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的特征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的特征

【摘要】:而他的《赌徒吉顺》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早反映“租妻”这一野蛮风习题材的作品。描写乡土消极人物不健全的性格特点的代表性作品是:鲁彦《阿长贼骨头》《阿卓呆子》、彭家煌《陈四爹的牛》《美的戏剧》、台静农《天二哥》、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王任叔《疲惫者》等。

一、乡土小说派的流派特征

1.一种凄凉哀婉的感伤情调的“乡愁”,即怀念故乡,描绘故乡风土人情,慨叹故乡的日益衰败,这三者组成了忧郁烦闷的“故乡风”

如:潘训的《乡心》写农村青年木匠阿贵思念亲人却不能归去的“缠绵的乡心”;许钦文的《故乡》哀婉悲凉的乡愁真切感人;王鲁彦的《黄金》表现了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颇受茅盾好评;蹇先艾则创作出了贵州乡土系列小说如《水葬》《在贵州道上》,具有浓重的乡土人情,造成强烈的审美感觉。

2.“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批评中国农民在长期奴隶生活中所形成的种种恶习

如许杰的《惨雾》,以近三万字的篇幅,记叙玉湖庄与环溪村为争夺一块河滩地而爆发的一场大械斗,作品描写惊心动魄,表现出“特殊的野蛮的习俗”,在当时曾有很大影响。而他的《赌徒吉顺》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早反映“租妻”这一野蛮风习题材的作品。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的地方色彩极为浓重,描写浙东地方“冥婚”习俗。蹇先艾的《水葬》被鲁迅称为“展示了‘老远的贵州’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伟大”[3]。(www.chuimin.cn)

3.特别关注农村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揭示乡土人物的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如:许钦文的《疯妇》描写双喜媳妇因婆媳矛盾精神失常而跳河死亡。他的中篇《鼻涕阿二》写出一个性格较为复杂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她几经挣扎而得不到人的地位的悲惨命运。许杰的《改嫁》是作者描写农村妇女题材的一篇力作,他在《小草》《大白纸》《台下的喜剧》《出嫁前夕》等作品中写出一系列农村妇女形象(或受婆母虐待、饮毒未死或被拆散强嫁他人或为追求爱情被众人打骂),在社会的、宗族的、地方的封建主义、恶劣的习俗环境下,妇女问题被揭示得非常深刻。其他描写妇女形象的作品还有鲁彦《李妈》《屋顶下》、彭家煌《喜期》等。描写乡土消极人物不健全的性格特点的代表性作品是:鲁彦《阿长贼骨头》《阿卓呆子》、彭家煌《陈四爹的牛》《美的戏剧》、台静农《天二哥》、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王任叔《疲惫者》等。

4.情调凝重,气氛郁闷,情节简单,铸成了“近乎无事的悲剧”

“它既没有轰轰烈烈的战绩,又没有惊心动魄的突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淡。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单要求看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而且要求看到现实人生悲剧特殊的表现形态;不单要求摆脱‘大团圆’俗套,而且要求改革整个文学的‘戏剧腔’……不过,这种‘近乎无事’,并不是真的无事,而是既要近乎冷漠,又不能真的冷漠。应是看似无事实有事,道是无情却有情。台静农的《拜堂》即是体现这种风格特征的典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