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与老子不同,老子言处世之道,庄子却是十足加一的达观主义。庄子的达观主义,是由他的齐物主义而来的,其言曰: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庄子这种思想,后来在六朝很有势力,与老子并称,衍而为清谈。......
2023-08-17
◇庄子认为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关于庄子的认识论,有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问:“人与天地相比,谁大谁小,谁贵谁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和大山相比一般,实在太渺小了,又凭什么自尊自大?……”
弟子似有所悟,道:“先生的意思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吧?”庄子说:“有这方面的意思。”弟子问:“那么我以天地为大,以毫末为小,可以吗?”
庄子道:“不可!任何物体,从度量上讲无法穷尽,从存在的时间上讲又无休无止;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来无始,去无终。因此,大智大慧的人对待远近的看法是:小而不以为少,大而不以为多,因为他知道它们在量上都是无穷的……”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说:大中有小,不要以大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为小。”庄子道:“似不确切。不如说:大上有大,小下有小。大无穷,小亦无穷。”(www.chuimin.cn)
弟子问:“那物里物外,怎样来分别贵贱,怎样去区别小大?”庄子道:“站在道的立场去看,万物无贵无贱;站在物的立场来看,自贵而相贱;以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自己本身,都以外在的荣辱毁誉作标准。以外在的差别去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如果懂得天地如同株米,毫末如同丘山,就无所谓大小的分别了。……”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上千差万别,殊形异势,本质上是同一无别、等齐均一的。庄子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庄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常人不同。常人站在人间观人间,所以将事物放大了,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别放大了;庄子站在宇宙源头观人间,所以将事物缩小了,将事物之间的差别泯灭了。
以奇物论为出发点,庄子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认为客观事物是相对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因此,所谓的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他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风湿腰疼,难道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树梢上,就会胆怯害怕,难道猴子也这样吗?那么,人、泥鳅、猴子三者,究竟谁知道天下的“正处”呢?庄子认为不好说。又如,人吃饭菜,麋鹿吃草,蜈蚣吃蛇,猫头鹰吃老鼠,这四者究竟谁知道天下的“正味”呢?庄子认为也不好说。
甚至,庄子直接否定了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秋水》篇中,记载着庄子和他的好友惠施濠梁上观鱼的一段著名对话。庄子说:“白鱼出游自由自在,是鱼的高兴快乐吧!”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高兴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高兴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了;你也不是鱼,固然也不知道鱼的高兴快乐了。”
这段话的结论是,人是不可能知鱼之乐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最终得出了不可知论的结论。既然事物是不可认识的,那么人们没有必要去自找苦吃,耗费精力去追求知识了。所以,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就是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危险的。如果你一定要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必然使自己陷入无穷的烦恼之中去。
我们不难看出,庄子看到了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却又把这种局限性片面地夸大了。
有关浅谈哲学的文章
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与老子不同,老子言处世之道,庄子却是十足加一的达观主义。庄子的达观主义,是由他的齐物主义而来的,其言曰: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庄子这种思想,后来在六朝很有势力,与老子并称,衍而为清谈。......
2023-08-17
◇荀子主张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关于如何才能获得全面性的认识问题,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而要不被万物所蒙蔽,关键就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全面地占有材料,然后再加以折衷取舍,“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即道。荀子主张的认识论原则,即虚心、专一,保持心理的宁静。荀子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即懂得道。......
2023-12-04
所以,有时候,在一些并非原则性的是是非非面前,我们无须去澄清什么,时间会替我们做出证明的,我们选择顺其自然,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有一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不是不足,而是另一种有余;顺其自然不是妥协和懦弱,而是一种智慧的进取和坚强。......
2023-12-06
武则天当政期间,狄仁杰两次为相,辅佐女皇,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狄仁杰自顾读书,不予理会。狄仁杰认为二人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狄仁杰不畏权贵,弹劾其恶,请求严惩。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改将二千多人处以流放。狄仁杰斥责这是强盗行径,坚决予以制止。狄仁杰不然,摈弃性别之偏见,认为女人为帝,只要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那么就应当欢迎。......
2023-07-21
寓言说理是古人惯常使用的一种论辩是非的表达方式。寓言说理故事的基础是类推论证,是根据寓言所表达的事理,不显山、不露水地来说明、喻证与其具有同一性的某一事理。但最早并自觉而有意识地运用寓言说理来论证自己思想的应该说是庄子。寓言说理的这些特点,正是它能够发挥“说理”作用的原因所在。......
2023-08-20
庄子逝世之前,宋国灭亡。一般认为这是庄子崇尚逍遥自在的生命境界使然。②哲学家、思想家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③与惠施互为知音庄子和惠施两人几乎成为一生的辩友,相互知道对方说话的要害,因此庄周认为他们之间通过辩论有了很多思想火花的碰撞。......
2023-08-27
在这场冲突中,成吉思汗确定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主要就是从政治稳定和个人才能方面考虑的。正是这种汗位继承制度,导致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皇族的皇位之争。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太祖二十二年秋,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而他不息奋斗,不断抗争,雄才大略,横扫千军的一生却为中华民族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关注,被人们评为“千年伟人”。......
2023-12-06
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企业管理的顺利,应该学会远离下属之间的是是非非。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