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不是眼前在商海里,什么是眼光?由于人手不足,从进货到销售,陈海珍都是亲历亲为。但是陈海珍的眼光远不止这些。目前,海珍除留下4个摊位自己经营外,其他十来个摊位早已租赁出去。陈海珍的成功,除了她的大胆和敢于冒险外,还依赖于她独到的市场眼光,往往比别人先看到前面两三步的路。......
2023-12-04
练就一双敏锐的“市场眼”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眼界有多宽,商路就有多宽。浙商认为市场不好的时候往往就是机会最好的时候。所以对浙商来说,机会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能否练就一双敏锐的“市场眼”。
1.火眼金睛
浙商的眼睛,仿佛是《西游记》里美猴王的火眼金睛。无论盯什么,都能从中刺探出商机,挑出白花花的银子。
丁振兴是从温州滨海渔村走出的一个穷汉子,现如今他的名字在花城昆明的服装行业已很是响亮。
刚来昆明时,丁振兴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商贩。他知道要想创造出过人的财富,必须从眼前做起,一块钱一块钱地去挣,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去干一番大事业。终于,攒了一些钱,他在昆明青年路服装市场租到一个15平方米的小店。他兢兢业业、辛勤经营,一面从温州服装厂的亲戚处赊货卖,一面搜索着商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正是全国大兴农贸市场的时期,昆明也一样有了大动作——当地的螺蛳湾农贸市场要被改造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综合批发市场。逢此良机,温州同乡决定进驻其中。此举刺激了丁振兴,他也加入到这个市场。当时,由于市场改造不久,知名度并不高,市场里商户的生意不温不火,很多店铺惨淡经营。
而就在此时,丁振兴发现羊毛衫在北方城市风靡紧俏,他由此有了想法:羊毛衫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会不会找到自己的消费者呢?凭着对市场的把握,丁振兴开始大量购进羊毛衫。此冒险之举在春城昆明可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亲朋好友因而一致反对丁振兴冒险尝试。羊毛衫到货,看着满仓库的货物,他也有些担心万一不赚钱怎么办。可丁振兴坚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只有冒险才有成功的机会。第二天,丁振兴将羊毛衫上柜,果然很快便引起了客户的注意,大家挤满了丁振兴的店子。望着火爆的场面,丁振兴开心地笑了。
正是凭着独到的眼光,丁振兴果断地在昆明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流行季风,成功的商业运作使丁振兴赚得钵满盆盈,完成了必要的资本积累,成为当地商界实力派中的风云人物。(www.chuimin.cn)
2.瞄准目标
浙商之所以总是成功,还要依赖于他们的眼光准,在茫茫的商海中总能准确地发现既适合自己去做,又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门路。
家住乐清的王招富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乐清白龙山林场工作,那时他刚17岁。两年后,王招富决定外出打工做生意。
刚开始的创业不是那么容易,王招富和妻子在郑州振兴商场租了一个柜台,决定经营服装生意。夫妻俩每天忙碌地干活,但是,第一年却亏损了。
王招富没有泄气,他们决定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于是,他们自办了服装加工厂。第二年,生意开始好转并有了利润。后来,他们瞄准了舞蹈市场,独家经营舞蹈鞋,就这样,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1994年,王招富发现敦睦路一带尽管商业基础很差,没有商店,但是这一块的人流量却非常大,因此他认为这一带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于是,就大胆租用了这些地,合资建起了几间店面,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店面建成后,王招富还是经营服装。
不久,这一带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厚,竟然发展成了郑州最大的服装市场,王招富的服装生意也扩展到了周边的省份,公司也越来越大。
王招富的成功在于他有敏锐的市场意识。他说,做生意,眼光要准,看准了目标就要大胆去做。
有关中国的“犹太人”:浙商传奇的文章
眼光不是眼前在商海里,什么是眼光?由于人手不足,从进货到销售,陈海珍都是亲历亲为。但是陈海珍的眼光远不止这些。目前,海珍除留下4个摊位自己经营外,其他十来个摊位早已租赁出去。陈海珍的成功,除了她的大胆和敢于冒险外,还依赖于她独到的市场眼光,往往比别人先看到前面两三步的路。......
2023-12-04
对于第一个吃螃蟹还吃出了美味的人来说,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谢再省用自己的勇气、实力和魄力证明:他,是真的勇士。1992年,陈金义一举收购了上海6家国有商店,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一时间轰动全国。......
2023-12-04
抢占先机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都能看见形形色色的人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各大楼宇、街道……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但是富有进取心的张木荣并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功,他继续在其他地方开拓市场,抢占先机,他下一个目标选中了钢铁城市攀枝花。而浙商恰恰善于发现商机,并能抢占先机,因此总会如鱼得水,根据自己的优势在不同区域、不同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一展身手。......
2023-12-04
小生意带来大市场一个人如果本身并没有雄厚的资本,还梦想成为大老板,一心想做大生意,那还真不如就从小生意做起。浙江人从不嫌生意小,在他们看来,小生意的背后是广阔的市场,是无穷的财富,就等着人来发掘。当然,提起打火机行业,不能不看占据全球八成左右市场的温州。虽是小生意,却须要开动脑筋。......
2023-12-04
钟文龙从一车旧书中看到了商机,他以此为开端做起买卖旧货品的生意。这件事让钟文龙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他卖完了这车旧书,又到处收购旧书刊,收收卖卖,赚得的钱比打工强上数十倍。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一双眼睛在上海街头抓到商机,进而步入千万富翁行列的。......
2023-12-04
浙商在海外浙江人是天生不安分的一群,常常四海为家。“海宁楼”成了当时浙江块状经济“走出去”占领海外市场的一个标志。此外,在俄罗斯经商办厂来自浙江金华、义乌的商人也有2000多人,他们在俄罗斯主要从事锁具、绗缝被、水晶、针织品、服装等产品的批发零售生意。近年,受俄罗斯新政的影响,在俄的浙商生意也相应有一些波动。......
2023-12-04
淘金上海滩除了在北京,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浙江人也大展拳脚。因此,他们不惜重金纷纷抢滩上海,在这个越来越繁荣的城市抢占、攻占或挤占有利位置。温州日月集团斥资1.2亿元,于2001年1月在南京路建造了6个楼面、近1万平方米的上海名牌银楼。奥康集团的上海大型专卖店于同年3月开张,宣传攻势搞得锣鼓喧天。然而,浙江商人自有浙江商人的办法,郑荣德淘金上海滩的故事就是一个令上海人折服、堪称经典的范例。......
2023-12-04
善捕商业信息浙江人很早就懂得信息的重要性。回去以后,刘文汉凭借这两个字的信息,开创了假发制造业。要随时留意商场的新趋势、新信息,不放过丝毫的风吹草动,因为那便是机会的隐伏之处。......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