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装傻的艺术:终身受益的美德

装傻的艺术:终身受益的美德

【摘要】:谦逊的美德让你终生受益做懂得谦逊的人,这样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可以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正好可以让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达到最后的成功。羊祜的参佐们赞扬他德高而卑谦,位尊而谦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谦虚的美德,有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我们后人:“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谦逊的美德让你终生受益

做懂得谦逊的人,这样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可以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正好可以让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达到最后的成功。

古时候有个叫羊祜的人就是一个以谦虚闻名于世的人。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之妻献皇后的同母弟。可是他为人清廉谦恭,一点都没有沾染到官宦人家奢侈骄横的恶习。

年轻时他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选他为从事、秀才,五府也请他做官,可是他都一一谢绝了。有人把他比作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谦恭好学的颜回。他待人就更为谦恭了。

曹爽专权时,曾任用他和王沈。王沈兴奋异常地劝他一起应命就职,羊祜却淡淡地回答:“委身侍奉别人,谈何容易!”后来曹爽被诛,王沈因为是他的属官而免职。王沈对羊祜说:“我当初应该记住你以前说的话。”羊祜听了,也不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说:“这也不是预先就能想到的。”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由于羊祜有辅助之功,任命他为中军将军,加官散骑常侍,封为郡公,食邑三千户。可是他坚持辞让,于是由爵晋升为侯,后为郎中令,是朝廷要职。他对于王佑、贾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总是特别的谦让,不敢属其上。

后来由于他都督荆州军事等功劳,加官到车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同,但他上表,态度十分坚决的推辞,说:“我入仕才十几年,就占据显要的位置,为此日日夜夜为自己的高位战战兢兢,把荣华当作忧患。我身为外戚,事事都碰到好运,应该警诫受到过分的宠爱。可是陛下屡屡降下诏书,给我诸多荣耀,我如何能承受?如何能心安?现在有不少才德之士,如光禄大夫李熹高风亮节,鲁艺洁身寡欲,李胤清廉朴素,都没有获得高位,而我无才无德,地位却超过他们,这如何能平息天下人的怨愤呢?因此乞望皇上收回成命!”不过皇帝并没有同意。

晋武帝咸宁三年,皇帝又封羊祜为南城侯,羊祜坚辞不受。羊祜每次晋升,往往辞让,态度恳切,因此声名远播,朝野人士都对他推崇备至,以至认为他应居宰相的高位。晋武帝当时正想兼并东吴,要指派羊祜承担平定江南的大任,所以此事被搁置下来。羊祜历职二朝,掌握机要大权,可是他本人对于权势却从不钻营。他筹划的良计妙策和政论的稿子,过后都焚毁,所以世人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凡是他所推荐而升的人,他从不张扬,被推荐者也不知道是羊祜荐举的。有人认为,羊祜缜密的有些过头了,他说:“这是什么话啊!古人的训诫有‘入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这我还恐怕做不到呢!不能举贤任能,有愧于知人之难啊!况且在朝廷签署任命,官员到私门拜谢,这是我所不取的。”(www.chuimin.cn)

羊祜平时十分的清廉俭朴,衣被都用素布,得到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族人。他去世后,羊祜妻不愿按侯爵级别殓葬羊枯,晋武帝便下诏说:“羊祜一向谦让,志不可夺。身虽死,谦让的美德却依然存在,遗操更加感人。这就是古代的伯夷、叔齐之所以被称为贤人,季子之所以保全名节的原因啊!现在我允许恢复原来的封爵,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是成功的,上至一国之主,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他敬佩有加。羊祜的参佐们赞扬他德高而卑谦,位尊而谦恭。就连敌对国的子民都在称赞他的高义,隔江祭拜羊公。

由此羊祜可见谦虚的魅力,不过一个人只懂得怎么做事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怎么做人。生活中就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高调做人、大开大合,才可以担当重任;而畏首畏尾、不敢得罪人就会沦于平庸、有负公司的厚望,所以,保持高调,认真做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也就不用太在乎。于是,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趾高气扬,对人满不在乎,总是与人争执不休,因而失去了同事和上司的信任与好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谦虚的美德,有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我们后人:“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有这些都告诫我们要不断塑造谦虚的品格,只有这样才可能拥有“海绵吸水”的力量。

不少哲人志士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经验和哲学。老子曾告诫世人:“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也说过:“贫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因此空心的禾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垂头向着大地。”谦逊的人,骨子里隐含着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做人谦逊内敛不张扬,从不强调自己在外的表现,这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素质、修养、阅历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可以真正做到不干张扬之事,不说张扬之语,不逞张扬之能。

为人谦逊内敛不张扬,并非是消沉、保守的表现,真正不张扬的人,是非常有自信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放弃,遇到困难而不退缩,一帆风顺而不得意,成绩面前而不炫耀,永远保持着平平常常、踏踏实实、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这正是他们最终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