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元代麦积山佛教造像-带你走进麦积山

元代麦积山佛教造像-带你走进麦积山

【摘要】:元代造像元代秦州地区政治中心转移至渭河上游的陇西、武山一带,而麦积山所处的秦岭山系一线处于宋、金交兵区域,当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因素使得元代麦积山佛教事业再次萧条下去。宋代重修,元代分别在左龛内塑四臂观音1身,右龛内塑坐佛1身,均带有明显藏传佛教特征,其中以左龛内观音坐像最具代表性,椎形螺髻,面部表情神秘,短颈端肩、丰胸细腰,上身袒露,下着贴体长裙,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

元代造像

元代秦州地区政治中心转移至渭河上游的陇西、武山一带,而麦积山所处的秦岭山系一线处于宋、金交兵区域,当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因素使得元代麦积山佛教事业再次萧条下去。从现存情况看,这一时期开窟造像很少,仅35、48两窟各保存有元代塑像,另外,在133窟内壁面上尚保留许多元代影塑坐佛,多已脱落、残损,仅存痕迹。(www.chuimin.cn)

48窟为北周开凿,前廊后室结构,后室为并列开凿的两个平面马蹄形穹窿顶龛。宋代重修,元代分别在左龛内塑四臂观音1身,右龛内塑坐佛1身,均带有明显藏传佛教特征,其中以左龛内观音坐像最具代表性,椎形螺髻,面部表情神秘,短颈端肩、丰胸细腰,上身袒露,下着贴体长裙,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两臂合于胸前,另外两臂分别在身后侧分曲上举,手均已失。颈饰项圈,帔帛搭肩绕臂贴膝而下。身后浮塑有两重壶门形背光,其正上方浮塑有三瓣形宝珠,在背光中间两侧的横梁上各浮塑一只摩竭瑞兽,带有鲜明藏传佛教特征。四臂观音梵文为Sadaksari Avalokite vara,汉译经典中有时也称为“六字观音”,将六字大明咒与观音联系起来的是宋代印度高僧天息灾翻译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根据经义,佛告诉除盖藏菩萨,他能够计算出世界上微尘的数量、大海中砂子的数量、千百条河流中水的滴数、所有四足动物的身上毛数等等,却无法计数念六字大明咒一遍所获得功德的数量。因此,除盖藏菩萨决意要排除任何困难以求得此咒,他的决心被无量寿佛所知,后者将此事通知了观音菩萨。于是,观音菩萨宣称:只有见到曼拿攞后才能得知此法。曼拿攞是藏传佛教中曼陀罗坛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四周多有手持兵器的天王护持,四角则安置有摩尼宝瓶。在相关图像中,正中为无量寿佛,其左侧为六字大明,右侧为大摩尼宝菩萨。其中六字大明就是我们常见的四臂观音菩萨,他最后所诵念的咒语就是后世流传久远的六字观音咒语,这一信仰在北方辽、宋、西夏、元时期均非常盛行,麦积山石窟密宗四臂观音造像的出现正是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在佛教艺术上的具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