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柯尔克孜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柯尔克孜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摘要】:第一节柯尔克孜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一、柯尔克孜族的形成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原本完整的柯尔克孜族被分开,人口也急剧下降。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86708人。

第一节 柯尔克孜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柯尔克孜族的形成

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2000多年前,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汉初,曾役属于匈奴,汉征服匈奴后,大部分摆脱了匈奴统治。一部分随匈奴西迁至今新疆天山和中亚一带,隋唐时受突厥统治。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黠戛斯首领亲赴唐朝要求归属。唐朝以其地设坚昆都督府,封黠戛斯瘪领左屯大将军坚昆都督。后来黠戛斯灭了回鹘,建立黠戛斯汗国,与唐关系甚密。黠戛斯拥众数十万,胜兵八万,多次助唐征突厥和李克用之乱。13世纪接受元朝统治,在叶尼塞河上游曾设万户府。为改变当地面貌,元从内地和西域把大量工匠农民迁至谦州(今乌鲁克木河南鄂依玛克处之古城),进行陶冶、冶炼、织造、制造舟楫和渔具等手工业生产;鼓励军屯、民屯,备给耕牛、农具、衣服,发展农业生产,并建库廪,设粮仓,开盐矿,辟驿道,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吉利吉思地区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有部分吉利吉思人被迁至今东北松花江流域和北京、山东等地,后融合于当地民族。元亡以后,中央王朝的力量到不了西北塞外,柯尔克孜族的处境开始恶化,被迫迁至帕米尔高原和天山荒僻的深山里。后来,一部分柯尔克孜族人民为摆脱准噶尔贵族的统治,又迁至中亚塔什干、费尔干纳及其附近地区;一部分迁到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及其附近地区。原本完整的柯尔克孜族被分开,人口也急剧下降。(www.chuimin.cn)

二、柯尔克孜族的人口与分布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867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