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表现”的基本内容表现“求爱的心”及其悲哀。这方面的创作郁达夫最具代表性。......
2023-12-05
三、新感觉派小说的流派特征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接受心理相当开放,扮演了相当前卫和先锋的探索者角色。它在现代手法的运用上表现出来的成熟、自如,不仅增添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段和技巧,还大大缩短了它与世界现代文学的差距。新感觉派小说主要是接受了西方心理分析小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在现代主义美学原理的表达上取得成功,开拓了一个更加宽广、更深层次的审美境界,尽管其中不乏一些平庸、颓废和失败的作品,但对其共同的创作特征仍可做如下概括:
1.注重以异常快速的节奏和跳跃的结构来显示人物疯狂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深处的病态及悲哀
这是新感觉派真正用现代派方法来表现现代都市社会的畸形与没落,它在促进都市文学风格多样化方面贡献独特。
它主要是借用电影的表现手段,采用跳跃式的时空交错的电影剪接方式、蒙太奇和意识流手法,各种片断跳跃组合,快速交错出现,十分富有流动感,并最大限度地把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复合在一起,构筑色彩斑驳的主观世界,如同都市的霓虹灯一样闪烁变幻。这种表现手段上的快节奏、跳跃性与都市化灯红酒绿的殖民地生活面貌十分吻合,并与京派小说从容舒缓地描写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正好形成鲜明对照。新感觉派所描写的是大都市的舞女、少爷、水手、姨太太、资本家、投机商、公司职员、劳动者、流氓无产者及各类市民形形色色的生活气氛和世态人情,以及洋场社会的风景、情调、心灵,这些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眼花缭乱的场面充分地揭示了都市男女纸醉金迷、没落疯狂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落寞感伤情绪,一反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在都市生活的罪恶中发现美。但是新感觉派对现代都市缺乏理性力量的解剖,不是以社会学的理性与阶级意识来解释现代都市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因此对社会前途多是陷入困惑迷茫之中。
2.刻意追求新奇的感觉、意象,大量描摹人的主观印象,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征。他们信奉感觉主义和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家只能靠直觉来认识实在。直觉就是创造,人可以通过直觉的创造,形成艺术品而认识美。把握感受对象时,不追求精确,但求感觉更具体、更丰富、更敏捷、更细腻,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情绪感知性、独特性。他们往往将各种感觉交迭复合,以造成艺术上的通感、象征、隐喻的表达效果,无论写人、绘画、记事,总是将色、香、味、音、光、形等凭感觉器官才能体验到的东西细致逼真地交相感应地描绘出来,其动态性的立体构图具有一种可触可感的艺术魅力,由此构成一种主观感觉化的“新现实”。
在新感觉派看来,现代都市人的心理复杂不可捉摸无法认识,只有凭感觉去体验和把握。穆时英《黑牡丹》以“我”的感觉来写陌生舞娘的外形、倦态、舞姿,尤其是她鬓脚旁那朵憔悴的花,以此展现出舞娘被生活压扁了躺在生活激流上喘息的人的精神面貌。《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描绘舞厅里黑白两色像疾风掀浪般狂翻乱滚,霓虹灯不断跳跃,光潮在整个天空变幻莫测。这番狂乱的景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狂乱人群的狂乱气氛和这个黑白颠倒的社会特征,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夜》则采用电影广角镜头式的扫描和特写镜头相结合的方法来写环境:江水、天空、黄月亮、海关钟声、水手的领子,其音响、色彩、气味、形状,浑然一体。他将稍纵即逝、不可捉摸的感觉印象固定下来,把写实、感觉、意象融为一体,克服了平面感,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男女市民在都市繁华生活中的不健全的没落疯狂的普遍享乐的气氛和面貌。(www.chuimin.cn)
3.强化心理,淡化情节
淡化现实主义的情节结构,普遍用一种心理化的、片断式联想的结构取而代之,不再追求对社会客观生活全面宏阔的展示,而是注重开掘人物的潜意识微妙心理、变态心理,具备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特征,这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一项重要创新。
新感觉派大大强化了小说创作的心理分析、心理描写、心理结构、心理变化、心理冲突、心理世界,从而使文学与现代心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代表作有刘呐鸥的《残留》、穆时英的《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新感觉派小说已很少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上多用第一人称的限制角度,往往运用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方法,人物的心理刻画更趋细腻逼真。
