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个人基本礼仪指南-公关·社交与礼仪

个人基本礼仪指南-公关·社交与礼仪

【摘要】:安娜的黑色长裙在清淡柔曼的裙海中显得高贵典雅,与众不同,也与安娜藐视世俗的个性融为一体。第一节仪容仪态礼仪一、仪容礼仪仪容礼仪是个人基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八章 个人基本礼仪

【引子】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有这样一段情景:在安娜和渥伦斯基相识的舞会上,安娜穿着全黑的天鹅绒长裙,长裙上镶着威尼斯花边,闪亮的边饰把黑色点缀得既美丽安详,又神秘幽深,这同安娜那张富有个性的脸庞十分相称,当安娜出现在舞会的门口,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视线,吉蒂看到安娜的装束后,也强烈地感受到安娜比自己美。安娜的黑色长裙在清淡柔曼的裙海中显得高贵典雅,与众不同,也与安娜藐视世俗的个性融为一体。

第一节 仪容仪态礼仪

一、仪容礼仪

仪容礼仪是个人基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容的基本含义是人的容貌,但是从礼仪学的角度说,仪容还应该包括头发、面部、手臂和手掌,即人体不着装的部位。仪容在礼仪学上的定义应该是经过后天的修饰能够给别人良好感觉的容貌,是一种自觉的后天性行为,是秀外慧中的体现。

(一)仪容礼仪的规则

公关人员掌握正确的仪容礼仪,能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愿意接近,为进一步深入交往奠定基础。

仪容礼仪的规则主要涉及仪容的干净、整洁和修饰避人三个方面。

1.干净

公关人员应遵守的仪容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干净,即身体不能散发异味、面部不能有异物等。要保证干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洗脸。公关人员在出席正式的商务场合之前应及时清洗面部,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应及时用面巾纸等清洁面部的油脂,做到无泪痕、无汗渍、无灰尘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及时清理眼角、鼻孔、耳朵、口角等细微的残留物。

(2)洗头。俗话说:“远看头,近看脚。”在公关往来中,首先映入交往对象眼帘的就是头发,所以公关人员的头发应保证没有头皮屑、不粘连、无异味,保持头发柔顺、整洁,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应该保证1—3天洗头一次。

(3)洗澡。公关人员为了清除身上的烟味、酒气、汗气等异味,每天都应该洗澡,至少也要坚持每三天洗澡一次,特别是在参加重大公关活动之前,洗澡是一项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洗澡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干净;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人清爽、精神焕发,不仅可以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使自己充满信心。

(4)洗手。公关人员在参加社交活动时,必须用手完成的动作很多,如握手、递送名片等,所以手的干净与否至关重要。在出席重大场合之前应注意洗手,做到手上无汗渍、无异味、无异物。并且应及时对手进行保养,一双健康、干净的手能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促进双方的交往。

(5)刷牙。语言交流是公关交往的主要方式,公关人员必须要保证口腔卫生,确保口气清新,避免双方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受到口气的影响。除早晚刷牙以外,在参加正式的公关场合之前也应该刷牙,至少要咀嚼口香糖,并尽量避免吃一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葱、蒜、韭菜等。

2.整洁

公关人员不能邋邋遢遢,应保持整洁的仪容,需做到以下几点:

(1)理发。在公关交往中,除要求公关人员的头发必须干净之外,还不能染发,同时对头发长度也有要求。男士不允许剃光头、烫发、蓄长发,头发的长度不得超过6厘米。女士尽量选择干练的短发,如果选择长发,则头发不应遮住脸部,且前面的刘海不要过低,出席正式场合时应该将头发一丝不苟地盘起,做到井然有序。

(2)剃须。公关人员不应蓄须,除非有特殊的宗教信仰,否则会被交往对象认为受到不尊重的待遇。应该保证每天剃须,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还是保证自己清爽自信的最佳手段。

(3)修毛。有些公关人员有鼻毛、腿毛、汗毛过长的现象,在出席正式的公关场合前,必须进行修剪和遮掩,避免外露。

3.修饰避人

公关人员应该在出席公关场合之前整理、修饰自己的仪容,保证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但不得在公共场合进行补妆、整理衣裤、搔弄头发、清理鼻孔的分泌物等,这些活动只能在洗手间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进行。

(二)女士仪容礼仪

在社交界,对女士仪容的要求十分严格,女士不仅要遵守仪容礼仪的基本规则,还应掌握化妆、皮肤保养、洒香水等方面的技巧和规定。

1.皮肤保养

一个成功的职业女士不仅要有干练的外表,还应该有永远年轻的皮肤,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所以职业女士要特别注意皮肤保养,同时,做好皮肤保养也是进行化妆的第一步。在进行皮肤保养时,了解自己的肤质,选择适合的保养品,采用正确的保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淡妆装扮

为了体现公关礼仪中尊重为本的原则,女士必须以淡妆装扮自己,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大方得体的化妆可以展现女士的端庄和美丽,展示职业女性的独特魅力,适当的化妆不仅可以突出女性最美的部分,还可以掩盖和矫正缺陷或不足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要求女士应该一个小时左右补妆一次,特别是在出汗、用餐之后应及时补妆。补妆应该遵循修饰避人的原则,选择无人的角落,最好在洗手间进行补妆,切不可在他人面前肆无忌惮地补妆,否则会有搔首弄姿之嫌。补妆以补为主,不必重新化妆。

3.头发养护

与别人进行交往时,映入对方眼帘的首先就是头发,发质的好坏、发型的得当与否直接反映职业女性的审美品位、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形象,直接关系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以及是否能建立长期交往。

4.香水使用

从职业女性身上的香水味道可以判断其品位的高低。如果是清新淡雅的香水,会被认为品位很高,交往对象也会认为其身份地位很高;如果是廉价刺鼻的香水,会被认为品位不高,交往对象不会把她和较高的身份地位相联系。

(三)男士仪容礼仪

对于男士仪容的要求要较女士宽松,男性公关人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简洁的发型

在社交中,男士应根据自己的脸型、身材、年龄、职业、气质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型。男士的发型不要在意细部的修饰,只要造型简洁、粗犷、饱满即可。发型一定要能展现男士的阳刚之美,不可标新立异,染发、烫发均不可取。

2.不得蓄须

通常情况下,男士不宜蓄须,除非有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惯。在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和平时上班时要注意将胡须剃干净,否则会给人以懒散的感觉,影响人际交往。

3.保持面部清洁

男士应该使用专用的洁面乳进行面部清洁,使用专用的护肤品进行皮肤保养,并且可以经常到男士美容院进行皮肤护理,使自己更加潇洒、更有魅力。

二、仪态礼仪

社会交往中,公关人员应该以大方得体的仪态出现在公众面前。人的仪态有“第二语言”的功能,它可以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含义,而且更加简洁和生动,公关人员可以借助优雅的仪态,展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翩翩风度。所以,公关人员应该在举止、体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正确的仪态礼仪,正确理解和运用仪态被约定俗成而附加的特殊含义。

