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理学原则:表扬与批评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原则:表扬与批评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实验和经验都表明,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学习和品行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因此,阐明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而有效地施教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性原则使用表扬与批评的目的,是要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辨明是非,分清善恶,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出发进行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学生时,更要注意发展性原则。

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

实验和经验都表明,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学习和品行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是,如果教师不懂得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滥用此法,不仅会失去这一方法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阐明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而有效地施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性原则 使用表扬与批评的目的,是要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辨明是非,分清善恶,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但在现实中,有的教师背离发展性原则,不是从教育和发展的高度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而是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还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气容器”,借批评发泄自己的怨气。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出发进行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学生时,更要注意发展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这是指表扬和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不论是对学生的肯定还是否定,都要力求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分的表扬会使学生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只见其优点,不见缺点;只能听正面意见,不能听反面意见,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表扬过多就会失去其效用,即使教师表扬的学生确实表现不错,结果也会使大家反而觉得乏味:重复、频繁的表扬还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被表扬的学生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处于被孤立的境地。(www.chuimin.cn)

对学生的错误,都应严肃地、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一定要合情合理,恰如其分。一个学生如果总是遭受教师过分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失去上进的信心,降低志向水平。学生的抵触情绪、心理上的被愚弄和自尊心的被伤害,往往来自教师不公平的批评与惩罚。

情感性原则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他们产生情绪和情感上的波动。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无动于衷,那么,表扬和批评就没有效果。师生情感相容,亲密无间,是表扬与批评的情感基础。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反感、惧怕和抵触情绪,那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管它正确与否,总是给予拒绝。由于情感上的障碍,学生甚至把教师的表扬视作对自己的讽刺与挖苦而不予接受。同是批评,学生是否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间情感融洽,学主可能会把这种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真正的关心和爱护;相反,学生可能认为教师是千方百计地整治自己。

个性原则 表扬与批评必须符合个性特点。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只有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施以表扬和批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