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师主导策略,即教师通过对自身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的控制和对学科情感的流露,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以此来引导和感染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需求,提升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教师必须投入自己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023-07-04
强化中小学生审美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生美丑不分原因分析
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教育的基本方针。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审美教育长期被轻视,导致不少青少年学生美丑不分,人格扭曲,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有资料统计,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总数的70%左右,而由于美丑不分导致违法犯罪的占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总数的25%左右。笔者近3年对苏北某县120名严重违法乱纪的中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对所做的事情认为不是违法乱纪的竟然有72人,占调查总数60%。青少年学生因美丑不分而导致违法乱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据笔者调查研究,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盲目崇拜模仿。有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文化知识、社会阅历不足,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辨别能力差,从而对一些本来丑恶的东西不加辨别,反认为是美好的东西加以崇拜和模仿。尤其是当今盛行的“拳头”、“枕头”和”侦探”文学、影视作品,那些刀光剑影、坦胸露乳、性爱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引诱青少年学生本来纯洁美好的心灵,致使他们当中有的学生整天划拳弄腿、挥刀舞棍、打架斗殴,演变成一副流氓嘴脸;有的学生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吞云吐雾,装扮成大款、大亨派头;有的学生追逐异性,谈情说爱,常常出没于花前月下、歌厅舞池。据1997年8用28日《法制日报》载,我国高、初中学生中,吸烟比例已达45%和34%。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从模仿成人吸烟开始的。某校一名初二学生,因受影视片中那些“侠客”形象影响,凭借自己人高力大优势,经常为班级同学打抱不平,扮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大侠角色。一次,班级一女生受到高年级的一男生欺侮,在这名女同学的请求下,他手持匕首,将那位高年级男生从教室拖出来狠揍一顿,并刺伤,受到法纪严处。
二是盲目自我炫耀。有不少青少年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自主、争强好胜心很强,但是往往不分美丑地自我炫耀。有的显示自己有钱,出手大方,把整块的面包、整盒的饭菜毫不珍惜地倒掉,不认为是铺张浪费,反认为是阔气大方;有的显示自己有力气,张口骂人,出手打人,欺压弱小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自吹自擂,盲目冒险,做其他同学所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情。某校初一学生张某,一次星期天和几个同学到公园游玩,看到办公室内有几盆好看的花。有个同学说,哪个能把这几盆花偷出来,他晚上请客。其他同学都不敢,唯他却说:“你们都是孬种,要什么晚上,现在我就把它搬出来给你们看。”结果偷花时被管理人员发现,受到处理。无独有偶,有几名成绩较差的同学平时受班主任管束较严,一次晚上自修后聚在一起商量报复措施。不知谁说一句,“谁能把他家的窗户砸了就是好汉!”其中一位说:“你们不敢,看我的!”结果不仅砸坏了老师家的窗户玻璃,还砸坏了屋内的电视机,后被校方严处。
三是盲目攀比。有不少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过程中,往往不切实际和反向攀比,自己认为是美的事情却体现出丑的心灵。有的学习上不求进步不向好同学学习,却和差同学攀比,总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最坏的,还有比自己更差的、更坏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的在生活上,超出自己年龄、身份、家庭经济条件,在吃、穿、用、装饰上向高消费、高层次攀比,向成人化发展,追求外表美,忽视内在美;有的遵纪守法方面不严格要求自己,看到其他同学违法乱纪,自己也跟着去干,总认为别的同学能做,自己也能做。某小学一年级男生,看到高年级有的学生戴手表、穿皮鞋,也向他爸爸、妈妈要钱买手表、买皮鞋。手表戴在手腕上,还要将袖子卷起来,有意给别的同学看;皮鞋穿在脚上,走路故意把脚跺得咚咚响,引起别的同学注意,以此为荣耀、为美丽。某校初一学生王某,经常迟到、早退,教师找他谈心。他总是说某同学比他迟到次数多,某同学比他早退次数多,从不认为自己迟到、早退是违纪事情。
青少年学生不辨美丑,不仅妨碍他的美好心灵的培养,危害他们的健康成长,诱发他们违法乱纪甚至违法犯罪,增加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难度,而且严重影响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美丑分辨能力刻不容缓。对此,笔者认为:(www.chuimin.cn)
第一,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把审美教育真正重视起来,摆正位置,使美育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科研部门,要积极探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校审美教育的新特点、新内容、新形式,新途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青少年学生以丑为美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表现形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教育纠正。特别是要收集本地区、本学校学生以丑为美的典型事例,进行反面教育,增强对以丑为美危害性的认识,以示警戒。
第三,各中小学校要改革美育课教学,真正把美学知识融汇到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美感的知识及区分美感的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分析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及校园内的不良现象,使学生透过这些现象,认识其本质特征,从而产生憎恶丑恶的感情,提高防丑能力。
第四,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时矫治青少年学生以丑为美的不良心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章
所谓教师主导策略,即教师通过对自身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的控制和对学科情感的流露,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以此来引导和感染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需求,提升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教师必须投入自己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023-07-04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必须注意“感受”,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样,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培养。与此同时,艺术的审美表现过程需要审美感受,需要情感的参与。基于这种认识,在作业练习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感受、理解的引导。如临摹课必须引导学生对原作进行欣赏,在充分感受后再做练习。......
2023-07-23
知识经济是以这四类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其发展趋势显示四大特征:其一,开放化。职业的科技含量加大,使许多职业劳动呈智力化趋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势需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创新教育,高职则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的结果,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业教育是四个相关而不相同、相异而不相斥的概念。......
2023-09-24
(二)审美能力教育应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之中在小学生中开展审美能力教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各个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也是在学科专业教育中创造美的教育境界的共同追求。与此同时,考虑到当代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艺术门类的知识技能来丰富专业教学,如书法教学、美术教学等,以多种审美能力通道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2023-10-31
最近40年的招生改革,是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教育内外部关系作为动力因素,与招生改革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个体发展与教育之间形成的教育内部关系,则是招生改革的次要动力,近年来才受重视,招生的教育属性也因此渐进凸显。国家在推动招生改革时着重考虑教育外部关系,以平衡社会多方利益。......
2023-11-26
在对比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不同版本之后不难发现,雷默关于审美教育哲学的基本立场十分坚定,其核心理论没有发生动摇。(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理论在雷默的论述中,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音乐教育哲学的价值、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音乐的价值和音乐体验等概念的哲学内涵。雷默对审美体验的手段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基本手段中,最首要的手段就是聆听。”......
2023-07-04
为确保集团真正能办出实效,着力解决教师专业成长的突出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提振工作信心,教育集团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第一,开展集团大教研活动。集团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参观,听课,学习。邀请国家“十三五”课题组核心专家来校讲学,承办全市学科基地校教学研讨活动等,进行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引领。......
2023-11-07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对人的情感体悟能力导致的意志及行为的培养。体育教学过程的审美教育,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用美感教育开拓学生的胸襟,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把爱美、求真、向善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增强教师的魅力美,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审美教育的网络。......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