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点评秦始皇水灌大梁城

毛泽东点评秦始皇水灌大梁城

【摘要】:五秦将王贲水灌大梁城秦灭六国的第四个战略目标是魏国。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王翦之子王贲为统兵大将,将魏都大梁城包围。秦军完全有能力攻破大梁城池,但统兵大将王贲有鉴于大梁城临近黄河与鸿沟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为着减少兵员上的伤亡,没有采取武力攻打大梁的作战方案,而是引黄河与大沟的水来灌注大梁城。被引来的洪水,将大梁城包围成一座孤岛。水围三个月过后,大梁城墙出现塌陷现象。

五 秦将王贲水灌大梁城

秦灭六国的第四个战略目标是魏国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之时,韩、赵、魏三家之中势力较强的是赵国。魏国当时的疆土辖有现今陕西韩城县以南的黄河沿岸,渭河以南的华阴县一带;今山西省的西南部及东南部,连通河南省北部以及黄河以南的沿河地带;东北部更有今河北省的大名县和广平县一带以及山东省的冠县地区。魏国的领土东西狭长,领土分散,其主要地区是现今山西省南部的“河东”地区和现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地区。两地区之间,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为交通孔道。魏国四周邻国有秦、赵、韩、郑、卫、齐。国都初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并同韩国交换领土,使魏国在中原的土地连成一片。

魏国的第一位国君是魏文侯,在位50年。魏文侯于战国初年在“七雄”之中率先实行社会改革,重用士阶层出身的翟璜、李悝、李克、吴起西门豹、乐羊等一大批文臣武将,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原则,“作尽地力之教”,行“平籴法”,制定成文法典《法经》,获得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成效,“天子赏文侯以上闻”,在完整的意义上开创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强盛的国家。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魏武侯听信王错的谗言,解除了吴起的西河守职务,使魏国的智能之士寒心而纷纷离去,魏国在对秦战争中屡屡失利。

魏武侯死后魏惠王继位。魏惠王即位后迁都大梁,兴修水利而开凿鸿沟,开创选拔“武卒”的制度,礼贤下士,令惠施制定法令,在魏国再度实行社会改革,魏国国势曾一度复强;然而魏惠王在位后期,魏国在同齐国的桂陵、马陵两次大战中惨遭失败,魏国的军事实力大损,再也无法恢复它的元气了。

魏国宫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中总结魏国的兴衰历程,说道:“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所困。国且以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洪迈的结论是“魏以惠王而衰”,一语道破了魏国由盛而衰的转机。

魏惠王之后的“使太子自为相”以及信陵君公子无忌的专权,表明贤能之士在魏国已不再得到重用,因而在同秦国的军事斗争中接连失利。特别秦昭王以来,魏国屡屡丢城丧地: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虏魏将公孙喜。

公元前290年,魏献给秦河东地方400里。(www.chuimin.cn)

公元前289年,秦攻取魏61城。

公元前286年,秦攻魏河内,魏献安邑于秦。

公元前283年,秦攻魏,兵至大梁。

魏国车马坑

公元前266年,秦攻取魏国邢丘。

吕不韦任秦国相国期间,秦军先后攻取了魏国的高都、波、卷、酸枣、朝歌、汲、首垣、蒲、衍氏等重要战略要地及城池,形势对魏国已十分不利。

秦王政于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在实现重创赵国的军事实力这一战略目标期间,魏国慑于敌军的威胁,于公元前231年被迫将部分土地献给秦国。

在秦国歼灭六国的时间表上,魏国之所以名列第四,这因为韩国处于天下之咽喉,秦军大举东进扫平六国,不能不首先灭韩;赵国是秦国兼并山东六国的主要障碍,当其军事实力受到重创后,不可不于灭韩后趁势一举灭之;赵国破亡后秦军已抵达燕国边境,不可不趁势一鼓而下,况且荆轲刺秦王的插曲,更使得秦王政不允许燕国再继续存在下去;韩、赵、燕破亡之后,秦军再攻取魏国,已是水到渠成之举。秦王政深知魏国在军事上已无力同秦军抗衡;而灭亡魏国又有利于集中全力来歼灭山东六国中的另一个军事强国——楚,以便在对楚的军事行动时不再有后顾之忧。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王翦之子王贲为统兵大将,将魏都大梁城包围。此时秦已接连灭韩、破赵、破燕,形势对秦国十分有利,秦军锐气正盛;而被围困在大梁城中的魏国军民,则处于孤立无援、士气低落的境地。秦军完全有能力攻破大梁城池,但统兵大将王贲有鉴于大梁城临近黄河与鸿沟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为着减少兵员上的伤亡,没有采取武力攻打大梁的作战方案,而是引黄河与大沟的水来灌注大梁城。被引来的洪水,将大梁城包围成一座孤岛。水围三个月过后,大梁城墙出现塌陷现象。在灭顶之灾的威胁下,魏王魏假出城请降,魏国灭亡。

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秦将王贲以水灌大梁城的方式实现了秦灭六国的第四个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