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探索的起点,《博士论文》的发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启蒙的标志。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在本性上应当是自由的这一原则,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开始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人和动物、人和社会、人和他人的关系中探寻人的本质的。......
2023-12-05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
正如任何伟大的思想先驱的思想都必须从前人提供的思想资料出发一样,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及其唯物主义思想,就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前提。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公认的。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是除黑格尔之外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是马克思走向创立自己世界观的桥梁和中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基础。”称赞“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以后包含着其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146]。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这两部著作。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马克思在给费尔巴哈的一封信中再次赞扬费尔巴哈,说:“您的两部著作《未来哲学》和《信仰的本质》尽管篇幅不大,但它们的意义,却无论如何要超过目前德国的全部著作。”[147]
费尔巴哈比以往任何一位人本主义思想家都更强调“人”的至高无上地位。他不仅把人当作他的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看作是他的哲学的惟一的、包罗万象的和最高的对象,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到哲学的首位。自然主义是他的人本主义的前提和基础。“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148](www.chuimin.cn)
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论以强调人的社会性、人的理性方面来否定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感觉主义人性论,把“自然的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149]“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150]黑格尔把人倒立着,费尔巴哈则要使人端正过来。他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实质上是理性化了的宗教,是思辨神学,它和宗教一样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并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变成为自然和社会的过程,只不过是对于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信仰的哲学解释,是神学的“最后的庇护所”和“支柱”。所以,费尔巴哈重新提出研究“现实的人”的任务。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151]由于费尔巴哈用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的生活代替了思辨哲学的抽象,才彻底地揭露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秘密。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同时,费尔巴哈展开了对宗教神学的猛烈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本质和产生的根源存在于世俗基础之中,存在于人的生存条件和人自身中。宗教是幻想的产物,宗教的本质就是异化了的人的本质,神学就是人本学。“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152]费尔巴哈指出,人借助想像、幻想把主体的本质作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分裂出去;然后又把这个对象化了的本质反过来作为自己的主体,作为限制人、奴役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153]
在欧洲哲学史上,把异化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提出人的本质异化问题的,费尔巴哈是第一人。他的这一思想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有很大影响。当然,马克思即使在早期著作中也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费尔巴哈的观点,他并没局限于把人的本质异化仅仅看成是宗教领域内的现象,把异化仅仅归结为宗教异化,而是把异化现象扩展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指出宗教异化的根源就在于世俗社会(即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所说的市民社会)的分裂、异化。但是,在把异化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且提出要使人的本质复归这一点上,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是一致的。就是说,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了把异化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的观点。因此可以看出,在马克思早期著作有关异化的论述中,费尔巴哈的烙印要比黑格尔的烙印深。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他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马克思提供了批判唯心主义的武器,而且他的人本学,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也给予了青年马克思以深刻影响。可以说,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打上了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印记。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与唯心主义,发展唯物主义与无神论上起了划时代的历史作用。但是他用抽象的人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直观的唯物主义来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哲学,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地批判和战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所以,恩格斯指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154]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由马克思来完成。当然,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的关于人的实在性、人与自然统一、人的本质存在于“类”之中的观点,为马克思架设了一座从绝对观念通向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的桥梁。[155]
有关人民史观论的文章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探索的起点,《博士论文》的发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启蒙的标志。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在本性上应当是自由的这一原则,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开始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人和动物、人和社会、人和他人的关系中探寻人的本质的。......
2023-12-05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人学”思想的内容。但是,客观的讲,马克思本人没有对“人学”的对象、性质、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当然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23-12-05
哲学既然以思想为自身的内容和反思的对象,那么它的批判性就不是仅仅指向常识,而且也指向包括科学理论在内的任何一种“理论思想”,对其进行“思想前提批判”。对思想前提的默认,使思想前提对我们形成思想起到一种“强制性”的作用。作为对“思想”进行反思的哲学,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思想进行“前提批判”。这就是所谓思想前提的批判。......
2023-11-20
第二章“人学”思想概述人学,作为一个专门学术的名称,在我国是近(十)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思想家们都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思想,即人学思想。[1]而我们在本章中提到的“人学”,实际上就是在舍勒所提的“哲学人学”的意义上使用的。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本书的核心——人民史观论的需要,选取代表人物的思想,撷其精要,予以介绍。我国对“人学”的研究起步很晚。......
2023-12-05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需要的考察,是从“现实的人”的三重属性展开的。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类特性出发,阐明了“现实的人”的一般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9],换句话说,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存需要得以满足的先决条件。概而观之,只有在社会活动中,个人才能成为“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交往活动。......
2023-07-30
(一)殷周人学:“民本”思想的萌发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特征在于:以人学为核心,以政论为功用。包括殷商和西周两个朝代,但主要是西周的人学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发就发生在西周初期。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从殷亡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作用,提出了“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的思想。周公主张“裕民”。可以说,周公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相传几千年的民本思想的先河。......
2023-12-05
(三)汉唐至明清时期人学思想的发展[93]中国社会自秦统一六国起,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封建社会阶段,秦王朝以法家学说统一意识形态,对儒家等学派采取暴虐的镇压、灭绝政策,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自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人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出现了玄学、道教、佛教、儒学这四种主要人学思想的形态。总之,宋明时期的人学是中国封建时期人学思想发展的高峰。......
2023-12-05
“人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思想的研究,发端于近代西方。但是,中西人学思想的比较,研究者不仅要有个正确的出发点,还应正确地把握二者之所以可比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