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窟龛和壁画中所见古代建筑

窟龛和壁画中所见古代建筑

【摘要】:这些建筑实例在麦积山主要反映在崖阁式窟龛和北朝壁画中,现略加以介绍。

4.窟龛和壁画中所见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即用柱、梁构成房屋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并不承重,“墙倒屋不塌”就是对这一建筑结构特点的最好总结。通过文献资料、绘画作品和现存古建筑,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建筑在平面上,无论是住宅、宫殿,还是官衙、寺庙,都是由若干单体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的一个个庭院构成的。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形成重重院落,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儒家思想意识的体现。从布局上看,又多以中轴对称式布局为主,重要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四合院是最典型的实例。这种布局也和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和礼教制度紧相关,能够很好体现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的差别。同时,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技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通过长期实践,吸收了中国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主要表现在建筑屋顶,各种辅助建筑(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以及色彩的运用(如蓝天白云下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青山绿水、烟雨朦胧中白墙灰瓦的江南民居等),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是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王朝巨大的宫殿遗迹长城建筑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传入使以塔和寺院为中心佛教建筑遍地开花,中国主要的石窟寺也开凿于这个阶段。二是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城市、宫殿、苑囿、官署、寺塔、道观、桥梁为代表的建筑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三是宋、辽、金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建筑也由宏大雄浑转向细腻、纤巧,装饰技法也更为讲究。北宋政府还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 四是元明清时期,大型宫殿建筑群、宗庙、藏式寺庙塔院、私家园林、陵墓、民居等都进入了最后的辉煌阶段。

由于中国古建的特殊性,其保存非常不易,我们现在能看到多是宋代以后的古建筑,最早也不过是晚唐时期。对唐以前的建筑,我们只能依照古代文献或绘画等艺术品中描述去想象和复原。而北朝时期已基本开凿完工的麦积山窟龛群却保存有多座反映当时建筑的实例,有的甚至是孤例,非常珍贵。这些建筑实例在麦积山主要反映在崖阁式窟龛和北朝壁画中,现略加以介绍。

崖面上雕凿有仿木建筑样式的计有1、3、4、5、28、30、43、49、168等九个窟,龛内雕凿有仿木建筑的有3、4、12、15、26、27、36、37、43、65、127、141等十多个窟,在窟内壁画上表现北朝建筑的有4、27、127、140等4个窟,现择要简述。

28窟·实测图·西魏

28、30窟 西魏开凿,位于东崖下方,系同时开凿的双窟,均为面阔三间的单檐庑殿顶式殿堂窟,内部为前廊后室结构,前廊为三间四柱式空廊,后室为并列开凿的三个平面马蹄形穹隆顶龛。立柱断面呈八棱形,无柱础,柱头顶栌斗,其左右雕阑额,后侧凿向内延伸的梁,阑额上方雕矩形橑檐枋,其上水平雕檐椽,现存16根。檐椽上方的屋顶部分残毁,但依然可见正脊、鸱尾、角脊和瓦垄。类似的建筑构造也见于东崖东侧的第1窟,根据古建筑学者推算,这几处建筑各部分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一致,这不仅表明它们具有共同时代属性,也说明当时木构建筑已形成定式。

43窟 西魏开凿,位于中区入口处,三间四柱式单檐庑殿顶殿堂,前廊后室结构,前廊并列四根八棱立柱,将殿面分为三间。柱下雕素覆盆柱础,柱头雕栌斗,其上雕阑额,每个柱头斗栱外面均浮塑一斗三升式火焰宝珠纹。明间正中浮雕一朵宝相花,起到承托阑额和橑檐枋的散斗作用,屋顶大部坍毁,但正脊、角脊、鸱尾等构件尚存,两鸱尾之间,浮雕一枝状物,功能不明,可能与43窟特殊的功能有一定关系。窟内窄长廊之后,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龛,其后凿一平面纵长方形后室,盝形顶,四角均雕出方形壁柱,柱头之间雕断面呈方形的横楣,各面交会处也雕出矩形断面的木枋。该窟结构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殿堂建筑,应为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寝陵,其前室相当于享堂,后室供当时存放灵柩。