(一)站姿

站姿是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姿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是:挺拔直立,要做到挺直、均衡、灵活。

一般说来,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目平视前方,微收下颌,头与躯干成一垂线,两肩舒展,双臂自然下垂,两脚稍稍分开,以不超过一脚距离为宜。男士若体现刚毅洒脱,双脚可微微张开,但不能超过肩宽;女士双脚应成“V”形,膝部和脚后跟应靠紧,并尽量提高身体重心。当然,为了避免站姿过于呆板,可做一些灵活变动,如男士在必要时可以将单手或双手背于身后;站立时间较长、较累时,可以一腿支撑,另一腿稍稍弯曲。

无论男女,站立时都要避免以下有损庄重、破坏形象的姿势:一是东倒西歪,耸肩或依靠墙壁、椅子,表现得无精打采;二是身体抖动或晃动,给人以漫不经心、没有教养的感觉;三是两腿交叉,形象不严肃;四是手部不能有叉腰、抱胸、插入衣袋或裤袋、玩弄小物品等不雅、消极、冒犯动作。

(二)坐姿

符合礼仪规范的坐姿能展现出一个人积极热情、尊重他人的良好风范。入座时先要礼让尊长,不可抢在来宾、长辈、上级或女士前就座,抢座是失礼的表现。无论从什么地方走向座位,通常讲究“左进左出”。就座时,应转身背对座位,如距离较远,可将右脚向后移半步,等到腿部接触到座位边缘后,再轻轻坐下。穿着套装的女性要特别注意,入座前先用双手拢平裙摆后再坐下。无论男女坐下时尽量不发出声音,即使调整坐姿也要悄无声息,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良好教养。

坐定后的姿势最能展现一个人的职业修养,要特别注意:在正式场合,或者有尊长在座时,不宜坐满整个座位,通常,只坐满椅子2/3即可。就座时上身挺直,头部放正,双眼平视前方,或面对交谈对象。身体不宜靠在座位的背部,也不允许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是左顾右盼、闭目养神、低头注视地面。坐稳后,双手应掌心向下,叠放于大腿之上,或是放在身前桌面上。侧坐时,双手应以叠放或相握的姿势放于身体侧向的那条大腿面上。当面对尊长、贵客而又无屏障时,双腿应当并拢。不可在尊长、贵客面前高跷“二郎腿”,两腿不可伸向远方。

(三)步姿

从容稳健的步姿,必须保持上身正直不动,两肩相平不摇,两臂摆动自然,步幅适中均匀,两脚落地一线。脚尖应当正对前方,若向内、向外歪斜,就形成了“内八字”或“外八字”。行走时大摇大摆,上颠下跛,摇头晃脑,都是大煞风景的。

此外,还要注意步位与步幅。步位是指两脚落地时的位置,男士行走时,两脚脚跟交替前进在一条线上,脚尖稍稍外展;女士双脚则要踏在一条直线上,呈“一字步”,以显优雅。步幅是指跨步时两脚间的距离,女士的标准步幅应是本人的一脚之长,男士的步幅可以稍大一些。步幅大小与所穿服饰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女士穿着西装套裙(或旗袍裙、长裙)配高跟鞋时,步幅应当更小一些。

(四)蹲姿

蹲姿的标准规范: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避免滑倒或摔倒。同时,腰背挺直,全身尽量放松。蹲姿可分为高低式蹲姿和交叉式蹲姿两种基本形式。高低式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大腿靠近。右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左膝高于右膝,臀部向下,上身稍向前倾,以左脚为支撑身体的主要支点。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向后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脚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下蹲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面对或者背对他人下蹲,不要双腿平行下蹲,给人以“上厕所”之感。

第二节 服装礼仪

一、服装种类与着装原则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身体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若能“扬美遮丑”,装扮后会立觉风采照人。

(一)服装种类

1.正装

正装适用于工作,也可用于参加婚葬仪式、社交活动等。像西装、套裙、制服等正装也常被称为职业装,它们适合各自职业的性质、工作环境,实用又简洁,给人整齐划一、美观大方之感。穿着这些服装时,要注意与自身条件相协调,并谨慎选择款式和面料,才能给人以庄重的印象。正装中还有各式礼服、晚会服、酒会服、结婚礼服等。

(1)男士礼服

A.中式男礼服。中式男礼服即中山装。穿着时,应将前门襟、风纪扣、袋盖扣全部扣好;口袋内不宜放置杂物,以保持平整挺括;配漂亮的黑色皮鞋。成年男子穿上一套合身的中山装,会显得庄重、神气、稳健、大方,富有中国男子气派,可以出席各种外交、社交场合。

B.西式男礼服。西式礼服分日间服和晚礼服两种。在穿着的时间上,男女礼服都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日落后是穿晚礼服的时间。忽视了时间而胡乱穿着各式礼服是失礼的。

a.晨礼服。通常上装为灰色或黑色,剑领,后摆为圆弧形,衣长与膝齐,胸前仅有一粒扣,配白色衬衫,系灰色、驼色领带;下装为深灰色黑条裤,一般用背带,穿黑袜子、黑皮鞋,可戴黑礼帽。晨礼服是白天穿着的正式礼服,适合参加各种典礼、婚礼及星期日上教堂做礼拜时穿用。

b.小礼服。又称便礼服。这是晚间集会最常用的礼服,其上衣与普通西服相同,通常为黑色或深蓝色的短上衣(在东南亚及其他热带国家和夏日避暑地,也有着白色上衣的),衣领为圆领或剑领,并镶缎面,与白衬衫、黑领结、黑皮鞋、黑袜子搭配,一般不戴帽子和手套。袜子颜色与上装相同,多为黑色,并饰有缎带,裤脚不卷起,使用背带。小礼服是晚上六点钟以后穿的服装,适用于较正式的晚宴、晚会、音乐会、观看歌舞剧等场合。

c.大礼服。也称燕尾服。深色高级衣料制成,前身较短,后身较长而下端张开像燕子尾巴,翻领上镶缎面,裤腿外侧有丝带,通常系白色领结,配黑色皮鞋,黑丝袜,戴白手套。燕尾服是晚间最为正式的礼服,用于隆重庄严的场合,适用于参加婚礼晚宴、观歌舞剧、授勋仪式、舞会、招待会、递交国书等活动。

