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就是教人如何思考的一门工具性的学问很多人都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电影和推理小说。这些影片、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仅因为它们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起,更重要的是人们为其中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推理所折服。《福尔摩斯探案集》一开始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华生医生第一次见到福尔摩斯时,福尔摩斯一开口就说:“我看得出,你到过阿富汗。”华生医生很惊异,后来他对福尔摩斯说:“没问题,一定有人告诉过你。”......
2023-12-04
◇直接推理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星期天是陈雷的生日,他邀请了四位同班好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到家里做客。约好晚上7点钟,到了6点半来了三位,等了足足一个小时赵六仍迟迟不来。陈雷急了,自言自语地说:“你看,该来的不来!”
张三听出话里有话,不高兴了:“怎么?该来的不来,那我是不该来的了!别自讨没趣,我还是走吧!”于是,他找了个借口走了。
左等右等赵六还是没来,不仅他没来,还走掉了一位,陈雷又说:“唉!又走了一位,真是,不该走的走了!”
这时,李四又嘀咕了:“什么?不该走的走了,没诚意请我呀!我也走吧!”他也溜之乎也。
剩下的王五是陈雷最要好的朋友,他对陈雷说:“你以后说话要注意点,哪有这么说话的呢?‘该来的不来’,人家听着不对头,还不被气走?‘不该走的走了’,那人家更要走了!”
陈雷解释说:“我又没说他们呀!”
“噢,说我呀,我也走吧!”
结果,生日宴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陈雷说“该来的不来”就是做了一个断定,由此判断出发可以推出“来的是不该来的”,张三是来的,当然不高兴。由“不该走的走了”这一判断出发,可以推出“没走的是该走的”,李四是没走的,显然也要走。
由已知的判断推出一新的判断称为推理。已知的判断,如“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等,称为前提,而推出的新判断是结论。张三和李四的推理尽管内容不同,但有一共同之处,即它们的前提只有一个,这种推理称为直接推理。
这里所讲的直接推理是通过改变前提主谓项或联项而得出结论的,所以也叫做判断变形直接推理。(www.chuimin.cn)
“该来的不来”可以看做一全称肯定判断“(所有)该来的是不来的”,我们能够把它变为一否定判断,即把它的联项“是”改为“不是”,而为了使原判断的含义保持不变,同时应把原来的谓项“不来的”改为其矛盾概念“来的”,这样就得到“该来的不是来的”这一与原判断意义完全一样的新判断。“来的不是该来的”是省略量项的全称否定判断,我们可以把它变为一种肯定判断。即把它的联项“不是”改为“是”,相应地,其谓项“该来的”也改为其矛盾概念“不该来的”,这样,也可以得到与原判断意义相同的新判断:“来的是不该来的”。
这种推理方法的特点是,结论的质与原判断(前提)的质正好相反,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而其结论的谓项与原判断的谓项为矛盾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换质法。换质法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在相互矛盾的两种属性P与非P中,任何事物都要具有一种,具有P就不具有非P,不具有P则具有非P。所以,由“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可推出“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由“这些工人都不是先进工作者”,可推出“这些工人都是非先进工作者”。同样,特称判断也可进行换质,如由“有的学生是团员”,可推出“有的学生不是非团员”;由“有的鸟不是会飞的”,可推出“有的鸟是不会飞的”。
换质法只是改变一个判断的形式,而没有改变其原意。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划清界限,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一对象的认识。如把“所有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换质为:“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不仅肯定了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而且把它和正义战争区分开来。
另外,通过换质还可使语气变得和缓或严厉。如把:“你的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换质为:“你的错误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则委婉得多。
张三和李四在推论的过程中还使用了这样的推理:由“该来的不是来的”,推出“来的不是该来的”;由“不该走的不是没走的”,推出“没走的不是不该走的”。这种推理的特点是,结论与前提的质相同,但二者的主谓项却倒过来了,即前提的主项变成了结论的谓项,而结论的主项则是前提的谓项,这就是换位法。
上述二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全称否定判断,换位后意义并没有变化。又如:“有的科学家是诗人”,可推出:“有的诗人是科学家”。那么,是否任何判断都可倒过来说呢?
