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班主任学生沟通技巧,提升工作效果

班主任学生沟通技巧,提升工作效果

【摘要】: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沟通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二者之间存在着角色对立问题。另外,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灵沟通。“灌输”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是近年来,学生为什么对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呢?不能把班主任当官做,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的身份出现。

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沟通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二者之间存在着角色对立问题。要想消除对立,建立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善于沟通。

一、要掌握沟通的特点

1、要认识消除沟通障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方面,学生有与他人交往,即沟通的“亲和动机”,这是沟通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后天的社会实践又使他们产生“感情防卫”(刚进校的新生或受过挫折的学生表现特别突出)。因此,班主任要允许学生有一个沟通的预热期,然后再逐渐加深沟通程度,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戒备心理,欲速则不达。

2、要使沟通的内容准确、有效

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应是双方相互了解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方面要注意了解和熟悉学生,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沟通的内容要“对症下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通俗;另一方面要向学生敞开心扉,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让学生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要创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消除角色对立的最有效作法是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把教育的目的、意义、要求等转达给学生。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能把班级工作搞成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例行公事,学生则是敷衍了事,这样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www.chuimin.cn)

二、沟通的主要渠道

1、以心换心,心灵沟通

沟通是双向型的,需要班主任以心换心,与学生同架心灵的桥梁。心灵沟通的核心,是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尊重和信任。对学生尊重、信任和提出严格要求,不仅是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心灵沟通的基础。如果“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还讲什么心灵沟通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既需要心理接触,也需要心理相容。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只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和学生达到心理接触,把话讲到点子上;同时,学生只有理解了班主任的话,并且有了认同感,才能对班主任的要求产生自觉性和责任心。另外,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灵沟通。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班主任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不一,言而无信,学生就会失去信任和理解,就会给心灵沟通造成障碍。

2、以情动心,情感沟通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的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二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班主任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灌输”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是近年来,学生为什么对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班主任不懂通情达理的原则.通情才能达理,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灌输只讲理、不讲情,那就只能是干干巴巴、枯燥无味的说教了。在诸多教育方法中,向学生讲大实话也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对学生讲话,空对空不行,面对面也不够,还必须心连心。敢于讲实话、真话,不讲空话、官话、套话,使学生感到亲切,最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其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政策就是一种大实话的理论,因为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说出了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心里所要说的话。如果我们的班主任都能以自己信仰共产主义的真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决心,热爱教育事业的品格,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认真研究班级工作的艺术,使班级工作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就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3、转换角色,思维沟通

思维沟通的核心,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体验和理解。班主任要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及工作方法。心中要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期,各人的性格、情趣、爱好、思想基础、家庭状况等不尽相同,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学生的喜、怒、哀、乐都要放在心上,给予适当的关注,恰当的评价,热情的帮助。不能把班主任当官做,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对待敢于顶撞冒犯自己的学生,要更多地理解其心情和处境;对于敢于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注意认真思考和慎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