(2)女士礼服

总的来说,女士礼服要根据男士的着装来决定。

A.中式女礼服。最常用的中式女礼服为旗袍。旗袍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和花色,作为礼服的旗袍最好是单一的颜色,一般常在绸缎面料上刺绣或饰物。紧扣的高领、贴身、衣长过膝、两旁开衩、斜式开襟,这些都是旗袍的特点。在礼仪场合穿着的旗袍,其开衩不宜太高,以到膝关节上方1—2厘米为最佳,旗袍的长度最好是长至脚面。着旗袍应配穿高跟鞋或半高跟鞋,或配穿高级面料、制作考究的布鞋或绣花鞋。

B.西式女礼服

a.常礼服。也称晨礼服,主要在白天穿着,通常由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搭配而成,也可以是单件连衣裙。一般以长袖为多,避免领口开得过大,可佩戴手套和帽子。晨礼服适用于游园会、会见、引见、拜谒、结婚典礼、正式访问、午宴及欢迎外宾所举行的仪式等场合。

b.小礼服。也称小晚礼服,为长至脚面而不托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其衣袖有长有短;着装者可根据衣袖的长短选配长短适当的手套,通常不戴帽子或面纱。小礼服适合于参加晚上六点钟以后举行的宴会、音乐会或观看歌舞剧时的穿着。

c.大礼服。也称大晚礼服,为袒胸露背的、单色托地或不托地的、无袖的连衣裙,并佩戴相同颜色的帽子和长纱手套以及各种饰物。近年来,其款式、用料及颜色等正向着自由化发展。大礼服是一种最正式的礼服,主要适用于举行在晚间的各种正式的活动,如官方举行的正式宴会、酒会、观看首场演出、大型正式的交际舞会等。

近年来,各国穿晨礼服、大礼服的情况越来越少,大有穿普通西服可以参加所有活动的趋势。一些稍正式的活动,男性只要穿颜色偏深的西服便无可非议。现今,女性的服装已趋向自由化,各种各样的装束已被社交场合认可,只需要与同行的男性所穿的服装协调即可。

2.便装

便装,是指平常生活中所穿的衣服,使用范围很广泛。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便装又分为以下几种:

(1)家居服。与家庭环境相称,在家里休息或做家务时所穿。家居服简便、舒适、格调轻松活泼。早晚穿着的有晨衣、睡衣等,当然,这类衣服不适合会客用。

(2)旅游服、运动服等。可依据情况做好准备,重要的是轻巧、实用、便于行动。

(3)街市服。适用于购物、看影剧、会见朋友,常受流行趋势影响,是时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自身客观条件选择款式,穿着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符合将要去的场合与气氛。面料可选毛、丝绸、化纤或纯棉的。

(4)补正装

补正装,是指贴身服装,有胸衣、衬裙、马甲等,可以起到保洁、保暖、吸汗、防污垢的作用,还可与外衣相称,使外衣显得更为美丽、得体。这类服装,应选择有弹性的面料。

(二)着装的基本原则

俗话说“人美,三分靠人,七分打扮”。一个人着装后的状态,不仅表现了着装者的社会地位、趣味、修养、个性及外在形体美,而且也将影响外界对其印象和评价。因此我们在服装的穿着方面不仅要符合服饰的审美标准,也要符合服饰礼仪的要求。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遵循着装的原则,恰到好处地对服装进行选择。

1. TPO原则

TPO是英文time、place、object三个词首字母的缩写。T代表时间、季节、时令、时代; P代表地点、场合、职位; O代表目的、对象。着装的TPO原则是世界通行的着装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则。它要求人们的服饰以和谐为美:着装要与时间、季节相吻合,符合时令;要与所处场合环境,所处国家、区域、民族的习俗相吻合,符合着装人的身份;要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对象选择服饰,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根据TPO原则,着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时间原则。男士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就足以打天下;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时间而变换。参加晚会、酒会或喜庆场合时就要多加一些修饰,如佩戴有光泽的首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等,服饰可明亮、艳丽些。节假日等休闲时间,着装应随意、轻便些,西装革履则显得拘谨而不适合。晚上出席服装的选择还要适合季节、气候的特点,保持与潮流大势同步;白天工作时间着装应遵循端庄、整洁、稳重、美观、和谐的原则,能给人以愉悦感和庄重感,应穿着正式套装,以体现专业性。

(2)场合原则。在选择服装的具体款式时,应注意区分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并依照礼仪规范和惯例,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正式社交场合,着装宜庄重、大方、考究,不宜过于浮华;听音乐会或看高雅演出时,最好着正装;出席正式宴会时,女士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男士穿西服;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在喜庆的场合,应选择色彩鲜艳明快的服装以增加喜庆气氛;在悲伤的场合应穿着肃穆。

(3)地点原则。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果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就不能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家庭生活中,着休闲装、便装更益于与家人之间沟通感情,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氛围。但不能穿睡衣拖鞋到大街上去购物或散步,那是不雅和失礼的。

2.三色原则

三色原则,是选择正装色彩的基本原则。其含义是要求全身正装的色彩总体上应当以少为宜,最好将其控制在三种色彩之内,而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颜色太多则显得乱而无序、不协调。这样做,有助于保持正装庄重、保守的总体风格,并使正装在色彩上显得规范、简洁、和谐。

正装的色彩若超出三种,一般都会给人以繁杂、低俗之感。灰、黑、白三种颜色在服装配色中占有重要位置,几乎可以和任何颜色相配并且都很合适。

二、服装的色彩与选择

服装色彩没有好坏,但是要搭配出理想的视觉效果,只有色彩搭配得当才会协调、美观。服装色彩的搭配应从服装美学角度出发,力求色彩的和谐,以简单大方为始,也以简单大方为终。

服装色彩搭配和组合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一)同色搭配

同色搭配是以同一种颜色为基色,用其不同饱和度及深浅色的色彩来进行的配色方法,意在以简洁的配色来创造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服装的同色搭配与组合中,通常采用“由深入浅”的方法。也可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如浅灰色的上衣配深灰色的裤子。在同色搭配中,要注意同色系中深浅程度不同颜色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力求自然、平稳,避免生硬,以免给人以断裂、失衡的感觉。

(二)近色搭配

近色搭配是用色谱上相邻及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和组合的方法。如黄配绿、绿配蓝、白配灰等。

运用这种配色方法,必须遵守服饰礼仪的“三色原则”,即不要用色太杂,一般用色不要超过三种色,而且其中最好有一种白色。如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服饰,包括西服套装、衬衫、领带、腰带、鞋袜等在内的一切服饰的配色,都应不超过三种颜色。

(三)对比搭配

对比搭配是用相互对应、相互排斥的对比色进行搭配和组合的方法。如红与蓝、黄与蓝、黄与紫、绿与紫、黑与白等。对比色如运用得当,既可不失各自的特色,又可相映生辉,给人以清新、明快、耳目一新的感觉。

色彩对比搭配主要有三种形式:

