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8个春秋。李斯这份驳斥淳于越的长篇上书,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证淳于越关于实行分封的理论不能成立;第二部分是论证儒生以“私学”来“以古非今”的严重危害;第三部分则是李斯为制止并消除这一危害而起草的《焚书令》,共有8条。焚书令下达后的第二年,秦王朝又发生了坑杀儒生的事件。......
2023-12-05
六 楚将项燕面对着王翦的六十万甲兵
秦灭六国的第五个战略目标是楚国。
楚是秦兼并山东六国所面临的又一强敌。几代秦王和秦军将士曾多次为此投入大量的兵力,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春秋时期,楚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国,物产丰富,兵员众多,曾与晋国长期争霸于中原,在战争中不断兼并邻国土地,是一个领土辽阔、实力雄厚的强国。
楚国贵族服饰
战国初年,楚国的疆域在“七雄”之中仍居于首位,辖有今四川省东部、湖北省全部、湖南和安徽两省大部、陕西东南角、河南省南部以及江苏省的淮北中部。楚四周的邻国,东北和秦国接界,北面为韩、郑、宋等国,东和越国接界,南与百越为邻。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战国末年相继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秦国头盔
公元前391年前后,楚悼王重用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一度收到富国强兵的效果。
秦铠甲
吴起变法失败后,屈、景、昭三家宗室贵族一直把持着楚国的军政大权,致使楚国政治腐败。表现在军事上,是对外战争中的接连失利,丢城丧地。其中,主要是来自秦国的军事进攻。
早在秦惠王时期,秦国为实现富国强兵,同时也为着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对楚国处于有利的地位,没有采纳张仪首先伐韩的建议,而是采纳了司马错的攻取巴蜀的主张。秦在攻取巴蜀后加速了对巴蜀地区的建设,从而使巴蜀成了秦国攻楚的前哨基地:
公元前280年,秦派司马错由蜀攻取楚黔中,楚献汉北及上庸地给秦国。
公元前279年,秦派大将白起大举攻楚,攻取鄢、邓、西陵。
公元前278年,秦大将白起攻下楚都鄢郢,焚烧楚先王陵墓夷陵,攻到竟陵、安陆,建立南郡,向南又攻取洞庭五渚、江南。楚迁都于陈。
公元前277年,秦派蜀守张若再度攻取巫郡、黔中郡。公元前276年,楚收复黔中15邑,重新建郡抗秦。
总之,秦昭王时期秦将白起在对楚战争中所取得的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使楚国的领土和军事实力均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楚虽然在秦昭王时期屡屡兵败于秦,丧失大片国土,但仍不失为东方的一个大国,仍然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即所谓“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横成则秦帝,纵成即楚王”。在秦国尚未扫平中原地区的韩、赵、魏以及燕国之前,秦国不会发动灭亡楚国的战争,以免韩、赵、魏趁秦军全力攻楚时联合攻秦,使秦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因此,秦王在翦灭六国的时间表上,楚国自然排在韩、赵、魏、燕之后。当秦军于公元前225年灭亡魏国之后,中原地区已尽入秦国之手,攻楚时的后顾之忧已不复存在;况且,秦军自公元前230年灭韩以来,正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气势正盛。因而,当秦军占有魏都大梁之后,秦王政便立即下达了对楚国发起全面进攻的命令,秦灭六国的最后一次战略决战即将展开。
秦王政很重视即将对楚国发起的这场全面战争,为此他召集秦国的著名武将,商讨作战方案,确定担任这场战争的秦军统帅。在军事会议上,秦王政春风得意地环视他座前的各位虎将,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此次对楚作战,需要动用多少物资和人马?”
“最多不过20万人,便可平定楚国!”
楚国文物
抢先回答的这位年轻将领便是李信。李信是秦将中的少壮派,在不久前追击燕军的作战中,曾以数千铁骑在辽东追逐燕太子丹,立了奇功。此时,他正为自己不久前所取得的胜利而气壮志满。在秦王心中,他对这位年轻将领也颇为欣赏。秦王听了李信的豪言壮语,高兴地频频点头。这时,秦王见老将王翦一言不发,对李信的誓言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便尊敬地向王翦问道:
弩机(秦国)
“老将军,您看对楚作战需用多少人马?”
