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患多疑症的大人物不在少数,三国时的曹操就是典型的一位。因为多疑,酿成了他生命中一桩最大的冤假惨案。因为多疑,曹操还误杀了前来为他治病的神医华佗,令后人扼腕不已。多疑症患者一般是在儿童时代受到严厉对待或遭受不幸,与别人在感情上慢慢疏远;又由于缺乏感情交流,逐渐发展到对一切人都不信任。事实表明,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多疑是一种病态,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2023-12-05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穷则思变,变则通。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抓住成功的关键,放弃该放弃的,这才是智者作为。
美国保险销售大腕法兰克·毕吉尔刚从事保险业的时候,就十分顺手。出色的推销能力,让他在这个行业里如瓮中之鳖。
热情洋溢的他正准备在保险业里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正陷入事业的瓶颈,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突破。
事情是这样的:毕吉尔想让自己的业绩再进一步提升,于是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出去跑业务,并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客户购买他推荐的保险。为了争取到每一份可能成交的业务,他常常多次登门拜访。
可结果跟努力并没成正比,无论他怎么做,收效都是相当微小。要知道,他可是付出了比往常多几倍的汗水,可他的业绩,根本就不如愿。
那段时间,毕吉尔愁眉不展,沮丧极了,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干保险,在保险上算是走到头了,甚至想放弃这份工作。他真是到了吃饭饭不香,连睡觉都不安稳的地步。
一个周末的早晨,他从噩梦中醒来,心里难受极了。但过了一会儿,他就平静下来,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想:为什么最近自己会那么忧郁?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平日里工作的情景,很快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许多时候,在他多次登门拜访,百般努力下,客户终于答应下来购买他的保险,但在最后关头,客户常常反悔,并说:“让我再考虑考虑,下次再谈吧。”最后他只能沮丧地离开,再花时间去寻找新的客户。
如何才能很快地把自己从沮丧中拯救出来呢?毕吉尔的脑子在飞快地转着。
当然,他还是没能想出好的办法来,于是不由得随手翻阅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笔记。他看啊看,忽然眼前一亮,他发现了自己的“病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决定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做,而要改变方法。
从此以后,他开始采用新的推销策略进行工作。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把平均每次赚2.70元钱的成绩,迅速提高到了4.27元。当年,他新接进的保险业务,第一次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引起业界的轰动。(www.chuimin.cn)
凭着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独特的推销策略,毕吉尔迅速成长为保险业内一颗最耀眼的新星。
人们都想知道,毕吉尔的成功秘密到底是什么。终于有一天,毕吉尔向世人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原来,当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发现了这样一组奇特的数据,从而改变他对工作的认识:在他一年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70%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见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实际上花费在那7%业务上的时间,却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
于是,他在心中定下了这样的策略:“果断放弃那7%的利益,不再为它动心。”这样,他就有大量时间用于开拓新的业务。结果,他成功了。
感悟与心得……
生活中,除了一些必需品以外,请不要为了那一点点东西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失败的人往往没有办事效率,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总是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事情放不下。
美国保险巨头毕吉尔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成功秘密,果断放弃自己7%的事。人生短短几个秋,只要果断地放弃7%,就可以得到多余的50%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作家刘墉在《攀上心中的巅峰》一书中写道:“抱负!抱负!你要拥抱美好的未来,就得先‘背负’重责大任。舍得!舍得!你要得到成功,就得先‘割舍’许多眼前美好的东西。”
对于我们来说,在生活中,有哪些7%的事必须放弃呢?
目标多了就要学会放弃。人不是三头六臂,难以在同一时间内做太多的事情,实现太多的目标;有的事受自身条件和时代的局限,客观上不可能,就要明智地放弃。很多时候,人们选择要做的事就是不正确的,所谓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所以要放弃;在做事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人们是错在方式方法上或说是错在战术上,此时放弃错误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才能圆满地解决事情。
有关做人心宽 做事淡定的文章
历史上患多疑症的大人物不在少数,三国时的曹操就是典型的一位。因为多疑,酿成了他生命中一桩最大的冤假惨案。因为多疑,曹操还误杀了前来为他治病的神医华佗,令后人扼腕不已。多疑症患者一般是在儿童时代受到严厉对待或遭受不幸,与别人在感情上慢慢疏远;又由于缺乏感情交流,逐渐发展到对一切人都不信任。事实表明,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多疑是一种病态,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2023-12-05
于是,双方冰释前嫌,强强联手,签约成功,结果卡内基从中大赚了一笔。历史常常开这样的玩笑,淡泊名利的人出了名。应当承认,求名并非坏事。我们所说的“淡泊明志,莫为名利遮望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让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遮望眼,志向高远才能收获成功人生。......
2023-12-05
老师突然话锋一转:“你们知道斯宾诺莎吗?他可是位不朽的哲人。”28岁那年,斯宾诺莎与他的房东一起移居瑞恩斯堡。从此以后,这个遗世独立的斯宾诺莎像困兽一样在那个笼子般狭小的房间里走来走去。然而孤独造就了斯宾诺莎,正是那只只对结网感兴趣的蜘蛛,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对金钱、名誉、地位的淡然。他今天见到的蜘蛛,以及老师所讲斯宾诺莎的故事,让他的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再也不害怕中考了。......
2023-12-05
和为贵,和气生财。无论是与同事,还是与客户、朋友,甚至不太熟悉的人,我们都应当遵循“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和气处事,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甚至能产生喜人的结局。像文中的艾森豪威尔,以和为贵,对下属的无礼,不是耍官腔,严词斥责,而是态度随和,善于理解下属的处境,而结果让那个士兵深受感动,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勇敢。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和为贵”的处事原则。......
2023-12-05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都是因为自私。人本能上的自私,再加上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工作领域、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同,导致人们想问题往往会更“自私”。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总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如何更好地解决,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好,关键不是要消除“自私”,而是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些对他人冷漠、自私自利的人,最终也会被他人疏远;相反,充满爱心、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也一定会得到回报。......
2023-12-05
而如果有好的心态,肯吃苦,勤用功,就算是命不好,也会成为有用的人。想来想去,他们都作出了决定,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准备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我幸亏还没上车去北京,不然就失去了一次发财的机会。数年后,他到北京考察清洗市场。他们的生活之所以不同,绝不是因为他们换了车票,而是由早在当初没换票之前各自的心态所决定。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何不坚持乐观,抛弃悲观的心态呢?......
2023-12-05
一直到1847年的冬天,梭罗就一直住在这间小木屋里,在美丽的瓦尔登湖边,在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和渔猎的间歇里,完成了伟大的文学巨著《瓦尔登湖》,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匠。梭罗之所以能这么伟大,就是因为他追随宁静。宁静的瓦尔登湖成就了作家,作家造就了杰出的《瓦尔登湖》。关于宁静的生活,梭罗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的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坐时用一把,交友用两把,社交用三把。”......
2023-12-05
“无欲则刚”,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对联。诸葛亮以此告诫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居里夫人说的这句话,与中国古人讲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道理是一样的。对于椅子,她只以舒适为标准,不求豪华。......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