(1)将两种对比色加以搭配。即以一种主色调去压住另一种颜色,如红配绿、黄配紫。

(2)将相邻的颜色对比搭配。如红与紫的搭配。

(3)三颜色对比搭配,如红、黄、蓝、橙、绿、紫等。在对比搭配运用中,应采用以较为柔和、平稳的颜色为主色,主色应突出;配色应以鲜明的饱和色,且愈少效果愈好,少则点缀,多则俗气。

另外,在服装颜色的搭配上,切忌上下身都采用鲜明的颜色,否则会显得刺眼,令人不舒服。上述的色彩搭配知识,仅限于服装本身,还应根据自己的肤色进行选择。

三、体型与服装的选择

人的体形千差万别,要想有一个理想的穿着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量体裁衣,根据各自的体形特点去塑造服装的外观造型,实现着装个性化以获得和谐与美化造型的效果。

(一)服装造型的基本原则

服装的款式变化很多,但在选择时应格外注意是否合体。为此,必须遵从服装造型的基本原则:在设计和选择服装时,都要从自己的体形特征出发,采取垂直方向的上升或下降造成高度上的“错觉”;或采取外观上横向的空间扩大或收缩,来协调体形上的宽窄,以加强人体的运动感和方向性;或利用某些特征性的局部强调,充分利用多种造型方式,多视角地展现人体的力与美,实现形体和自然最为和谐的结合。

(二)男士体型与服装选择

男士服装的款式和色彩状态稳定,讲究的是款式本身的造型,穿着的效果。在现实中,男士的身材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通过服装的设计及造型加以修饰。

1.身材较高的男士

上衣应适当加长,配以低圆领或蓬松袖子的衬衣,可以给人以“矮”的感觉。服装的颜色最好选择深色、单色或柔和的颜色。

2.身材矮小的男士

上衣应稍短一些,使腿比上衣突出,服装款式以简单直线为宜,上下身颜色应保持一致。不宜穿大花图案或宽格条纹的服装,最好选择浅色的套装。

3.身材肥胖的男士

在衣服的款式上力求简洁,中腰略收,以后背扎一中缝为好,不宜穿垫肩较厚、领口窄小的服装和高领上衣。最好是选择适度宽敞的开门式领型,以“V”形领最佳,且以冷色或直纹的面料为宜。

4.身材纤瘦的男士

可用加垫肩的外套,使人显得丰满,且有宽度。穿着便装应避免圆领、尖领、无领、无袖的衣服和短裤。在款式上应选择尺寸宽大、上下分割花纹、有变化的、较复杂的、质地不太软的衣服,切忌穿紧身衣裤,也不要穿深色的衣服。

5.窄肩或溜肩的男士

不宜穿无袖或连袖的上衣,可通过垫肩、肩袢等增高或加宽肩部。

6.腰节低、臀部过于突出的男士

宜穿下摆松宽、没有腰身的上衣,以掩饰突出的臀部。下装可采用竖直、窄长、立裆较短的造型,来增加下肢的长度,使肢体显得匀称。

(三)女士体型与服装选择

女士的服装不论是在款式还是色彩上都比男士服装丰富多彩。

女士在服装选择时,要遵循个性化原则,使款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独有的个性,无论从实用还是从美观的角度,都应将自己的体型特点作为服装选择的基本参照物,这是不同体型女士在服装选择时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1.身材高大的女士

身材高大的女性在选择服装衣料时应力求质地柔和、洁爽、飘逸,选用横条纹、斜条纹、大块面浪漫配色,可显示高大身材女性的美丽风采。在款式上可选择裙摆大而飘逸的长裙或圆裙,并可在腰部装饰小束或在裙子上做大花样变化的装饰,以减少由于身材高大而引起的压抑感或沉重感。若上身较长可选用有趣味的宽皮带;若腿较短,可选择宽松的上衣来平衡你的全身。

2.身材矮小的女士

身材矮小的女性在选择服饰时应注意,尽量统一全身的颜色,包括皮鞋和丝袜,否则将会让你的身材弱点暴露无遗,可选用紧身裙或细长的紧身裤,给人以高大感。不宜穿衣领开口过大、多皱折的衣服和裙子,宜穿戴线条简单、图案小巧的服饰。配件的款式以简单为原则,不宜太多或太鲜艳夺目。不要穿太长的裙子或过低腰的衣服,也不宜穿太笨重的鞋子,因为这种穿着会使人们的视线下降,使你显得更矮。

3.体型很胖的女士

过于肥胖的女性,在选择服装时应特别注意。宜选择薄厚适中、质地较好的衣服,不可穿紧身衣裤或系宽腰带,不宜穿喇叭裙或大摆裙、无袖上衣和无袖连身裙,不宜穿大花、横条纹及大格子的服装,尽量挑选那些既有线条又宽松的款式,腰身可长一点,但不可太紧,服装外形垂直线条越多,越有苗条感。裙子的长度以中等为宜,太长使人显得矮。全身装饰应保持一种色系,以创造一个修长的错觉,不要戴大型的装饰,如肩章、荷叶边、蝴蝶结、喇叭袖、大翻领等。

4.体型很瘦的女士

苗条的女性服装选择的范围很大,但如果偏瘦,就要注意所选的衣服尽量使自己丰满为好。首先应选择织纹较粗大及较厚的衣料,以便使服装的造型线条清晰起来。上衣宜宽松,不宜紧身,更不宜穿有伸缩性的紧身上衣,上衣的领子上可适当加些肩形饰物。

5.上身过长的女士

上身过长的女性,势必给人以腿短的印象,为了掩饰这种体型上的缺陷,可采取提高腰际线、增加腿部修长感等方法加以弥补。应选择肩高的衣服,把腰际线提高3厘米,可以使用较为宽大的皮带;宜穿紧身长裤或下摆收缩的服装、腰际线较高的连身裙或较长的裙子;还可以穿无横袢的高跟鞋,着淡色长筒丝袜,让脚面与脚部连成一气,增加腿部的修长感,让他人的错觉来掩饰你下身过短的缺陷。

6.臀部肥大的女士

臀部肥大的女性,严重地影响女性的曲线美。在选择服装时,应注意上衣下摆不要过于宽松而应收缩;避免选择多褶裙、百褶裙、裙子不宜过长,宜穿西装裙,否则将使你的臀部更显肥大;选择柔软而不贴身的衣料。

四、西装的着装礼仪

西装是一种国际性的服装,是世界公认的男士正统服装。它造型美观,且有开放式的领型和宽阔而舒展的肩部,腰部略收,穿起来方便,也有风度,给人以落落大方的感觉。西装款式的选择及穿着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礼仪要求,我们必须注意。

