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浙江省行政区划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

浙江省行政区划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

【摘要】:适应城市化发展需求与中国的特殊现实,国内学术界对行政区划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和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同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行政区划体制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所存在的问题,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城市与区域发展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提出过一些理论,著名的如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形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经济方面对区域发展所进行的分析。

适应城市化发展需求与中国的特殊现实,国内学术界对行政区划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和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其中,以刘君德先生于1990年代初期所提出的“行政区经济”理论出现最早,学术影响最大。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笔者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提出了关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的论述,亦引起一些关注。另外,如行政区划对地方性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笔者也提出过一些新的看法。这些理论和论述,是从对中国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补充。同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行政区划体制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所存在的问题,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www.chuimin.cn)

本章在前一章对若干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主要从对“行政区经济”理论的分析入手,对行政区经济理论进行了新的阐发,并提出“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互动关系”的论述和进一步认识“行政区文化意蕴与‘合法性’”的重要意义,分别从行政区划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不同角度,揭示城乡发展与政区演变、行政区划体制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行政区划体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来观照浙江省探索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过程、作用以及得失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