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用人先要会识人,妙招让你看起来无懈可击

用人先要会识人,妙招让你看起来无懈可击

【摘要】:用人先要会识人古人有云:“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了解人,不识人就无法很好地使用人;不能很好地使用人就是没有了解人,识别人。若无法识人,势必不能用人,进一步证明知人才能善任。刘秀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推诚待人,知人善用,不少人因他赏识而成为东汉一代英才。也就是说,凡是有才能的贤人,必然要遭到阴险浅薄之类人的恶意中伤。

用人先要会识人

古人有云:“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了解人,不识人就无法很好地使用人;不能很好地使用人就是没有了解人,识别人。若无法识人,势必不能用人,进一步证明知人才能善任。

“知人”,指的就是考察、选准人才;“善任”,指的就是正确地使用人。“知人”与“善任”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础,“善任”是“知人”的延伸和深化。“苟能识之,何患无人”?这就说明了倘若能识别人才,哪用得着担心没有人才呢?

一般来说,思想指导人们的言行,人的思想肯定能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他的言行理应是相符的。不过,各人表现不同,有一致的,有不一致的。其人所想与其言行一致的,这种人易知;倘若其人所想的与他的言行不一致,亦或是他说的是一套,他要做的又是另一套,这种人就难知。

老话常讲,知人难,知人心者更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嘴里说的有可能不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又不是嘴里所说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东汉光武帝刘秀识错庞萌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之一。庞萌在刘秀面前,总是表现出非常恭敬、谨慎、谦虚、顺从的态度,刘秀就将庞萌当作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公开对人赞誉庞萌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实际上,庞萌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明向刘秀表忠,暗里伺机而动,当军权一到手,马上勾结敌人,将跟他一起奉命攻击敌军的盖延兵团消灭了。最赏识的人叛变了自己,这对于刘秀是当头一棒,以至于他气得发疯,后来他虽将庞萌杀了,但因为知错人而遭到的巨大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刘秀之失,失在静中看人,他被庞萌的假表忠迷惑了,竟将他看作是“忠贞死节”的“社稷之臣”。而来自敌营的庞萌归附刘秀不久,还没有任何贡献足以证明他的忠心,刘秀就对他如此信任是毫无根据的。刘秀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推诚待人,知人善用,不少人因他赏识而成为东汉一代英才。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时,也就必然犯了以静识人的错误。(www.chuimin.cn)

古人有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辨人才最为难,盖事有似是而非者:刚直开朗似刻薄,柔媚罢软似忠厚,廉价有宋似偏隘,言纳识明似无能,辨博无实者似有材,迟钝无学者似渊深,攻忤谤讪者似端直,掩恶扬善者似阿比。一一较之,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人才优劣真伪,每混淆莫之能辨也。”意思就是说,世上最难的事恐怕没有比识人更难了。辨别人才为什么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呢?这是由于事物有似是而非的,刚直开朗貌似刻薄;柔媚罢软貌似忠厚;表面看着十分廉洁而实际并非如此;口出狂言能言明识明,而其实却是无能之辈;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胡侃一通表面看来似博学,而实则是空话连篇无真才实学;反应迟钝没有实际学问却似知识渊博;攻击诽谤别人的人却貌似正派正直的人;掩饰其恶的一面而将善的一面大肆宣扬者,看上去好似刚正不阿的人。将这些一个一个地进行对照比较,就不难发现都存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现象,优秀良才与劣等的愚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与滥竽充数的冒牌货,这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混在一起实在难以真正地区分、识别得一清二楚。说像是的而又不是的,像不是的而又是的,人才的优秀与低下,真与假,混淆在一起时,实在是难以辨别了。特别是在无名的人中发现贤才,在拉车的骡马中间相出骏马,在深渊里捡出含珠大蚌,在石头堆里找出藏光的珍宝,这是何等的不易啊!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识良莠之难了。

在识人的发展史上,往往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人经常讲这么一句共同的话,即“人不易知,知人不易”。人之所以不易识别,原因是有许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下列原因:

(1)“凡有才名之士,必遭险薄之辈假以他事中伤。始乎屏弃,卒不得用”。也就是说,凡是有才能的贤人,必然要遭到阴险浅薄之类人的恶意中伤。起初被迷惑而遭冷落,而最终得不到使用。说明因奸佞之人的无事生非造谣中伤,使得贤才难以被识别而加以使用。

(2)“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也”。意思就是说,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是因为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同时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有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

(3)“贤人必为国计,而不肖者专为身谋。为国计者必恃至公,故言直而援少;为身谋者专挟己私,故喻巧而援多”。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一心为国,品质恶劣的人专为自己盘算。一心为国的人必定是从最大的公心出发,所以说话直来直去,支持他的人就少;为自己盘算的人必定从私利出发,所以说话曲折巧妙,支持他的人就多。这进一步说明,奸与贤的界限虽是清楚的,然而,要别也不是一件易事。

(4)“潜伏着的感情和隐藏着的奸诈,是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了解到的”。所以古人说“伏情隐作,难以貌求”。同时也阐明了“人之深者有两种。一日深沉。如纳言自守,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外边浑厚,不露圭角,不呈才华。此德之上者。一日奸深。如闭口存心机,深挟诈,形迹诡秘,双目斜抹,片语斜锋。此恶之尤者,切不可以深沉君子,与奸深并观也”。意思就是说,人的所谓“深”,有两种情况:一是深沉。其表现为少言语而守本分,能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待人处事浑厚而不逞强不炫耀才华。二是奸深。其表现为缄口不言而心藏杀机,阴诈深藏,行为诡秘,双目斜抹,说话阴阳怪气。前者是十分有道德的贤才,后者是极为险恶的奸人,因此切切不可将二者混淆,等同齐观。可是,在人际交往中,二者则经常混淆,造成贤佞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