(一)西装的种类

西装原本是欧美国家的一种传统服装式样,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礼服。男士西装从款式上可以分为欧洲型、英国型和美国型三种。

1.欧洲型西装

欧洲型西装非常注重西装的外形。面料厚,衣领较宽,垫肩与袖笼很高,胸部收紧突出,腰身中等,多为双排两粒扣式或双排六粒扣式,纽扣的位置较低,后摆无开衩,整体造型优雅,上衣呈倒梯形。代表品牌主要有卡勒塞尼、杰尼亚、阿玛尼、弗雷、伊夫圣洛朗、瓦伦蒂诺、皮尔·卡丹、津达、杉杉等。

2.英国型西装

英国型西装非常注重严谨的绅士风度。衣领是V形,并且较宽,垫肩较薄,腰部略收,多为单排扣式,后摆两侧开衩,穿着自然、贴身。代表品牌主要有H.亨梓曼、安榭德、G&H、登喜路等。

3.美国型西装

美国型西装非常注重服装的实用功能。面料薄、有弹性,衣领是宽度适中的V形,无垫肩,胸部不过分收紧,多为单排扣式,后摆中间开衩,外观方方正正,穿着宽松舒适。代表品牌主要有麦克斯、卡尔文·克莱恩、西费曼、普莱诗、保罗·拉夫·劳伦等。

(二)西装衬衫的选取

搭配西装的衬衫应为正装衬衫。职场中的商务人员选择的衬衫应以单色为主,无任何图案为佳。衬衫的颜色与花色要与西装外套协调一致,穿深色西装时宜搭配浅色衬衫。当然,现在商界中以白衬衫为最佳选择,白色在搭配各种色彩上都会很适合,特别是在国际性的商务场合,参与人员都应选择白色衬衫。穿着素色西装时可以搭配细纹直条的衬衫,太花哨的衬衫不适合正式的商务场合;带有圆点或方格图案的衬衫给人以轻松、平易近人的感觉,适于轻松、舒适的气氛和环境。如果需要表现专业感与权威感则还是应选择单一色系,不带图案的衬衫为宜。如果西装上衣是带有格子或条纹图案的,则最好搭配素色衬衫。

衬衫在穿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衣扣要系好。穿西装所搭配衬衫的所有纽扣都必须系上,只有在穿西装而不打领带的情况下,才需要解开衬衫的领扣。

(2)袖长要适度。穿西装时,最美观得体的穿法是衬衫的袖口恰好长出2—3厘米,领子高出西装上衣领子1厘米。

(3)下摆要放好。即无论是否穿西装外套,都要将衬衫下摆放进裤腰之内。(www.chuimin.cn)

(4)大小要合身。衬衫以正好合体为佳,不要过大也不可过小。

(三)西装领带的用法

领带是西装配件中“画龙点睛”之物,正式场合必须穿西装打领带。领带的面料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一般好的领带都是选择真丝的软缎、柔波缎、采芝绫等,因其柔软的质地易于打结,飘在男士宽阔的胸前,使男士更具魅力,当然还可选择毛织物、棉织物、混纺织物等。天然织物固然很好,但如果你没有过高的要求,化纤织物易着色的特点,会使你的领带彰显金属般的光彩。

领带的图案色彩可各取所长,但正式场合领带颜色最好不超出三种。领带要亲自打理,不可选择“一拉得”领带。领带打法有多种,一般要根据衬衫领型选择,通常遵循“大领配大结,小领配小结”的原则。领带打好后长度以其下端恰好顶住皮带扣上方为最佳位置。

穿西装打领带时一般不使用领带夹,除非是穿制服或者有特殊需要。例如,工商税务人员,他们的领带夹上面带有国徽,是身份的象征、职业的需要;地位特别高的人,因为经常要挥手致意,必须用领带夹将领带固定住,否则领带会随着挥手的动作从西装中露出来。领带夹应夹在领带的黄金分割点上,即从上向下数至领带的2/3处。

(四)西装纽扣的系法

穿着西装参加正式的商务场合,就座时需要将扣子全部解开,站立时必须系好。

西装有单排扣和双排扣的区别,穿着双排扣的西装时要将所有的扣子全部系好;单排扣的西装上衣有两粒扣和三粒扣之分,穿着单排两粒扣的西装时,只系上边那粒扣子;穿着单排三粒扣的西装时,可以只系中间一粒或者上面两粒,但不能全系;一粒扣子的西装上衣,扣子必须系上。

(五)西装口袋的使用

西装上衣下方两侧的口袋属于装饰性的口袋,不能随意放置物品,否则会使西装上衣变形。

上衣左侧外胸袋,除可以插入一块用以装饰的真丝手绢外,不应再放其他任何东西;上衣内侧胸袋,可用来别钢笔、放钱夹或名片,但不要放太大、过厚的东西;西装裤子侧面的口袋只能放纸巾、钥匙;后侧的两只口袋,不应放任何东西。

(六)西装鞋袜的选择

公关与商务人员穿着西装最好配以黑色硬底皮鞋,并保持鞋面清洁。

穿深色西装不要穿白色袜子和尼龙丝袜,最好选择纯棉、纯毛制品,并以深色、单色为宜,以和西装同色为最佳。

(七)穿着西装应注意的问题

(1)在穿西装之前,务必将位于上衣左袖袖口上的商标、纯羊毛标志等先行剪除,它们并非与西装的档次、身价有关。

(2)不宜内穿羊毛衫。要想把西装穿得有形有韵,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若非穿不可,也只能穿一件素色的“V”领薄羊毛衫,既可以打领带,也不至于过分花哨,但不能内穿色彩繁杂或带图案的羊毛衫,也不能穿开襟羊毛衫,更不能穿多件羊毛衫,显得层次繁杂,邋遢臃肿。

(3)需穿长袖衬衣。穿休闲西装,可内穿T恤衫或高领衫,但穿西服套装时只能穿长袖衬衣,而且它的袖口应在上衣袖口之外露出1—2厘米。

(4)衬衫之内勿穿高领内衣。穿着西装,可将衬衣直接贴身而穿,若为御寒须在衬衣之内再加内衣时,须选择“U”领或“V”领内衣,避免内衣外露,影响美观。

(5)注意“三色原则”。穿着西装时要讲求“三色原则”,即全身的颜色不能多于三种,其中同一色系中深浅不同的颜色算一种颜色。

(6)三个部位要同色。穿西装时为了体现男士的风度,必须使皮鞋、腰带、公文包这三种饰品同色。

(7)腰部不要挂东西。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男士的腰上不应挂任何物品,如打火机、手机、钥匙等,应将其放在公文包里。