49窟 位于中区43窟下方,单檐庑殿顶小殿,原为三间四柱结构,现已大部分坍塌,仅存右侧一根立柱,从残迹可知,其原来立柱为八棱柱,覆盆柱础,柱头上雕栌斗,其上直接雕橑檐枋和檐椽,正脊下方残存有部分雕凿的瓦垄与筒瓦。室内前廊长方形,三面素壁,平顶,左右壁雕有断面矩形的梁,连接栌斗与后壁。后壁正中开一方形门,后室呈方形穹窿顶,室内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敞口大龛,内各安置一身佛像。这组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瓜棱柱,这种柱子最早出现于汉代,如四川柿子湾东汉墓、山东安丘东汉墓等,其最初是将数根立竹用绳扎束起来当立柱,即把小材捆起来当作大材用,用以承托屋顶重量。后来则演变成一种装饰方法,49窟的瓜棱柱不见扎束的绳索等物。具体的实例见于宋代宁波保国寺大殿瓜棱柱,由四瓣拼合而成,每瓣两棱,合计八棱。由此,大概可以判定,麦积山49窟出现的瓜棱柱可能也是拼合木柱形式,表明这种制作立柱的方法在北朝时期已经非常完善。

5、4、168窟 分别是隋初和北周时期三间式殿堂、七间式殿堂和仿木长廊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内容丰富,保存也相对完好,由于已分别在隋唐和北周的窟龛特点篇章中做过阐述,故本章不再叙述,具体内容可参见本书《窟龛篇》相关部分。

麦积山窟内浮雕仿木建筑结构的窟龛数量较多,基本集中在西魏和北周时期,其中多数是仿帐式建筑,也有部分反映了北朝时期的居室建筑样式,现择要略加介绍。

15窟 位于中区上方,北魏开凿,前壁已坍塌,情况不详,现仅存后室部分。高4.40米、宽6.05米、进深5.00米,仅正壁和右壁完整,室内顶部为仿进深二椽的木构架房屋,左、右壁上方各雕出长两架的梁,梁上雕叉手,托在脊檩下的替木之下。梁两端也雕出了前后檐檩,隐出于前后壁顶上,下无替木。脊檩、檐檩之间的窟顶雕出前后坡椽子,椽断面为圆形,其中后坡保存完整,现有15根。由于窟内未雕出柱子,故其应表现的是在夯土或土坯墙上架木梁的土木混合结构房屋,这也是当时常见的居室样式之一。

141窟 位于西崖上部偏东位置,北周开凿,窟内顶部浮雕仿木方形盝顶帐,四壁顶部均雕水平帐楣,四角雕向中心斜上的帐杆,在窟顶中心与四根方形帐杆组成的方井相交,方井正中浮雕一朵盛开的圆形覆莲,帐杆断面均成圆形。这种盝斗顶帐的形式与127、109窟中仿木帐架的结构非常相似,应该是当时一种比较奢华的帷帐。其所展现的空间面积也要较北周时期流行的另一种四角攒尖顶帐明显要大一些,可能是当时高级贵族所用之物。

27窟 位于东崖中区,北周开凿,平面方形,窟内四壁均雕仿木四角攒尖顶帷帐样式,窟内四角雕帐柱,下有仰覆莲柱础。窟内顶部雕水平帐楣,斜上聚于顶部正中,帐杆断面为圆形,柱、楣、杆上都彩绘有卷草纹、束莲瓣等纹饰,其精美程度可与散花楼后室仿帐形大龛相比。

实际上,具有141和27窟类似风格和装饰手法窟龛在北周时期非常盛行,总数20个左右,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偶然,它与北周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西安草滩二佛并坐帐龛·北周(www.chuimin.cn)

帐形龛实质上是摹拟了中国古代家具陈设中常用的一种坐帐,至于帐幔上装饰华丽的饰物兼有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含义。南北朝以来,这种中国传统帐幔大量出现在佛教造像碑和石窟寺雕塑及壁画装饰中,也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帐形龛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的漫长演变过程,其时间可以说经历了北魏一代。相关文物资料也证实了这点,如出土于成都的南齐永明八年释法海造弥勒佛像背面的交脚弥勒菩萨,就坐在一座庑殿下的坐帐内,但帐的形式比较简单。北魏晚期开凿的巩县石窟第1、3窟中心柱四面均浮雕有装饰华丽的帐形龛。同样的例子还有河北邯郸北响堂山南洞外唐邕刻经碑上的帐形龛、固原须弥山45窟中心柱立面上的帐形龛、西安草滩李家村北周汉白玉龛像上浮雕的帐形龛等,都是帐顶依次装饰火焰宝珠、帐杆、双层三角垂饰、波浪形天幕,帐楣两侧垂璎珞、流苏,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

