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乡土小说派对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的一个重大贡献。乡土小说派描绘出来的各地农村社会风俗画,异彩纷呈。流浪汉是乡土文学中的又一系列形象。......
2023-12-05
1.一种凄凉哀婉的感伤情调的“乡愁”,即怀念故乡,描绘故乡风土人情,慨叹故乡的日益衰败,这三者组成了忧郁烦闷的“故乡风”
如:潘训的《乡心》写农村青年木匠阿贵思念亲人却不能归去的“缠绵的乡心”;许钦文的《故乡》哀婉悲凉的乡愁真切感人;王鲁彦的《黄金》表现了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颇受茅盾好评;蹇先艾则创作出了贵州乡土系列小说如《水葬》《在贵州道上》,具有浓重的乡土人情,造成强烈的审美感觉。
2.“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批评中国农民在长期奴隶生活中所形成的种种恶习
如许杰的《惨雾》,以近三万字的篇幅,记叙玉湖庄与环溪村为争夺一块河滩地而爆发的一场大械斗,作品描写惊心动魄,表现出“特殊的野蛮的习俗”,在当时曾有很大影响。而他的《赌徒吉顺》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早反映“租妻”这一野蛮风习题材的作品。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的地方色彩极为浓重,描写浙东地方“冥婚”习俗。蹇先艾的《水葬》被鲁迅称为“展示了‘老远的贵州’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伟大”[3]。(www.chuimin.cn)
3.特别关注农村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揭示乡土人物的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如:许钦文的《疯妇》描写双喜媳妇因婆媳矛盾精神失常而跳河死亡。他的中篇《鼻涕阿二》写出一个性格较为复杂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她几经挣扎而得不到人的地位的悲惨命运。许杰的《改嫁》是作者描写农村妇女题材的一篇力作,他在《小草》《大白纸》《台下的喜剧》《出嫁前夕》等作品中写出一系列农村妇女形象(或受婆母虐待、饮毒未死或被拆散强嫁他人或为追求爱情被众人打骂),在社会的、宗族的、地方的封建主义、恶劣的习俗环境下,妇女问题被揭示得非常深刻。其他描写妇女形象的作品还有鲁彦《李妈》《屋顶下》、彭家煌《喜期》等。描写乡土消极人物不健全的性格特点的代表性作品是:鲁彦《阿长贼骨头》《阿卓呆子》、彭家煌《陈四爹的牛》《美的戏剧》、台静农《天二哥》、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王任叔《疲惫者》等。
4.情调凝重,气氛郁闷,情节简单,铸成了“近乎无事的悲剧”
“它既没有轰轰烈烈的战绩,又没有惊心动魄的突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淡。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单要求看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而且要求看到现实人生悲剧特殊的表现形态;不单要求摆脱‘大团圆’俗套,而且要求改革整个文学的‘戏剧腔’……不过,这种‘近乎无事’,并不是真的无事,而是既要近乎冷漠,又不能真的冷漠。应是看似无事实有事,道是无情却有情。台静农的《拜堂》即是体现这种风格特征的典型”[4]。
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的文章
这是乡土小说派对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的一个重大贡献。乡土小说派描绘出来的各地农村社会风俗画,异彩纷呈。流浪汉是乡土文学中的又一系列形象。......
2023-12-05
在新感觉派看来,现代都市人的心理复杂不可捉摸无法认识,只有凭感觉去体验和把握。新感觉派大大强化了小说创作的心理分析、心理描写、心理结构、心理变化、心理冲突、心理世界,从而使文学与现代心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2023-12-05
第四章乡土小说派这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鲁迅的小说和人生派的文学主张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王任叔、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潘谟华(潘训)、徐玉诺、叶绍钧、李渺世、王思玷、黎锦明、废名(冯文炳)等。乡土小说派与鲁迅小说一脉相承。他亦以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中国乡土小说奠定了基础,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树立了卓越的典范。......
2023-12-05
2.艺术派小说的崛起与这些文学社团作家的思想特征紧密相关创造社艺术派主要是以他们内心的反抗情绪、破坏情绪和创造意识为创作依据,显示出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
2023-12-05
三、乡土小说派在文化批判方面的独特价值以乡土小说派为代表的现代乡土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的新一代知识者已走出其民俗社会的传统背景,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民俗美感的诞生与新的文明背景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与现代文化的历史联结与审美关联。......
2023-12-05
他们在创作上共同倾向于从民歌中汲取营养,揭示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开辟了新诗“为人生而写实”的道路,形成了一种通俗浅明、质朴清新的诗风,代表了“五四”初期自由体创作的可贵成就。......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