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人学思想:人民史观论

马克思人学思想:人民史观论

【摘要】:(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探索的起点,《博士论文》的发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启蒙的标志。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在本性上应当是自由的这一原则,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开始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人和动物、人和社会、人和他人的关系中探寻人的本质的。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探索的起点,《博士论文》的发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启蒙的标志。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在本性上应当是自由的这一原则,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开始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而《资本论》使人学理论具有了科学的形态,因为它从个人和社会经济关系统一出发,并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论,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了人的或个人的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学理论。

在马克思那里,所谓人学,指的是专门研究人的科学,是着眼于研究作为主体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研究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本质及其自我实现的历史的科学。[156]透过马克思对人的诸多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有机统一这一人学思维模式[157]出发来研究人的问题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研究人的其他一切问题的逻辑前提、出发点和方法论,从对人的本质认识中,可揭示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思维模式和内容结构。

1.人的存在及其本质

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也就在这一年,他又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个提纲和著作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标志,也是他发现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自那以后,马克思便将它用于指导自己的全部研究工作,当然也包括他对人的研究。这样便引起了在研究人的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深刻革命。从早期著作关于人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到后期著述关于人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承担者;从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到新世界观创立时期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早期著述中关于“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到后期著作中关于“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社会历史的结果”等,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始终是他关注的一个主题。

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性质,它是人性的核心。所谓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规定性或属性。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形成和发展。“人性”、“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在德文中,人性是Die Humanitat,人的本性是Die Naturedes Mensehen,而人的本质则是Das Wesendes Menschns。人性主要显示人区别于动物的全部类特性,一般是指由后天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性,如理性、意志、伦理、道德等;人的本性主要是指受人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与生俱来的和人本身不可或缺的规定性,是自然而然地制约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初类特性,如求生本能、繁衍本能等;人的本质则主要揭示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与动物区别的根据。人性、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现象替换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某些自然属性,必然抹煞人的本质的个体差异性。因为单就自然属性而言,人与人之间,即使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也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八十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们提出过:“劳动说”、“需要说”、“利益和劳动统一说”、“实践说”、“自由说”、“社会关系总和说”和“多层次的动态的历史的系统说”。

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人和动物、人和社会、人和他人的关系中探寻人的本质的。

首先,马克思从人的历史发展出发,把劳动确定为人的本质,彻底划清了人类和动物的界限。人的生产劳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其深刻的内涵乃是通过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其创造的本质。这一本质便是人的本质的类意义上的规范,它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撇开了人的一切现实差别性,是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上,对人的主体性的概括。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8]就是说,既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能产生人的各种属性并使之得以发展的是人的生产劳动。理性、意识、善恶等等并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这些不过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和中介,是人的能动性之所在。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以生产劳动为纽带结成了相互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通过劳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主体的目的得到了实现,主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主体自身得到了改造,并由此推动社会的进步;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形成了人的本质。从人类的起源来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劳动并不是在人之外的东西,而是人自身制造和使用工具以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换句话说,人的本质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其次,在马克思看来,人最重要的是社会中的现实的人,都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人的本质就是由实践和各种社会关系造成的,不论人的活动属什么领域,都离不开社会,都受社会的制约。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59]。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某种抽象的规定,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整体。物质生产劳动只能把人和动物从类上区别开来,它只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据,因而它只是人的类本质。现实社会中的人是有社会差别的,只用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并不能把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人区别开来,也不能作为使人成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根据,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把人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科学的规定。这说明了:人的特殊的社会本质或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物质生产劳动的现实性或社会性。因为在不同社会关系条件下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生产劳动中,人才同其他群体中的人区别开来,才成其为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现实中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人的本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家庭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其中,生产关系是最本质的社会关系。只有把人放在这些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揭示人的特殊本质。因此,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便有不同的地位、思想、情感,形成个人或集团区别于他人和集团的特殊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具有阶级对立的性质,处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或集团因而也具阶级性,阶级性是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表现。(2)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际上,人的社会关系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只能是一种实践关系。因此,人的现实的社会本质也只能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本质。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不断对既定的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和改造,也就是对自身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和改造,从而达到现实和理想的统一。(3)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由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社会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否定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仍然有着共同性,否定表现于历史连续中的历史规律性。如果否认了这一点,人的本质就会变成不可理解的神秘的东西,成为一种单纯的生命存在,而不再是现实的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61]承认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物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实质上说的就是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本质。这一本质表明人与人之间是有社会差别的。

