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一个“踢猫者”当你心中充满幸福,很高兴的时候,那是你自己;当你沮丧,感到不幸时,那也是你自己。李先生的消极情绪产生了一连串的“踢猫式”的连锁反应,这无疑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逆境、挫折和失败,也必然会产生某些消极情绪,有些人往往会受这些消极情绪的左右,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成为一个“踢猫者”。......
2023-12-01
◇荀子主张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
关于如何才能获得全面性的认识问题,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问题。荀子的解释源于他对“道”的认识。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认识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由于万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长,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余,知近不知远,知始不知终,知古不知今,就必然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也正是他所总结的当时“百家异说”的缘由所在。
而要不被万物所蒙蔽,关键就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全面地占有材料,然后再加以折衷取舍,“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即道。对于荀子来说,“道”的意义,正在于它是全面性的知识,片面性的知识则与道无缘。
荀子主张的认识论原则,即虚心、专一,保持心理的宁静。荀子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即懂得道。如何才能懂得道?荀子的回答是,使心灵“虚一而静”。“虚一而静”来源于老庄和《管子》的思想,荀子认为,它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虚心(虚)、专心(一)和静心(静)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荀子又称它为“大清明”。在如此的心理状态下,人排除了外界和内心杂念的一切干扰,精力高度集中,认识活动便能取得所期望的成果。(www.chuimin.cn)
不过,荀子的“大清明”不仅仅是作为认识进行的前提和知识的正确性的心理保障,而且它与知识本身是直接同一的,达到“大清明”的境界,人便能无所不知,一切规律都会为我所掌握,这表现出荀子把认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思维定向。
荀子从人具有一定知识和记忆开始讲认识方法,它将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视为心中已经储藏的东西。所谓虚,就是不要因为这已经具有的储藏危害新获得的知识。人的心,从人出生开始,就有知觉或者认识能力,有认识能力,就能知道不同的事物,就会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因为这一种知识损害另一种知识,就是专一。
心是时时刻刻在运动的,在梦中也胡思乱想,注意力稍不集中,也会胡思乱想,不用这胡思乱想危害认识过程,就是静。用这样的态度去求道,就是虚一而静。在他看来,这样做,就能洞察一切,认识一切,坐在室内可认识全部世界,处于今世而知道遥远的古代。能懂得天地万物,能明察社会治乱,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不能虚一而静,心就要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会产生认识错误。有了认识错误,小则处事失误,大则国破家亡。他认为,古代那些亡国的君主,就是因为受了蒙蔽,因而行动上违背规范,使国家动乱以致灭亡。所以,与虚一而静相对,他提倡解除蒙敝,即除去心中的杂念和疑虑。他认为,有了疑虑和杂念,会把树木当成人,把石头当成老虎,把大河当成小沟。他还举例说,有个人叫涓蜀梁,在月夜走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鬼,把自己的头发当成妖怪,以致惊恐而死。要避免这些错误,就要解除蒙蔽,使心虚一而静。
有关浅谈哲学的文章
不要成为一个“踢猫者”当你心中充满幸福,很高兴的时候,那是你自己;当你沮丧,感到不幸时,那也是你自己。李先生的消极情绪产生了一连串的“踢猫式”的连锁反应,这无疑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逆境、挫折和失败,也必然会产生某些消极情绪,有些人往往会受这些消极情绪的左右,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成为一个“踢猫者”。......
2023-12-01
◇庄子认为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上千差万别,殊形异势,本质上是同一无别、等齐均一的。庄子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庄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常人不同。以奇物论为出发点,庄子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认为客观事物是相对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甚至,庄子直接否定了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23-12-04
武则天当政期间,狄仁杰两次为相,辅佐女皇,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狄仁杰自顾读书,不予理会。狄仁杰认为二人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狄仁杰不畏权贵,弹劾其恶,请求严惩。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改将二千多人处以流放。狄仁杰斥责这是强盗行径,坚决予以制止。狄仁杰不然,摈弃性别之偏见,认为女人为帝,只要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那么就应当欢迎。......
2023-07-21
定睛一看,是单强,2009年我离开那所农村中学前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单强指了指台上的男孩,开始给我介绍舞台边上已经唱完和还未演唱的参赛歌手。那个时候的单强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问,那你看看我得往哪个方向发展?对于他来说,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幸福而平凡的生活,能够让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也是教育的一种成功吗?......
2023-10-25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宗师,与孟子齐名。荀子也像孟子一样,是孔子的崇拜者,他自称是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仲弓的思想学说的继承人。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多是荀子自己的作品。荀子处在战国后期,百家争鸣已近尾声,所以,荀子还批判地总结了先秦各家学术思想。荀子把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的原因,归结为“分”。荀子最终将“明分使群”的主导者归结为“君主”。......
2023-11-20
公元前3世纪,荀子的《乐论》就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他揭示了音乐对人的感知觉、性情气质、意志及审美理想的影响。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人们喜爱音乐的原因,就是为了寻求快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轻松与美感,释放个人的情愫,从而获得一种愉悦的心情。......
2023-08-16
旧派史学家或唯心派史学家,不懂得这种道理,从而每每在历史上发生一种偏见:他们以为生活的演进,是由一种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来主宰的,好像没有这种人来主宰,则人类生活就无从演进。其实,拿社会进化史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决没有这样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所谓燧人氏,不过是火的发明之象征;所谓伏羲氏或庖牺氏,不过是畜牧的发明之象征;所谓神农氏,不过是农业的发明之象征。故此,上面所说的这种偏见,是不得不打破的。......
2023-08-16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17]。其仪一兮,心如结兮[18]。”所以不积累起一步两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积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接受。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