曾受到恩格斯赞誉的古希腊诗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于公元前456年逝世。据说他是死于一次非常偶然的事故。原来,埃斯库罗斯生活的地方盛产乌龟,而当地有一种飞鹰很爱吃龟肉,但它们的吃法非常特别,当飞鹰在高空中发现地面爬行的龟时,一个俯冲就用双爪把它攫住带到空中,然后找一有岩石的地方,将龟朝石头猛砸下去,这样乌龟十有八九会被摔得粉身碎骨,而后则成了飞鹰的美餐。
埃斯库罗斯是个秃顶,一只飞鹰把他的秃顶当成了石头,于是将爪中的龟朝他头上砸去,埃氏当场身亡。
悲剧大师的一生却以悲剧告终,这场悲剧是由于这只飞鹰的一个“推理”造成的。根据经验,飞鹰得到判断“石头都是很光的”,但它却由此得出“很光的就是石头”,显然,此结论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很光的东西,如光头、玻璃等都不是石头。这说明,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倒着来说,这是由换位法的一个规则决定的,即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换位法使原来不是思考对象的谓项变为思考的主体,可以使认识更加全面。
在日常思维中,换位法与换质法往往交替使用。张三的具体推理过程就是:该来的是不来的→该来的不是来的→来的不是该来的→来的是不该来的。李四的推理过程是:不该走的是走了的→不该走的不是没走的→没走的→不是不该走的→没走的是该走的。尽管当时他们可能意识不到其中的推导,但结论简直就是逐客令!
有关浅谈哲学的文章
◇逻辑就是教人如何思考的一门工具性的学问很多人都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电影和推理小说。这些影片、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仅因为它们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起,更重要的是人们为其中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推理所折服。《福尔摩斯探案集》一开始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华生医生第一次见到福尔摩斯时,福尔摩斯一开口就说:“我看得出,你到过阿富汗。”华生医生很惊异,后来他对福尔摩斯说:“没问题,一定有人告诉过你。”......
2023-12-04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许多人都持有这样的看法:既然理论已经受到了实践的检验,那么,它们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了。其实不然,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上述实例说明了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任何真理都反映了一定的客观内容,不可抹杀,所以说,它是绝对的;任何真理又都有一定的范围,一定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说,它是相对的。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
2023-12-04
◇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儒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阐发。这是天人合一说的正式提出。这样的天人合一说,又叫“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范型。这是更加彻底的天人合一说。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023-12-04
◇要全面、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一个判断虽然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局部情况,但从事物的全局、整体、全过程来看,具有片面性,这样的判断尽管真实、正确,但不够恰当。逻辑学要求我们作出的判断应是真实的、正确的和恰当的。结果扶出来的是“机不可失”四个字。这里,算命先生就是利用“机不可失”可表达不同的判断来糊弄陈济棠的。......
2023-12-04
◇孔子的大同与小康时代论孔子在鲁国祭祀祖宗和百神时做助祭者,祭祀完毕,登上庙门前的望楼,突然发出长叹。孔子说,他没有能够赶上上古那非常美好的时代,但心里对那个时代向往极了。孔子描述那个时代说,那是一个伟大而美好的原则通行的时代。这就是大同时代。后来的儒者以此为标准,把上古的大同时代作为他们理想的时代,但认为那样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他们又往往认为,孔子以后的时代,连小康也很难达到。......
2023-12-04
◇哲学家不是用复杂的方式去解决简单问题的疯子哲学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也是一门令人望而却步,视为高深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用复杂无比的方式去解决简单至极问题的疯子。康德不赞成上述关于哲学的种种见解。与此相应,康德认为,哲学家不是别的,而是有德之人,哲学家的职责不是传播使用理性的技巧,而是去做智慧的导师,利用自己的才智,推动人类德性的进展,启示人类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全部责任。......
2023-12-04
◇伊壁鸠鲁要人们学会过幸福生活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主要是讨论如何对待生、死和神的问题。针对这种悲观厌世思想,伊壁鸠鲁特别强调人生的意义,要人们学会过幸福生活。伊壁鸠鲁认为,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可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认为,人们相互约定避免彼此伤害和尊重相互利益是非常必需的。据说,伊壁鸠鲁本人就以十分平静的心情对待他自己的死。......
2023-12-04
◇诡辩能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诡辩是一种逻辑错误,但并非任何逻辑错误都是诡辩。这时的错误判断就成为整个诡辩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诡辩的核心依据。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组成的。遵守这些规则,是作出正确论证的必要条件;违反了这些规则,论证一定是错误的。......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