总之,我们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类和现实的人入手,紧扣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性,从社会劳动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对人的本质做出准确的概括。[162]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思想家并未真正发现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在探讨人的问题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抽象的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样批评费尔巴哈的,“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而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毋庸讳言,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正是这个缘故,使他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163]可见,是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还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这是在研究人的问题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

2.人的价值和自由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指的是他对人进行价值考察而形成的思想观点,是从人本身及其主体性角度,考察人的个性、人的异化、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幸福等问题而形成的思想观点。而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已在或将在本书的各章节中陆续进行阐述,这里仅作一简单介绍。

人的价值问题历来为思想家们所重视,它同样是人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在对自身进行反思时,既有关于“人是什么”的反思,也有关于“人有什么用”、“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活着”等问题的反思。前一种反思属于科学角度的人学探讨,后一种反思就是价值角度的人学探讨。也就是要研究如何认识、怎样估量人的价值、进而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的问题的哲学家、思想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达他们自己的人的价值观的原因。

人的价值观是和人的本质理论相一致的。依据什么样的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去观察和研究人的价值问题,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的价值观。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哲学价值学著作,但一直重视价值问题,有不少原则的论述。

人的价值是价值的特殊形态,它和人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确证,因此认识人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的前提。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它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确定一般物的价值时,主客体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而人却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成为价值客体,人的需要被满足而成为价值主体。因此,人既有社会价值,又有自我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需要所作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人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人的价值是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的。如果离开这些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去考察人的创造活动、考察人的价值,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对社会贡献的有无、大小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度,但不是惟一的尺度。不能简单的完全以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来评价人生价值。同样,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也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考察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必须注重考察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其次,个人的存在和需要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关系。个人的存在和需要是现实的、具体的,它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存在和需要。所以,个人的存在和需要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这种承认和满足,不仅要受到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的制约,而且归根到底,还要受到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因而社会的这种承认和需要也是非常现实和具体的。

个人与社会双方都有能否满足对方需要的价值关系。作为个人,他应该从社会中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以及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它应该维护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满足人的利益和人的需要。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再次,人的价值评价也不是抽象的。在评价标准问题上,不同阶级就有不同的标准,马克思认为,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不能离开社会劳动,劳动成为人生价值的自我确证,人不仅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也在劳动中获得和表现自己的价值。劳动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首先要看劳动贡献,即通过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为推动社会发展作贡献。因此,劳动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尺度的中心内容。其次不能离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能离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只有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放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看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如何,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索取的多少,而在于他为社会贡献的多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人生的评价,这里就有一个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问题。马克思指出,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是历史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人也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和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活动及其成果总会既体现着历史的进步性又体现着某种历史的局限性。因此,评价人的价值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即将人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人的自由”,是马克思整个人学理论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的实质所在。在科学地阐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在有关人的价值的论述中,马克思特别阐明了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一种权利,人的自由既表现为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又表现为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践是自由与必然辩证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只是对那些统治阶级范围发展的个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64]人的自由的获得,不是由意识、观念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以及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165]

那么,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呢?马克思指出了获得自由的正确途径。

一般说来,人的解放意味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解放意味着所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又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人类在不断地摆脱自然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束缚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解放是与受束缚、被制约相对立的,意味着摆脱束缚,解除约束,获得自由。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

人类获得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将永远不会完结。

总之,马克思在研究和探索人的本质的过程中,确立了自由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人学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问题给予全新的、完整的理解。它包含着对以往人学理论的扬弃,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的问题和社会发展联结起来,是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最科学最彻底的回答和解决。

【注释】

[1]孙鼎国、李中华:《人学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第2页。

[2]邢贲思:《百科知识》,1980年第1期。

[3]王若水: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王若水:《文汇报》,1983年1月7日。

[5]郭建宁:《当代中国哲学热点透视》,西安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124页。

[6]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7]《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

[8]《孟子·万章》上引。

[9]《尚书·多方》。

[10]《左传·僖公五年》。

[11]《尚书·康诰》。

[12]《左传·桓公六年》。

[13]《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14]《论语·雍也》。

[15]《论语·颜渊》。

[16]《论语·学而》。

[17]《论语·颜渊》。

[18]《论语·中庸》。

[19]《论语·八侑》。

[20]《论语·宪问》。

[21]《礼记·哀公问》。

[22]《论语·尧白》。

[23]《论语·为政》。

[24]《孟子·尽心下》。

[25]《孟子·告子上》。

[26]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2页。

[27]《孟子·离娄下》。

[28]《孟子·告子下》。

[29]《孟子·尽心下》。

[30]《孟子·尽心下》。

[31]《孟子·离娄上》。

[32]《孟子·梁惠王上》。

[33]孙鼎国、李中华:《人学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34]陈明、文学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35]《荀子·性恶》。

