,就是因为有诸侯王的缘故。赖祖宗的神灵,天下得以统一安定。再设置诸侯王国,这是在他们之间树立刀兵。如此还想要求得到安宁,岂不是难以做到的吗?还是廷尉的议论正确。”
秦彩绘漆勺
秦始皇既然肯定了李斯的意见,明确地指出分封诸侯的害处,否定了王绾等人的设置诸侯王国的建议,于是便下令在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李斯被任命为帝国丞相。
王绾与李斯的一场辩论,事关刚刚建立的大秦帝国究竟要施行怎样一种国家政体的重大问题。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分封已不适应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郡县天下,则是自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秦始皇作为帝国的创始皇帝,他旗帜鲜明地赞成李斯的主张,作出了郡县天下、摈弃分封诸侯的决定,是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一大贡献。
秦始皇为推行郡县天下的法令,他对分封制度作了彻底的否定。这不仅是空前的壮举,而且也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不及。这种彻底否定,其核心内容便是取消“食邑”、“食封”制。秦统一六国之前,仍在实行食邑、食封制度,如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如此等等。秦始皇取消食邑、食封,对各级官吏均按其职务给予不同的俸禄,作为官员们的经济生活来源。诚然,秦帝国仍实行二十等爵制,也进行封侯。然而,无论享有多么高的爵位,都不享有封邑。秦王朝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大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食邑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残存很长很长的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达天下以为36郡的法令。这36郡及其治所是:
三川郡 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河东郡 治所在安邑(今河南夏县西北);
南阳郡 治所在宛(今河南南阳);
南 郡 治所在郢(今湖北江陵);
九江郡 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会稽郡 治所在吴(今江苏苏州);
颖川郡 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
砀 郡 治所在砀(今安徽砀山);
泗水郡 治所在沛(今江苏沛县东);
薛 郡 治所在鲁(今山东曲阜);
东 郡 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琅琊郡 治所在琅琊(今山东胶南);
齐 郡 治所在临淄(今山东临淄北);
上谷郡 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渔阳郡 治所在渔阳(今河北密云西南);
右北平郡 治所在无终(今河北蓟县);
辽西郡 治所在阳乐(今辽宁锦州西北);
辽东郡 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
代 郡 治所在代(今河北蔚县);(www.chuimin.cn)
钜鹿郡 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邯郸郡 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上党郡 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太原郡 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云中郡 治所在云中(今内蒙托克托县东北);
雁门郡 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
上 郡 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陇西郡 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
北地郡 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
汉中郡 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巴 郡 治所在江州(今四川重庆市江北);
蜀 郡 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市);
黔中郡 治所在黔中(今湖南沅陵西);
长沙郡 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市);
广阳郡 治所在蓟(今北京市西南);
楚 郡 治所在陈(今河南淮阳);
以上35郡,连同京都地区的“内史”,共36郡。
秦帝国于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后,又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并另设新郡。新设的郡有:
常山郡,治所可能在元氏(今河北正定南);
河内郡 治所在朝歌(今河南淇县东);
衡山郡 治所在邾(今湖北黄岗南);
东海郡 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西);
济北郡 治所在博阳(今山东泰安);
闽中郡 治所在冶(今福建福州);
南海郡 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市);
桂林郡 治所在广郁(今广西凌乐东);
象 郡 治所在象林(今越南会安附近);
九原郡 治所在九原(今内蒙包头市西北)。
以上11郡,连同公元前221年所设的35郡(不含“内史”),秦帝国共设有46郡。
以上46郡,便是大秦帝国的版图。
有关毛泽东评点的帝王大传·秦始皇嬴政传的文章
九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8个春秋。李斯这份驳斥淳于越的长篇上书,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证淳于越关于实行分封的理论不能成立;第二部分是论证儒生以“私学”来“以古非今”的严重危害;第三部分则是李斯为制止并消除这一危害而起草的《焚书令》,共有8条。焚书令下达后的第二年,秦王朝又发生了坑杀儒生的事件。......
2023-12-05
四姚贾向秦王论用人之道姚贾是魏国人,出身低贱,其父曾任赵国看管城门的小卒,姚贾本人曾为盗于魏都大梁,又曾为臣于赵国而被逐,入秦后姚贾位列秦王政的宾客。姚贾出色地完成使命后回到咸阳,秦王为此十分高兴,封姚贾千户,以姚贾为上卿。这番议论的意义,不在于姚贾因此而免受责难,而在于它对秦王政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中坚定地执行用人唯贤的路线,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七集群儒著《春秋》何以一字千金吕不韦在秦国任相国期间,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一书。《汉书艺文志》将《吕氏春秋》列于杂家。《汉书艺文志》称杂家者流“兼儒、墨,合名、法”,则是对杂家包括《吕氏春秋》一书恰如其分的概括。《吕氏春秋》一书从内容到文字,绝非不可增减一字。......
2023-12-05
二开凿沟通南北水系的灵渠李冰像秦始皇在灭亡六国后,当即派大军南下。秦军在向岭南进军的途中,为解决军粮运输不便的问题,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了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唐以后称此运河为“灵渠”。灵渠的设计与施工,反映出当时的水利工程所达到的较高水平,对沟通我国古代南北两大水系的交通运输,二千多年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一大动脉。......
2023-12-05
六楚将项燕面对着王翦的六十万甲兵秦灭六国的第五个战略目标是楚国。楚是秦兼并山东六国所面临的又一强敌。因而,当秦军占有魏都大梁之后,秦王政便立即下达了对楚国发起全面进攻的命令,秦灭六国的最后一次战略决战即将展开。秦王批准王翦的请求,王翦回到家乡频阳东乡。此时,楚王命名将项燕率大军抵拒秦军。项燕所率的楚军杀入秦军的壁垒,斩杀秦国的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逃走。......
2023-12-05
四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其目的在于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蒙恬率大军攻击匈奴及其所取得的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于是,在秦、赵、燕北部边地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长城的方案,被秦始皇确定并付诸实施了。主持并负责实施修筑长城这一浩大工程的,理所当然的是蒙恬和他所统率的数十万军民。......
2023-12-05
一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从秦穆公称霸西戎到秦王政统一天下,人们无法否认一个这样的事实,那便是辅佐历代秦王、为秦国富强卖力最多的英雄豪杰,大多不是出身于秦国本土上的人,而且多数出身低微。历史事实表明,重用客卿,以布衣为将相,这在秦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2023-12-05
二茅焦犯颜直谏的奏效在秦王政指派主管官员审理嫪毐“宫闱秽事”的案件中,太后的身分已暴露无遗。秦宫玉杯临危不惧的茅焦,已察知秦王政情绪上的变化,确信进谏已经奏效,自己也没有被杀的危险了。此时此刻,秦王政惟恐茅焦寻短见,自己落得一个杀害贤士的罪名。《说苑》所载这则茅焦犯颜直谏的故事表明,秦王政自即位之初始,便坚持和发扬了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