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班主任工作:有效表扬与批评的心理研究

班主任工作:有效表扬与批评的心理研究

【摘要】:也谈表扬与批评表扬、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心理研究表明,花费金额相同的奖金,用于多次小奖比用于一次大奖效果好。幽默的方式可以消除批评时的抵触情绪,使批评更好地进入学生心灵。人是有感情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

也谈表扬与批评

表扬、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有人将这看成是帮助学生形成责任心和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悟教育和学习活动理应是极其愉快的事情,不应使人焦虑和厌倦。最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师是使用批评次数最少的教师,而使用批评次数最多的教师往往是工作成效不高的教师。据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这决不是虚荣。鼓励、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和决心,这往往是成功的巨大动力。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他们的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一、怎样才能使表扬的效果更好呢?

1、实事求是。树立不同的典型作为学生的榜样,注意榜样的层次性。这样既能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2、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教师的意见。只用个“好”字表扬所有的人和事,容易给人搪塞、虚假的印象,但也不是总要做大报告、长文章。有时点点头,拍拍肩膀,笑一笑,说一两句贴心话,帮助整理一下衣着打扮,挑掉落在头发上的树叶,都会引起对方感情上的触动,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情感表露在语言、表情甚至举手投足等姿势上,越能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

3、在“量”和“度”上要适当。表扬不要过于频繁和滥用,不要“千金难买”,也不要“一钱不值”。心理研究表明,花费金额相同的奖金,用于多次小奖比用于一次大奖效果好。奖励的形式要符合受奖者的愿望,同是两元钱价值的奖品,在上面题词、盖章并当众授予。比不题词、不盖章悄悄地发给效果好。

4、表扬要及时。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及时地通报表扬的内容。诸如测验成绩比前一次提高了,思想行为表现有了进步,改正了某个缺点,给家长通个电话,使受表扬的学生得到很大的鼓励,其他学生也会争取让家长借电话热线喜获佳音。

5、让学生始终保持成功者的姿态。经常指出学生的成功与经常指出学生的错误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让儿童获得劳动的欢欣及取得成绩的愉悦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www.chuimin.cn)

二、如何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呢?

教师应用批评这个工具要公正,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态度可以严厉、尖锐。还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力创设运用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1、暗示性。用体态、语言或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示意学生“我在关注着你”。用声调的变化、作业本上的“?”表示“我不满意你”。暗示的目的在于启迪受批评学生自觉反省。

2、委婉式。语气倾注感情,词锋虽是尖锐,用句却要很谨慎。

3、幽默式。幽默的方式可以消除批评时的抵触情绪,使批评更好地进入学生心灵。

4、教师用积极文明的语言批评学生比用消极、粗鲁、野蛮的语言批评学生效果好。如下列三组用语,前一句的效果总比后一句的效果好些。

人是有感情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学生的缺点,哪怕是错误,可以通过艺术性的教育达到理想境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学教育是门科学,也是艺术。这个艺术就是激励,就是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