五、西装套裙的着装礼仪

(一)西装套裙的种类

套裙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衣与裙子面料相同、做工相同,属于成套设计,为商界女士普遍推崇,是参加正式商务场合的首选;另一种是上衣与裙子的面料、做工均不同,趋向于随意搭配,这种套裙比较适合于交际场合。从整体造型上还可以将套裙分为上长下长、上短下短、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四种款式。

套裙的裙子有多种选择,西装裙、裹裙、一步裙、简裙、人字裙、喇叭裙、旗袍裙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不能选择黑色皮裙,也不能随意自由搭配,如以西装上衣搭配牛仔裤、健美裤、裙裤等。

(二)西装套裙的选择

西装套裙比男士西服套装的选择余地要大得多。女士在选择西装套裙时,必须要考虑其面料、颜色、图案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1.面料选择

西装套裙所选用的面料必须质地上乘,并且上衣与裙子应使用同一面料,这样才能浑然一体,给人以高雅、脱俗的印象。除了女士呢、薄花呢、人字呢、法兰绒等纯毛面料之外,也可选择高档丝绸、亚麻、府绸、麻纱、毛涤等面料,但都必须匀称、平整、光滑、丰厚、柔软、挺括,并且弹性要好,不易起皱。在选择丝、麻、棉等薄型面料或浅色面料制作套裙时,必须内加一条衬裙,其他面料的套裙也最好有衬裙。

2.色彩选择

套裙不仅应上下颜色搭配,而且为了体现女性的端庄与稳重,还应该选择那些淡雅、庄重的颜色,套裙以冷色调为宜,不宜选择那些过于鲜亮的颜色。在搭配上衣和裙子的颜色时,既可选择上下同色,以示正统和庄重;也可选择上浅下深或上深下浅有所对比的颜色,以示动感和活力。前者比较适合正式、庄严的场合,后者适合于喜庆或略微随意的场合。

3.图案选择

西装套裙讲究朴素、简洁,除素色面料外,各种或明或暗、或宽或窄的格子与线条图案,以及规则的圆点所组成的图案的面料,也可以选用。

4.长短规定

女士在穿套裙时对于上装和裙子的长短有严格的要求,不宜过大或过小。套裙的上装最短以向上伸出手臂不露出裙腰为限,最长可以盖住臀部。裙子最短不能短于膝上10厘米,最长不能长于小腿中部,最适合的长度是膝上5厘米。穿着套裙时不能露肩、露臂、露背、露腰、露腹,必须内穿一件款式适宜的衬衫。不能过于透明,更不能使内衣从衬衫的领口外显。

5.鞋袜搭配

穿着套裙时,应当搭配黑色或白色的高跟鞋或半高跟鞋,穿浅色套裙时搭配白色皮鞋,穿深色套裙时搭配黑色皮鞋,与套装同色的皮鞋也可以选择。穿着套裙应当搭配肉色的高筒袜或连裤袜,不能搭配色彩艳丽、图案繁多的袜子,也不能选择低筒袜和中筒袜,出现“三节腿”现象。在正式的商务场合,女士不宜光腿、光脚,否则会有失典雅。

六、饰品的选择与佩戴

(一)配饰的概念和分类

配饰,是指人们在着装的同时所选择佩戴的装饰性物品。它对于人们的穿着打扮主要起着陪衬、辅助、美化的作用。

配饰可分为服饰和首饰两大类。鞋、帽、围巾、手提包、胸针等属于服饰;耳环、项链、戒指、手链等属于首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服装配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高贵得体的服装,配上适当的装饰品,将更显你的风采。配饰礼仪,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用规则,二是佩戴方法。

(二)配饰使用的八条规则

遵守其使用规则的好处是,既能让首饰发挥其应有的美化、装饰功能,又能合乎常规,在选择、搭配、使用时不至于弄出洋相。

1.数量规则

戴首饰时数量上的规则是以少为佳。在必要时,可以一件首饰也不佩戴。若有意同时佩戴多种首饰,其上限一般为三种。除耳环、手镯外,最好不要佩戴同类首饰超过一件。唯新娘可以例外。

2.色彩规则

戴首饰时,色彩上的规则是力求同色。若同时佩戴两件或两件以上首饰,应使其色彩一致。戴镶嵌首饰时,应使其主色调保持一致。千万不要使所戴的几种首饰色彩斑斓,把佩戴者打扮得像一棵“圣诞树”。

3.质地规则

戴首饰时,质地上的规则是争取同质。若同时佩戴两件或两件以上首饰,应使其质地相同。戴镶嵌首饰时,应使被镶嵌物质地一致,托架也应力求一致。这样做的好处,从总体上显得协调一致。另外还必须注意,高档饰物,尤其是珠宝首饰,多适用于隆重的社交场合,但不适合在工作、休闲时佩戴。

4.身份规则

戴首饰时,身份上的规则是要令其符合身份。选戴首饰时,不仅要照顾个人爱好,更应当使其服从于本人身份,要与自己的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保持大体一致,而不宜使之相去甚远。

5.体型规则

戴首饰时,体型上的规则是要使首饰为自己的体型扬长避短。选择首饰时,应充分正视自身的形体特点,努力使首饰的佩戴为自己扬长避短。避短是其中的重点,扬长则需适时而定。

6.季节规则

戴首饰时,季节上的规则是所戴首饰应与季节相吻合。一般而言,季节不同,所戴首饰也应不同。金色、深色首饰适合于冷季佩戴,银色、艳色首饰则适合暖季佩戴。

7.搭配规则

戴首饰时,搭配的规则是要尽力与服饰协调,要和自己的其他首饰和谐。佩戴首饰,应视为服装整体上的一个环节,要同时兼顾穿着服装的质地、色彩、款式,并努力使之在搭配、风格上相互般配。例如,戴高档的钻戒配时装。

8.习俗规则

戴首饰时,习俗上的规则是遵守习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佩戴首饰的习惯做法多有不同。对此一是要了解,二是要尊重。佩戴首饰不讲习俗,是万万行不通的。

(三)配饰佩戴的方法

1.戒指

戒指一般只戴在左手,而且最好仅戴一枚,至多戴两枚,戴两枚戒指时,可戴在左手两个相连的手指上,也可戴在两只手对应的手指上。戒指的佩戴是一种沉默的语言,往往暗示佩戴者的婚姻和择偶状况:戒指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了意中人,正处在恋爱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戴在小手指上,则暗示自己是一位独身者;戴在食指上,则表示无偶或求婚。

2.耳环

耳环是女性的主要首饰,其使用率仅次于戒指。佩戴时应根据脸型特点来选配耳环。例如,圆形脸不宜佩戴圆形耳环,因为耳环的小圆形与脸的大圆形组合在一起,会加强“圆”的信号;方形脸也不宜佩戴圆形和方形耳环,因为圆形和方形并置,使方形更方、圆形更圆。