“非60万不可。”王翦不冷不热地回答。
秦王政见王翦竟说需动用60万大军,禁不住笑着说:“王将军确是有些年老了,何以如此怯敌?李将军果然是气壮勇武,其言甚合寡人之意。”
铜鹤(秦国)
军事会议至此结束,秦王当即命李信及蒙武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届日出发。
王翦见自己的建议不仅没有得到秦王的采纳,反而在众将面前受到奚落,心里很不是味道,便向秦王请求告老还乡。秦王批准王翦的请求,王翦回到家乡频阳东乡。
公元前225年,李信所统率的秦军进攻楚国的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武所统率的秦军进攻楚国的寝(今河南沈丘东南)。进军之初,秦军进展顺利,两军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会师,合兵一处。此时,楚王命名将项燕率大军抵拒秦军。
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下相(今江苏宿迁东南)人,勇而有谋。他见李信、蒙武接连攻下十余座楚国城池,气势正盛,便避免同秦军正面交锋,转向进攻秦国的南郡(即鄢郢),调动秦军。这时,项燕乘秦军兵骄不备,跟踪反击,“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项燕所率的楚军杀入秦军的壁垒,斩杀秦国的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逃走。
李信的大败使秦王政大为震怒,同时也使他很快便冷静下来,后悔当初没有听取老将王翦之言,把楚国的军事实力估计低了。这时,秦王政为着他的统一大业,不得不厚着脸皮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求老将出山,由他来统帅秦军对楚作战。
项燕统率楚军乘胜由东向西挺进,秦王政感到形势紧迫,便乘车急驰,风尘仆仆地来到频阳王翦家中。宾主落坐后,秦王政面带愧色地向王翦道歉说:
“寡人未采用将军的计谋,李信出师后果使秦军蒙受耻辱。听说楚军正日夜由东向西扑来,老将军虽然身体欠安,怎能弃寡人与秦国而不顾?”(www.chuimin.cn)
王翦见秦王政屈尊前来,心里早已明白了大半。言谈间又向他赔礼道歉,请他复出,自知难以回绝。只是秦王不久前傲慢无礼,当众羞辱他年老胆怯,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便说道:
“老臣年迈多病,已常常胡言乱语,还是请大王另择良将吧。”
秦王政见王翦对往事仍然耿耿于怀,便再次向他赔礼说道:“那件事就让它过去吧,老将军不要再讲下去了。”
王翦见秦王政如此一再地向自己赔礼,诚恳地请自己复出将兵,觉得难以推辞。况且自己为秦王已多年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戎马一生。如今在楚军压境之际,怎能坐视不顾?但是,为完成灭楚的这一艰巨使命,王翦再次郑重地向秦王提出条件,说道:
“承蒙大王不弃,一定要老臣出征,非60万人马不可。”
在一次战役中,交战的一方一次出动60万大军,这在战国时代是前所未有的事,无怪乎上次秦王笑话王翦。然而王翦却不是小题大作,他不仅是充分地估计了楚国的军事实力,而且意识到这次军事行动的特殊性,即并非是象当年白起那样攻陷楚都、重创楚军、占有楚国的部分领土,而是要灭亡楚国。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没有60万大军怎能成功?这时,也只有这时,秦王答应了王翦所提出的条件,说道:
“那好,一切都按照老将军的计谋行事。”
王翦与秦王政同车回到咸阳,秦王立即调选60万精锐部队归王翦调遣指挥,届日出征。出征的那天,秦军旌旗蔽天,士气昂扬,秦王政送王翦至咸阳城外的灞上。辞别时,秦王问王翦:
“老将军难免一路辛苦了,不知还有什么事要嘱托的?”
“为国效力,这是老臣份内的事。不过,回师后请大王能多赐给些上好的田宅园池。”
秦王政闻听王翦向他请赐田宅园池,便回答说:“老将军只管前行就是了,何忧贫乎?”
王翦说:“为大王将兵作战,有功终不能得到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以为老臣还有用的时候,臣不得不及时地请示赐给田宅园池。我已经年老了,不能不给子孙留下点产业啊!”
秦王政闻言不禁开心大笑,二人就此作别。
王翦率大军东进,在出关之时,先后五次派出使者,请秦王落实赐给田宅园池一事,王翦麾下的人见老将军为请赐田宅一事竟接连五次派出使者,很不理解,便有人问王翦:“将军如此请求田宅,不是有些太过分了么?”