一是“现实心理化”,即现实生活不再作为一种纯客观现象,而是作为人物的感觉和体验,通过变形处理而出现。因此现实生活就成了一种掺有特定主观感情在内的心理现象,带有超乎寻常的新奇的特点。如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描写“游倦了的白云两大片,流着光闪闪的汗珠”。这完全是紧张疲惫的赌徒们的心理折射。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许多场景是通过心理过滤而写成的,因为小说人物都有一种狂乱绝望心理,所以现实中舞厅的色彩、音乐、舞步、人群等都染上了狂乱的色彩,给人以似现实非现实、似心理非心理的感觉。
二是“心理现实化”,即指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虽然存在过,但由于时空而割裂了。它从人物特定的心理出发,通过联想、回忆、幻觉、蒙太奇等手法形成一股意识流。运用快速跳跃的节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成一片,使现实和情节淡化,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强化。穆时英的《街景》时而现在,时而过去,完全以老乞丐当时的意识流动为主线。在作品中,现实已经不是作为一种本来意义的现实存在,而是作为老乞丐心理意识的连接体和感觉体出现。当他正想到有一次无票进车站被堵时,一辆汽车经他而过,他马上幻觉成一列火车,便猛地跳过去,被汽车轧死了。这种方法极好地表现了老乞丐的心理和孤苦伶仃的惨景。新感觉派极写人物潜意识、微妙心理、变态心理,把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精神上的孤独感、寂寞感、流浪感表现了出来,这类作品所注目的不是性格而是心理情绪,不是以描写事件的客观进程为主而是以展现人物的潜意识见长。
4.在描写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冲突中,注重刻画人物的“两重人格”
两重人格这种变态现象主要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智与感情相冲突,内心与外表相矛盾。施蛰存《薄暮的舞女》素雯厌恶卖笑生活,希望得到真正的爱情。但她后来得知情人已经破产,又不得不去卖笑时,只好赶紧给已辞退的舞客去电话,要求恢复以前的关系。新感觉派的两重人格描写,多依据于人的生理本能(性欲),而非社会和时代。如刘呐鸥《礼仪与卫生》中的可琼,一方面宣布还爱她的丈夫,另一方面又公然与普吕业大佐旅游同居。《残留》中的霞玲,一方面为刚死去的丈夫悲痛欲绝,另一方面当晚就赴会男友,深夜任外国水手侮辱。
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的文章
他的《梅雨之夕》是新感觉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中国真正的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山之作。因此获得“新感觉派圣手”称誉。他的小说集《圣处女的感情》《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则是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
2023-12-05
2.艺术派小说的崛起与这些文学社团作家的思想特征紧密相关创造社艺术派主要是以他们内心的反抗情绪、破坏情绪和创造意识为创作依据,显示出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
2023-12-05
仔细考察现代诗派,它的诗人们各具特色。但就共同倾向而言,现代诗派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象征主义的特色,而以象征主义为主,它的流派特征概括如下:1.注重朦胧的美反对直接陈述,在诗感的审美尺度上追求一种恰如其分的隐藏度,使诗歌适合于表达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精神特征。此种诗作按照现代派看来,皆属于古典诗歌中比较纯粹的部分,正是现代诗派所要继承的。......
2023-12-05
对此,林语堂极为赞赏。二是说笑话讨便宜的幽默,以油滑、轻薄、猥亵为特征。论语派有不少以轻松笔调抒写个人感受的作品,充满闲适气味,脱离现实斗争。其二,批评文化教育界的弊端。林语堂尤为痛恨旧式教育的劣根性。......
2023-12-05
后期新月诗派转而追求现代主义,在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翻译介绍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叶公超、梁宗岱。后期新月诗派在艺术追求上显示了与前期新月诗派的不同色彩和明显的转变。后期新月诗人人生观念的内在要求也趋于时代潮头。由此,中国新诗在30年代掀起了一个“以智慧为主脑”的主智诗的潮流,这是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个独特贡献。......
2023-12-05
绿原《诗与真》中的这一节,可视为对七月诗派诗歌的思想特征的概括。怀着与敌人决一死战的热情和对光明的向往,这便是七月诗派共同的政治倾向。对解放区的向往与歌颂,构成了“七月”诗歌最动人的乐章。......
2023-12-05
这是乡土小说派对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的一个重大贡献。乡土小说派描绘出来的各地农村社会风俗画,异彩纷呈。流浪汉是乡土文学中的又一系列形象。......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