[36]《荀子·富国》。

[37]《荀子·王制》。

[38]《荀子·王霸》。

[39]《荀子·王制》。

[40]《荀子·议兵》。

[41]《荀子·强国》。

[42]《荀子·王制》。

[43]《荀子·富国》。

[44]陈明、文学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6页。

[45]尚明:《中国人学史·古代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46]《老子》二十五章。

[47]《老子》二十一章。

[48]《老子》三章。

[49]《老子》十九章。

[50]《老子》五十七章。

[51]《老子》三十九章。

[52]《老子》七十五章。

[53]《老子》六十七章。

[54]《老子》七十七章。

[55]《老子》帛书。

[56]《老子》十章。

[57]《老子》三章。

[58]《老子》七十二章。

[59]《老子》七十四章。

[60]《老子》五十七章。

[61]《老子》二章。

[62]《老子》三十八章。

[63]《老子》十八章。

[64]尚明:《中国人学史:古代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7页。

[65]《墨子·兼爱中》。

[66]《墨子·尚贤下》。

[67]《墨子·兼爱下》。

[68]《墨子·尚同下》。(www.chuimin.cn)

[69]《墨子·天志上》。

[70]《墨子·天志下》。

[71]《墨子·尚贤上》。

[72]《墨子·尚贤中》。

[73]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0,51,57,75页。

[74]《墨子·节用中》。

[75]《墨子·尚贤中》。

[76]《墨子·非命上》。

[77]《慎子·因循》。

[78]《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9]《韩非子·显学》。

[80]《韩非子·六反》。

[81]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82]《管子·霸形》。

[83]《管子·小匡》。

[84]《晏子春秋》内篇。

[85]《管子·霸言》。

[86]《管子·牧民》。

[87]《管子·牧民》。

[88]《管子·小匡》。

[89]《管子·小匡》。

[90]《管子·权修》。

[91]《管子·中匡》。

[92]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83,85,86页。

[93]孙鼎国、李中华:《人学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317页。

[94]《新书·大政上》。

[95]《新书·大政上》。

[96]《新书·大政上》。

[97]《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98]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99]胡宏:《知言》。

[100]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

[101]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102]孙鼎国、李中华:《人学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103]安·邦纳:《希腊文明》第1卷,莫斯科,1958年俄文版,第128页。

[10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28页。

[105]《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10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8页。

[10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28页。

[108]《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10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8页。

[110]《康德书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111]康德:《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12]黄楠森等:《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789~790页。

[113]黄楠森等:《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775~776页。

[114]黄楠森等:《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778~779页。

[115]酒神指狄奥尼索斯。尼采说:“所谓酒神现象:它惟有从力量的过剩得到说明。”在尼采那里强力意志,就是酒神精神的别名。酒神精神的要义是肯定人生和肯定人生又以生命力的足够坚强为前提。

[116]尼采:《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7]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0页。

[118]〔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3页。

[119]《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120]〔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17页。

[121]《现代西方四大社会思潮》,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版,第69页。

[122]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238页。

[123]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页。

[124]滕云起等:《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125]《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6页。

[126]滕云起等:《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375页。

[127]卢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现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258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页。

[129]W·考夫蔓:《存在主义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75页。

[130]M·怀特:《分析的时代》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页。

[131]张奎良:《跨世纪回响:马克思学说的精粹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13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33]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34]滕云起等:《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页。

[135]《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136]《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3页。

[137]《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论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4页。

[138]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前言第3页。

[139]《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演讲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140]《张载集·语录中》。

[141]《朱子语类》卷四十五。

[142]《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143]《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144]《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第二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2~154页。

[145]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想》,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

[1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

[14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5页。

[1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5页。

[1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1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

[15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2页。

[15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7页。

[1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7页

[155]杨霞:《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1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157]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1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

[1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162]商原李刚、刘强:《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09~210页。

[163]何君康、李澄等:《社会历史的科学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1~382页。

[1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1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