王翦回答说:
“不像您说的那样,秦王多疑而不信人,今秦王将全国的甲士都交归我指挥,我不向秦王多多请求赐给田宅,说是为子孙留些产业,以此来使秦王对我放心,难道坐视秦王日后对我产生疑心吗?”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军抵达前线,在李信面前取出秦王交给的兵符,取代李信而获得指挥全部秦军的大权。
楚王闻知王翦率大军前来,下令调动楚国的全部军队,命项燕统帅全军来抵拒秦军。
王翦到达前线后,下令将士们构筑工事,令将士们坚守壁垒,不得出战,有敢违犯军令者,一律斩首。
楚军连日来多次到阵地前沿向秦军挑战,无论楚军士兵们如何辱骂,秦军始终不肯走出壁垒应战,楚军也无可奈何。
王翦与项燕都是当时的名将,秦楚大军的暂时对峙,实际上是二人的一场斗智:王翦的坚壁不出,是因为秦军远道而来,行军疲倦、立足未稳,而不久前又兵败于楚,故坚壁以养精蓄锐,然后以60万大军的优势伺机而动;项燕的挑战,并非是求胜心切。他深知秦军的作战勇猛、王翦的老谋深算以及秦军数量上的优势。他的急于求战,是趁秦军立足未稳和楚军新近获胜后的士气高涨,自己以暂时的优势取胜。项燕清楚:王翦和他的60万甲兵这本身对楚军在心理上便是一种威慑力量,而且将随着相峙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当楚军新近获胜后的高涨士气呈现低落时,王翦以他那士气高涨的60万甲兵迎面扑来,项燕自知是难以抵挡的。
在王翦与项燕的智斗中,王翦以他的坚壁不出而把握了主动权,并渐渐形成优势。
在两军相峙的日子里,王翦令士卒好生休息,在热天里每日洗沐,用可口饮食来供应士卒,常常到营帐中看望士卒,问寒问暖,与士卒吃同样的饮食,士卒们爱戴自己的统帅,感恩不尽,个个都摩拳擦掌,只等统帅一声令下,为国杀敌。与此同时,王翦一再告诫麾下急于求战的将士,每日要加强军事训练,不可轻敌。
两军相持已久,一日,王翦派人到军营视察,问军中是否在进行训练。使者向王翦回报说:
“各军营中正在练习投石、跳跃。”
“士卒可以使用了。”王翦胸有成竹地说。
这时,项燕见王翦一直坚壁不出,急切之中,便下令楚军向东移动,想以此来牵动秦军。然而,项燕这一决策为时已经太晚了,而且给楚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王翦见项燕移师向东,便抓住这一时机,在楚军拔营之际下令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穷追楚军不舍。秦军的前锋壮士,个个勇猛无比,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项燕见楚军主力被歼,知道大势已去,便自杀而死。残余的楚军见统帅已自杀身亡,便四向逃散。秦军乘胜追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大片土地已尽入秦军手中。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军攻入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公元前222年,王翦率秦军平定原属于楚国的江南领土,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
秦军的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以及秦军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标志着秦灭六国的第五个战略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有关毛泽东评点的帝王大传·秦始皇嬴政传的文章
九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8个春秋。李斯这份驳斥淳于越的长篇上书,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证淳于越关于实行分封的理论不能成立;第二部分是论证儒生以“私学”来“以古非今”的严重危害;第三部分则是李斯为制止并消除这一危害而起草的《焚书令》,共有8条。焚书令下达后的第二年,秦王朝又发生了坑杀儒生的事件。......
2023-12-05
二开凿沟通南北水系的灵渠李冰像秦始皇在灭亡六国后,当即派大军南下。秦军在向岭南进军的途中,为解决军粮运输不便的问题,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了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唐以后称此运河为“灵渠”。灵渠的设计与施工,反映出当时的水利工程所达到的较高水平,对沟通我国古代南北两大水系的交通运输,二千多年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一大动脉。......
2023-12-05
四姚贾向秦王论用人之道姚贾是魏国人,出身低贱,其父曾任赵国看管城门的小卒,姚贾本人曾为盗于魏都大梁,又曾为臣于赵国而被逐,入秦后姚贾位列秦王政的宾客。姚贾出色地完成使命后回到咸阳,秦王为此十分高兴,封姚贾千户,以姚贾为上卿。这番议论的意义,不在于姚贾因此而免受责难,而在于它对秦王政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中坚定地执行用人唯贤的路线,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九李斯的《谏逐客书》在秦王政所重用的诸多客卿中,除了先王留给他的专权相国吕不韦之外,为秦王效力时间最长、功劳最高、地位也最为显赫的,莫过于李斯。李斯以他著名的《谏逐客书》,使秦国这条航船在兼并六国前夕的关键时刻,得以拨正航向,驶达胜利的彼岸。李斯的《谏逐客疏书》,展现了他令人惊叹的才华。......
2023-12-05
一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从秦穆公称霸西戎到秦王政统一天下,人们无法否认一个这样的事实,那便是辅佐历代秦王、为秦国富强卖力最多的英雄豪杰,大多不是出身于秦国本土上的人,而且多数出身低微。历史事实表明,重用客卿,以布衣为将相,这在秦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2023-12-05
四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其目的在于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蒙恬率大军攻击匈奴及其所取得的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于是,在秦、赵、燕北部边地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长城的方案,被秦始皇确定并付诸实施了。主持并负责实施修筑长城这一浩大工程的,理所当然的是蒙恬和他所统率的数十万军民。......
2023-12-05
二茅焦犯颜直谏的奏效在秦王政指派主管官员审理嫪毐“宫闱秽事”的案件中,太后的身分已暴露无遗。秦宫玉杯临危不惧的茅焦,已察知秦王政情绪上的变化,确信进谏已经奏效,自己也没有被杀的危险了。此时此刻,秦王政惟恐茅焦寻短见,自己落得一个杀害贤士的罪名。《说苑》所载这则茅焦犯颜直谏的故事表明,秦王政自即位之初始,便坚持和发扬了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
2023-12-05
五皇帝属下的三公九卿皇帝名号制度以及五德终始学说,赋予皇帝以“天下之事大小皆决于上”的生杀予夺大权。秦帝国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官员的职掌以及其与皇帝的隶属关系,基本上是秦统一六国前秦国中央政府的继续。......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