3.项链

项链也是受到女性青睐的主要首饰之一。它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金属项链和珠宝项链两大系列。佩戴项链应和自己的年龄及体型协调。例如,脖子细长的女士佩戴仿丝链,更显玲珑娇美;马鞭链粗实成熟,适合年龄较大的妇女使用。佩戴项链也应和服装相呼应。例如,身着柔软、飘逸的丝绸衣衫裙时,宜佩戴精致、细巧的项链,显得妩媚动人;穿单色或素色服装时,宜佩戴色泽鲜明的项链。这样,在首饰的点缀下,服装色彩会显得丰富、活跃。

4.胸针

胸针适合女性一年四季佩戴,但应根据季节、服装的不同而加以变化。胸针应戴在第一粒、第二粒纽扣之间的平行位置上,穿西装时别在左侧领上,穿无领上衣时应别在胸前,发型偏左时应当居右,发型偏右时胸针应当偏左。

5.手表

在正规的社交场合,手表往往被视为首饰,对于平时只有戒指一种首饰可戴的男士来说,手表更是备受重视。在西方国家,手表与钢笔、打火机曾一度被称为成年男子的“三件宝”,是每个男人随身佩戴的饰品。与首饰相同的是,在社交场合人们所戴的手表往往体现其地位、身份和财富状况。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所戴的手表大都引人注目。

第三节 语言交际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语言的目的在于交往双方的沟通,即以言表意、阐述己见、彼此交流、增进了解、加强信任,没有语言交流,交往双方往往难以沟通。语言是在进行人际交往、商务交往和公关交往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在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时应注重基本礼仪,并掌握一定的语言运用技巧。

一、交谈的礼仪通则

交谈是双向交流,而不是一方发表演说。交谈的双方可能地位或身份不同,但其人格都是平等的,不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存在尊重对方的问题。一个善于交流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能说,而且会听,善于把握交谈的节奏和气氛,处理好交谈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善于聆听是交谈的秘诀,为此,作为交谈双方都必须遵从交谈的礼仪通则,即必须遵从谈话和听话两个方面的礼貌要求。

(一)谈话者礼仪

1.语速语调有度

说话时的速度应适中。谈话的速度要缓急有度,应给对方有品味和思考的机会。在谈到重点问题时,应慢而有力,引起对方的注意;当发现对方对自己所说的意思不理解时,自己应有所意识,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说话时语调应力求柔和、悦耳,做到轻重适宜、高低有度、快慢有节。与人正面交谈,声音一般不宜太重,应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准;声音重而粗、尖又细则会让人觉得不够友好。

2.不能卖弄自我

交谈时不能滔滔不绝地光谈自己,而应该以平等态度,礼貌待人,即使自己具有权威性,也应多用商量的口气说话,多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以增加对方的参与意识,缩短双方的距离,切忌给人居高临下和自以为是的印象。因此,谈话时应尽量寻找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使双方的谈话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思路。

3.注意调适气氛

谈话时要注意听者的反应,注意察言观色。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观察对方是否认真倾听,并不时地征询对方的意见,给予对方发表观点的机会。当发现对方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或避而不答时,应立即打住或转移话题,及时调整谈话内容或方式。

4.平等相待为上

谈话时要把对方看做平等的交流对象,尊重对方的人格,这是以礼相待的前提。在与人交谈时托腔带调、哼哼哈哈、以势凌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交谈中忌讳用言辞压人,即使自己是权威也不能强行让对方以自己所说的话作为标准,不准别人提出任何意见或发表议论;更不能以自己的职务、年龄、资历作为轻视对方的理由。否则,此类以势压人的心理将使对方原来对你的尊重变为反感。所以,与人谈话时应将对方摆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以商量的口吻、温和的语调,用对方易于接受的言辞进行。

5.不冷落他人

多人交谈,谈话人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两个熟悉的人身上,并与之交谈,而要不时地与在场的其他人攀谈,或以目光交流,关顾一下其他人;不能只与个别人谈仅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果所谈的问题不便让人知道,应另找场合;当有第三者加入谈话,应以握手、点头、微笑或以语言等方式表示欢迎。如谈话时对方的家人在场,也应注意向他们询问或征询几句看法,尤其不要冷落女主人。一旦发现谈话场合有人长久不语,应及时使他融入谈话气氛之中,或适当进行提示,让其发表看法。

(二)听话者礼仪

1.专注有礼

在交谈中,作为听话者,首先要目视对方,还可以赞许性地点头或手势等表示你在认真倾听,从而鼓励对方说下去。其次是专心静听,相互交谈,特别是听话者,不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忌将目光在对方身上乱扫;不能眼看别处,显得很不耐烦,也不能手中玩弄物品、看书看报,不能伸懒腰、打哈欠、抓耳挠腮、轻扣手指、脚打拍子。

此外,听人谈话时忌讳看表,如果这样做,无疑是向谈话者暗示:你对他的谈话已听得不耐烦,或有事要脱身没有时间听他谈下去。

2.不轻易打断他人的谈话

不该打断别人说话,尤其在别人谈到兴头上时更不宜打断,这是谈话的基本礼貌。一般而言,对别人谈话不要随便打断或贸然插话,非打断不可时,也应该礼貌地向对方说:“对不起,请允许我打断您一下。”待自己意见发表后,应立即请对方继续说下去。非插话不可,也应该先通过目光暗示对方,或十分礼貌地插入“对这个问题,我想谈几句”。但对一些表现欲极强、喋喋不休的谈话者,即使有必要打断他的谈话时,也要注意礼貌,不要伤了他的自尊心。

3.时有反应

听人说话时要专注静听,但要应和说话者。通过表情、手势、颔首,以示听清或赞同,若能在颔首的同时,适时地插入一两句话,则效果会更好。

4.评价慎重

在交谈中,当对方议论某件事或某个人时,自己不宜轻易作出评价,尤其是不要轻易评价不在场的第三人,如果对方请你谈谈看法,也应该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你还没听完或听明白对方谈话的意思,不要轻易对对方的谈话作出归纳或下结论。

二、交谈的礼貌举止

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与表达主要有如下几个部分: 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也就是说,纯属语言部分的只有7%,而绝大部分是属非语言交往的声音和表情。

因此,作为一个礼貌的交谈者不仅要注意其谈话的内容,更应重视其谈话时所伴随的动作,即礼貌举止,才能做到“彬彬有礼”。礼貌举止,除平和、沉稳的语调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光神态自然

目光接触是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通过眼神,谈话者可以了解对方对自己所说内容的真切感受,也可以知道你对对方所谈内容的反映。在空间较大的社交场合,目光交往可以弥补距离过远的不足,使气氛更加融洽和亲切。