麦积山4号窟·帐形龛·北周

北周时期,帐形龛盛行有其特殊历史背景。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帐形龛之所以到北周才凸显出来,完全是由于北周的文化倾向,或者说是由其国策所决定的。《周书》载 :“(恭帝)三年(556)春正月丁丑,初行周礼,建六官。”而《周礼·大官·幕人》则言:“幕人,掌帷、幕、握、帝、缓之事。凡朝勤、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握、帮、缓。大丧,共帷、幕、帝、缓。二公及卿、大夫之丧,共其帝。”郑玄注“在旁日帷,在上曰幕。”显然,北周王朝对《周礼》内容相当熟悉,而其中关于帷幕使用的记载则涉及到社会等级制度,帷帐的使用体现出人的身份与地位,区别出内外与尊卑,它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形象体现,而北周石窟和造像碑中大量出现帐形龛正是这种思想的直接表现和真实反映。同时,将帐幔用于装饰佛像,也具有庄严佛事、恭敬供养的内在含义。

麦积山北朝壁画中所存的古代建筑主要见于北魏、西魏和北周三个时期,现略加叙述。

141窟 位于西崖上方,北魏开凿,平面方形,壁画位于窟内右壁外侧,因烟熏严重仅上半部分尚可辨识。画面正中绘一庭院,内有前后两座殿宇,四周绕以瓦顶围墙。屋顶及墙头用界尺画出极细的线,来表现瓦垄和筒瓦。两殿屋顶构造相同,均为单檐歇山顶,前殿略高于后殿,殿宇间数因模糊不清无法确认。殿宇的檐口平直,无起翘,用圆瓦当。屋顶正脊两侧绘鸱尾,与4、28、43等仿木崖阁相似。垂脊、曲脊、角脊等与正脊一样,均是用不同层数的板瓦垒叠而成。歇山顶的山面在垂脊外侧有筒板瓦砌成的排山勾滴,其下为博风板,其下端立于曲脊之上,上端有鱼尾状悬鱼下垂,在梁架露出的部分可见平梁和叉手。围墙正面隐约可见绘有大门,门前有栏杆,其下可能绘有一条小河,庭院其间也穿插绘有数棵大树。这幅画尽管保存一般,但其全部用界尺画成,并采用了等角透视法,画法细腻、娴熟,不见于同时期的壁画作品,是我国早期界画的杰作。

127窟 位于西崖顶层,西魏开凿的大型仿殿堂式窟。壁画中的建筑分别见于窟内右壁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前壁左侧下方的《地狱变》和顶部右披的《萨埵那本生》三幅作品中。

《西方净土变》正中绘一殿堂,殿外前面两侧各绘一单层庑殿顶式阙,相对而立,阙台表面镶饰琉璃砖,近上部各筑一圈腰栏。殿堂因画面残损仅可见台基部分,台基指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在古代典籍中称为“堂”,与我们所理解的厅堂含义大相径庭,《考工记·通》记载“堂之上为五室也……”,这里的堂就是台基的意思。发展到宋代时,被称之为“阶基”,清代以后才改为今天的称谓“台基”。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用三段式来理解的话,屋顶相当于人的头部,梁柱结构相当于人的躯干,而台基就是人的双足,是前两部分的承托者,也是建筑物形成稳固视觉形象的重要因素,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托建筑物,具有防潮、防腐作用。壁画中的台基绘有栏杆,应该属于等级较高的宫殿式建筑。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作“两观”或“象魏”,实际上就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组成,最早的阙是指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的两个对称台子,台上建有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故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故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周礼·天官·太宰》就有“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的记载。因此,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后来,阙常见于城门、宫殿、宅第、祀庙和陵墓之前。它最初的功能是显示威严、兼有守望作用,后来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独立的双阙,上覆屋顶,其间不设门,这种样式唐宋时仅用于陵墓,此后基本消失。另一种是门、阙合一的阙,既在双阙之间连以单层乃至三层檐的门楼,这种样式的阙经过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时已成为北京紫禁城午门的形制。壁画中的阙位于殿堂前两侧,中部有围栏,顶有屋顶,表面又嵌有琉璃砖。因此,其主要功能是显示佛陀的威严和至高无上,同时也兼有护持、守卫佛国净土世界的含义,象征意义远大于建筑的实际作用。

