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论语派的历史形成-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

论语派的历史形成-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

【摘要】:他是在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观念来考察中国文明,并力求两者结合,这便是论语派的文化思想。

一、论语派产生的历史原因

1.政治原因

作为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生存环境中既不满以国民党政府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也不倾向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的革命力量,他企图在这两种对峙势力的肉搏中走一条中间道路。林语堂自称对“普罗、法西斯之争”不予过问,采取“旁观者”态度,只指出社会矛盾,不表明爱憎倾向,可谓“超脱派”。

2.文学原因

林语堂等人当时从“五四”新文学阵营中脱离出来,既不愿投向左翼文学阵营,又没有卷入公开反对革命文学的资产阶级文学集团之中,于是联络一些文学立场中立的人,打起“幽默文学”旗号组成文学派别。

3.文化思想原因

论语派的形成同林语堂等人接受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取名“论语”即表示对孔丘的“中庸之道”的褒扬,自称其“格式内容也和孔夫子的《论语》差不多”,“儒教是安邦安国之道”(《沙蒂斯姆与尊孔》),我们自知没有“挽既倒之狂澜,跻国家于太平”的能力,只好出《论语》表示对于世道人心的态度:不敢极口呼冤,只有发出“会心的微笑”。林语堂在《自传》中说:他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基本同情”的态度,他非常赞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仁慈、诚恳而真实的生活”,自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头脑是西洋产品,而他的心却是中国的”。他是在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观念来考察中国文明,并力求两者结合,这便是论语派的文化思想。(www.chuimin.cn)

4.西方“幽默意味”的文学和中国古代性灵文学的直接影响

林语堂在《新旧文学》一文中自称他对英国散文始祖乔叟、散文大家绥夫特、小品文鼻祖爱迭生等人或浑朴、或清新、或尖刻的散文颇为赞赏,因为他们的散文都“含有幽默意味”。他尤为推崇以乔叟为代表的英国散文中闲谈一派“行文皆翩翩栩栩,左之右之,乍真乍假,欲死欲仙,或含讽劝于嬉谑,或寄孤情于幽间,一捧其书,不容您不读下去”之风格。但他不赞成这些英国随笔作家作品将幽默与讽刺相结合。另一方面林语堂尤其赞赏中国明代的袁中道“闲适气味”十足的性灵文学,他甚至认为“性灵派文学”足可以成为新文学的指南针。

5.中国新文学本身发展的现状为林语堂的论语派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20年代林语堂便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幽默杂语》等文章,热烈提倡幽默“轻松”情调却无什么反响。但到30年代初,当时的社会条件、文学潮流复杂多变,革命文学也缺乏强有力的创作,因而超然的幽默文学及其提倡者林语堂便得到了呼应与支持。

6.论语派的幽默文学与周作人提倡的“小品散文”直接相关

林语堂一直很赞成周作人把现代散文溯源于明末公安派、竟陵派的观点,他认为“现代散文为继性灵之遗绪”。甚至在《燕知草跋》中还认为:“中国新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小品文所合成,现代新散文应是这两者合成的道路。”所以他极为推崇周作人的“清淡闲适”的小品散文。由此可见:林语堂的论语派是沿袭周作人的小品文理论而加以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