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殖民战争,中法两国的隔绝状态逐渐解体,也使相互间的借鉴、吸收和交流成为可能。20世纪初,中法两国都形成了服饰融合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为大范围的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法国则在能源危机、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对东方等异域服饰文化产生了巨大兴趣,形成新的服饰融合状态。......
2023-06-23
第二节 回族的服饰
回族服饰最显著的特征是:男子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女性服饰又分未婚服饰、已婚服饰和老年服饰。此外根据地区、季节和宗教职业等方面的不同,回族又有形式不同的其他各类服饰。
一、男子服饰
(一)回回帽
回回帽是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在礼拜叩磕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檐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
回回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最多,冬季戴灰色和黑色。最寻常的还是以白色为主,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回回帽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布料制作,也有用白棉线钩织的。黑色帽子用的多为平绒、棉毡、毛毡、华达呢等材料。此外还有用牛羊皮革制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欢迎。
(二)戴斯塔尔
戴斯塔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塔尔礼拜。戴斯塔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
(三)麦赛海袜
麦赛海袜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软、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过去麦赛海袜都是自己缝制,现在有专门的工厂加工。(www.chuimin.cn)
(四)坎肩
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的坎肩。根据不同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衣襟、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
二、妇女的服饰
(一)盖头
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妇女戴盖头,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认为头发、耳朵、脖颈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一般盖头的颜色有绿、青、白三种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已婚妇女戴黑色,有了孙子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戴绿盖头显得清秀娇丽,戴白盖头显得干净持重,戴黑盖头显得素雅端庄。回族妇女的盖头,讲究精美,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在样式上,有的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盖头也有了一些样式、色彩上的变化,显得更加活泼和大方。
(二)大襟衣服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以大襟衣服为主,装饰内容也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边、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回族女装都是右边扣扣子,扣子是用料子做成的。传统回族女子的鞋喜欢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遛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回族妇女不喜欢衣服的颜色妖艳,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蓝、灰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颜色。老年人一般都备有节日服装,经常礼拜的人,还专门有一套礼拜服。
(三)饰品
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同时,还喜欢戴戒指、手镯等饰品。妇女喜欢戴耳环,除了装饰以外,据说还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族戴戒指的讲究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和中国汉族的讲究相同,戴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小拇指上表示没有对象,戴中指上表示已有对象还未结婚。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特别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青年回族男女,穿戴打扮丰富多样。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单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装、中山装向西装、夹克衫等款式新颖的方向发展。
有关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的文章
随着殖民战争,中法两国的隔绝状态逐渐解体,也使相互间的借鉴、吸收和交流成为可能。20世纪初,中法两国都形成了服饰融合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为大范围的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法国则在能源危机、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对东方等异域服饰文化产生了巨大兴趣,形成新的服饰融合状态。......
2023-06-23
由于胡服的影响,中国衣冠所固有的褒衣大袑、长裙丝履的样式,到隋至盛唐时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帝室后妃、官绅士民等均不排斥胡服,服饰呈现异彩纷呈的多元化格局。李后主作高达6尺的金莲,饰以宝物,细带璎珞。弁冠加玉琪之饰:一品九琪,二品八琪,三品七琪,四品六琪。淮北不少地区“人皆戴笠”,衣冠有别于淮南。祭服用玄衣裳冕加旒,绶、珮、剑各依朝服之数。六品以上有章逢,各依等级减少。......
2023-07-31
关于一般条件,法律允许个人和团体开设学校,但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都必须符合国籍、道德和年龄等条件。但是他们必须符合侨民应有的条件,并在获得劳动许可之外,须经学区国民教育委员会审定之后获得学区长的准许。其次,禁止任何被法律判刑人员和被认为有碍公共道德的人开办私立学校。除了须有高中毕业会考文凭之外,还要有在中学中担任5年教师或管理工作的经验证明,这一证明须由所在学校校长提出并经国民教育委员会核准。......
2023-11-18
9社会生活银制酒壶唐朝政治上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较前一时期更为丰富多彩。服饰服饰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外在表现,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利用服饰来体现皇权的威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居住安居才能乐业,但唐朝的居住状况因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2023-12-03
东北地区有5个回族乡。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另外,由于通婚和政治等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族中不断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成分。)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
2023-11-16
【2020年第六届“迎新春”全区群众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一等奖】青铜峡市文化馆曹文德的摄影作品《盖新房》颁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颁奖时间:2020年1月【2020年第六届“迎新春”全区群众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三等奖】青铜峡市文化馆周培贵的书法作品颁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颁奖时间:2020年1月【2020年第六届“迎新春”全区群众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优秀奖】青铜峡市文广局包树军的书法作品......
2023-08-07
西亚各民族先后将北宋、南宋分别称为马秦,一般是以首都所在地为主要区域。相对来说广州、泉州等地远离中原,而明州则更靠近北宋的中原地带,离“马秦”更近。而至南宋时代,明州更是紧紧挨着“马秦”首都临安,因此西亚、南亚客商将即将跨入的“海上国门”称为马秦山,也就顺理成章。其次,广州、泉州之地,自古就有州名,也无须另行更名。而边陲海岛则往往没有正式定名,故而采用西亚、南亚远道而来的客商所取之名,亦有可能。......
2023-11-21
元代中后期,甘肃已成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元末甘肃回族的分布已初步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除河州外,天水的张家川及周围地区因陕西回民的大量迁入,逐渐成为甘肃仅次于河州的又一个回族主要聚居区。甘肃回族的分布格局从此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变化。......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