《地狱变》右下方绘有两组建筑,前方绘一大型围院,墙头覆瓦,院内后侧绘一单檐歇山顶大殿,建于一高台基上,台基四周有栏杆,根据绘画内容可知表现的是阎王殿。其后侧绘有上、下两组院落,结构大致相同,四周有围墙,院内绘前后两座殿宇,面阔三间,后侧殿宇为双层式,硬山式庑殿顶。院门均带有门楼。从这幅壁画中可知,当时等级较高的官署等建筑为显示威严,殿堂均建于高大台基之上,殿堂前则留出大片空地,以强化谒见者的视觉仰望效果,从而使人产生敬畏之感。后方所绘的两组院落,均为前堂后室的两进式宅院结构。从功能上看,前面可用以接见或招待客人,后面则为主人起居之地,表明它并非普通民宅,可能是官员或富庶人家居所。

《萨埵那本生》左披内绘一方城,砖包城墙,正、左、右均有城门,其中左侧城门处有凸出墙外的门墩,下有门洞,上有三层门楼,单檐庑殿式屋顶,带鸱尾。城门两侧有两个突出城外的方墩,上各建高三层的朵楼,城墙转角处出方墩,其上有角楼。城墙之外,绘有二重子母阙,上建三层阙楼,每层腰栏上均有平坐和栏杆。城内绘一宫殿,正、左、右三面各有宫门,正面宫门下有门墩,其上筑三层门楼,形式与城门相同。左、右侧宫门面阔三间,下开三门,上覆单檐庑殿顶,三宫门之间有矩折回廊,围成殿庭。殿庭后侧为殿,由前后两座单檐庑顶建筑组成,进深二间,建于台基之上。

这幅画是麦积山北朝时期最重的一幅建筑画,从技巧上看,它充分利用界尺、等角透视等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了城池宫殿建筑的形体和空间位置关系。从内容上看,它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最完整的城池宫殿形象。砖包城在当时建筑中已较多使用,《水经注·浊漳水》载当时的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这幅图中所表现的城表面包砖,绘高大的城楼、角楼、观阙等,正是这一时期楼面密集的砖城形象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城楼、朵楼、角楼及城外双阙也是南北朝时期最完备的门阙形象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宫城门阙制度渊源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宫殿画中前后两殿相接的形式在古代称之为“对霤”,这是因为当时建筑技术还不能建造进深很大的殿堂,只能采用这种前后两座宫殿互连的方式解决,霤的原意是指屋顶流下的雨水溜,屋檐下承雨水的槽子叫 “承霤”,两座殿宇的前后檐相对,共用一个承霤时被称为 “对霤”。前面140窟壁画中的宫殿也是这种结构,可见这是当时一种常见建筑方法,两幅壁画中展示的对霤建筑也是现存最早的对霤形象。

4号窟·前廊项部的建筑形象·北周

4、27窟 均为北周开凿,其中4号窟前廊顶部平棋中有两块保留有建筑壁画,一是庭院正中绘面阔三间的歇山顶式大殿,四周为廊庑环绕而成的亭院,前面正中有一间悬山顶屋宇式大门。一是原画一城,现仅残存正面城门、角楼及侧面一门,城内有宫殿的回廊。27号窟内正披画一城,表面包砖,城顶外有垛口,内有女墙,城正面正中有凸出的城门墩,开一个城门道,用由平梁、叉手构成的三角形木构架作顶。城门墩顶四周有栏杆,上建单檐歇山顶城楼,城转角处筑方形角墩,上建角楼。城内绘一宫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两侧各有一所配殿,体量略小。

通过上述建筑壁画,我们可以看到,与北魏、西魏建筑相比,北周城池建筑更注重实用功能,装饰效果明显降低。而宫殿、房屋建筑中,柱、梁、檩、椽等构件的使用和表现更为突出,说明当时中国木构建筑技术日益成熟,为隋唐时期木构建筑艺术的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