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过程是指在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选择合理的数据库模式和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及应用系统设计,使之能够有效存取数据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和其他软件系统设计一样,是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划分也不是十分严格的,通常在系统设计的实施中,也未必完全依照这六个步骤顺序去开发,不过这六个阶段基本上包括了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和相关问题。......
2025-09-30
1.4 E-R模型
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是数据库模型中的一种即实体–关系模型。它是一种语义模型,由实体集、实体的属性和联系集组成。
1.4.1 E-R模型结构
实体集是矩形框及其内容,实体间的联系是棱形框及其内容以及直线和直线上的M,N,1。M,N,1表示联系集,即一对一(1︰1)、一对多(1︰M)、多对多(M︰N)关系。
注意:M,N,1要写在实体之间的直线上,不能写反,如图1.4.1所示。
图1.4.1 E-R图例
属性是椭圆形框及其内容,如图1.4.2所示。
由图1.4.2可知,E-R图表达的是一个实体内部的联系和两个实体之间多个数量的联系。
图1.4.2 E-R图例(https://www.chuimin.cn)
1.4.2 E-R模型的设计方法
要设计一个E-R模型,应先确定实体集、实体属性和联系集。以设计图1.4.2模型为例,先确定两个实体教师和学生及其属性,教师的属性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再确定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根据这些信息即可绘制E-R图。
1.4.3 E-R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转换
E-R模型可以与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相互转换。
1.E-R模型与网状模型的转换
E-R模型与网状模型相互转换的具体操作是把E-R模型中的实体和属性设计成记录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E-R模型转换为网状模型。
2.E-R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转换
E-R模型与关系模型相互转换的具体操作是把E-R模型中所有实体及其属性用关系模式表示,联系实体间的信息也用关系模式表示。
关系为1︰1:每个实体之间的关键字均可作为该关系的关键字。
关系为1︰M:M端的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关键字。关系为M︰N:各实体的关键字是该关系的关键字。
相关文章
数据库设计过程是指在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选择合理的数据库模式和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及应用系统设计,使之能够有效存取数据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和其他软件系统设计一样,是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划分也不是十分严格的,通常在系统设计的实施中,也未必完全依照这六个步骤顺序去开发,不过这六个阶段基本上包括了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和相关问题。......
2025-09-30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实体-联系法、扩充实体—联系法、面向对象模型法、谓词模型法等。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方法也称为E-R模型。用E-R图来描述一个简单的仓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用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与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互独立,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因而比其他模型更一般、更抽象、更接近于现实世界。......
2025-09-30
第一种网状模型数据库结构被开发、研制出来,它是网状数据库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而在数据库中,二者是相互独立的。表1.1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传统文件应用系统特性对照表......
2025-09-30
关系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基本上占据了应用市场的统治地位。它是将关系表达式转换为特定的DBMS所支持的表结构。2NF在满足1NF的Rexp中,各非属性必须完全函数依赖于主属性,不得存在部分依赖的情况。......
2025-09-30
数据和信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2.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与数据结合使用的一个应用系统,它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构成的。......
2025-09-30
使用自定义模型,通常情况下也是需要与数据库的真实表名进行映射,这是MVC的一条规范,否则模型就与普通的功能类无异。在调用时,系统提供了D函数,用于快速实例化自定义模型。使用自定义模型之后,在进行数据表操作时就更加灵活。自定义模型的最大特点是代码容易移植,高度重用。......
2025-09-30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及支持这些方法的一整套软件工具,构成了“结构化革命”。自顶向下的设计、编码和调试这是把逐步求精的方法由程序模块内的设计推广到一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正是本书介绍的结构化方法的来源。OOPL的这些特点使程序员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与进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设计程序不采用顺序性的结构,而是采用对象本身的属性与方法来解决问题。......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