2.体态倾度适宜

一个人不论是站着聊天还是坐着谈话,其体态会自然地表达出你的态度倾向。与人谈话的姿态,既不能过于拘谨,正襟危坐,也不能像朋友圈内坐无定势,正常谈话时的坐姿应是自然轻松的,身体应有一个适宜的倾斜度。一般来讲,后倾10度以上,前倾20度左右,侧倾小于10度。

3.手势动作正确

正确的手势动作不仅可以用来强调自己思想的见解、增加谈话的色彩,而且也是体现交谈礼貌和礼节的重要方面。在谈话过程中不能用手指点对方的面部,或用手指敲打桌面,不要抓耳挠腮,频频用手理头发。作为谈话者的手势动作应自然大方,不可太频繁或夸张,做到适可而止,力求恰当。

4.嘴部表现礼貌

与人交往或倾听他人说话正常的嘴部动作应是双唇微开。在交谈时不能边咀嚼食物边说话,即便是在边吃边谈的宴会上也不能这样。说话时不能唾沫四溅,不能打哈欠,以免对方不快或误认为你在下逐客令。如突然间打了哈欠,应向对方解释、道歉,以免误会。

5.交谈距离合适

交谈距离,指的是个人所需的私人空间领域的半径。交谈距离反映出人们的谈话内容向外界开放的程度,也是检测人们感情交流程度的一种标准,更反映一个人的礼貌意识。双方在交谈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其距离大小往往随着关系的密切程度而不同,双方关系越密切,个人所需的空间领域就越小。交谈距离的确定,除应考虑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外,也应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

6.讲究问话技巧

在双方交谈中,作为听者的发问需要讲究适时,并注意问话的技巧,不要不适时宜地抢对方话头,打断对方说话。高明的问话不但能使问话人达到目的,引导交谈按照预期的目的进行,而且可以调整交谈的气氛。提问需要贴切,即所提问题要符合被问人年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征、语言环境,使所提问题得体、不唐突。提问腔调、语气、方式都要因人而异。

三、语言交际的技巧

交谈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的语言活动,既是人们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又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交际语言具有文明礼貌、机智善变的特点。由于交谈的对象、气氛、环境不同,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也应灵活机动、不断进行调整,使之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坦然地与人交谈并取得别人的好感,这就是谈话的技巧。

(一)选择话题

在言谈交际过程中,说话总应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即交谈过程中涉及的中心内容,它决定谈话的方向。通常情况下,每次交谈的话题或多或少,数目不定,但主要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如果话题过多,会让对方感到无所适从,不断调整,觉得很累。在商务往来和公关工作中,话题通常只有一个并且要事先确定好,由双方共同商定。

(二)慎用掩饰

在人际交往的现实中,偶然发生过失是难免的,但对他人的过失采取什么样的语言方式,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在语言交际中有时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运用诚恳而得体的话语给予掩饰,搪塞他人的偶然过失,以维系和增进融洽、友好的交际。面对他人偶然的过失,如直言公布、说明事实真相,尽管你说的是真话,也可能使对方不悦,甚至产生隔阂;若随机临时编造“谎言”,为当事人圆场,加以掩饰,则可维护他人或单位的良好形象,如此临时的隐讳与以诚待人,则可赢得对方或对方单位的感激之情,是一种礼貌的语言行为。

(三)用词委婉

当自己的见解与对方产生分歧时,需要用词委婉,即含蓄、委婉、点到为止、留有回旋余地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能不讲究方法,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下不了台,感到难堪,但也不能委婉到对方不能理解的程度。

(四)及时赞美

在交谈中,及时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并且适时赞美,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鼓舞对方继续进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融洽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

(五)多用妙答

妙答之妙主要在于说话有道理、有礼貌,反驳不用粗话,自卫不带谩骂,出言机智,理礼双全。妙答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机灵,理由充足,结构严谨,天衣无缝,而且是文质彬彬,以礼相答,不得罪和伤害对方,并使他人礼中知理,心悦诚服。

(六)避免失言

所谓失言,就是在一定场合和情境中无意说出得罪人或伤害人的错话或蠢话,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交际失礼。我们在语言交际中要十分注意语言的全方位效应,避免失言。

四、演讲礼仪

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重的讲话,旨在就某一事件或问题向听众发表个人见解或论证某个观点。与一般交谈或闲谈不同,演讲实际上就是当众正式发言,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发表形式,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听众需要的制约和现场气氛的感染。实际上,演讲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可循。演讲者上场时务必大方自然、亮相得体,上场后首先环视一下全场,再进行开场白。

(一)演讲时要保持充沛的精力

在演讲前,一定要充分休息,养精蓄锐,演讲时则要气宇轩昂或洒脱大方,要表现出应有的气度。

(二)演讲者的声音要响亮

音量大小根据会场的大小和人员的多少而定,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易失去自然和亲切感,过低则会使会场出现不应有的紊乱。在音调上应当抑扬顿挫,有所变化,借以突出重点,表达感情,调动听众的情绪。

(三)演讲语言礼仪规范

演讲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可以多举例证,多打比方,多使用名言警句,但不能乱开玩笑,尤其不能讲脏话。演讲内容应当言之有物,力戒陈词滥调、无病呻吟、无的放失,要把重点放在演讲正题上。

(四)演讲表情和动作礼仪规范

在表情和动作方面,要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不要面沉似水或表情失当。双手的姿势相当重要,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但双手尽量不要胡乱挥动,可以双手相握,放在身前或身后,或者放松垂在两侧。尽量避免一再重复同一动作,更不要摇头晃脑,指手画脚。

(五)演讲者的服饰礼仪规范

演讲者的服饰应整洁、朴实、大方。男士的服装一般以西装、中山装、老年装为宜;女士则不宜穿戴过于奇异精细、光彩夺目的服饰。服装过于艳丽,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职场案例与实践

2002年,著名表演艺术家程冰如在香港遭遇了着装带给他的窘境。那次境遇让程冰如改变了一成不变的老观念:穿衣服确实不能忽视场合。当时,正在香港的某影星获悉程冰如也到了香港,邀请他出席胞兄的画展,并嘱咐他一定去帮忙“捧场”。程冰如到展厅的时间不早不晚,展厅里的人熙熙攘攘,程冰如深深地感到人们的装束无不得体异常,而自己的一身打扮实在有失体面。

程冰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感慨不已:“我身边的几位老总穿得都很到位:精致西装,风度翩翩,头发抹得光亮整齐,整齐得能看得出梳子在头发上划过的一绺绺痕迹。那位明星一头短发,上衣的两个大尖领,像两把刀一样锋利地伸向两肩,白色的脖子上是金光闪闪的小珠子项链。胡慧中身穿明艳的晚礼服,钩住了所有在场者的视线。个头高大的香港影星邓光荣,一身黑礼服,黑色套头衫,显得那么帅气,那么干练。我呢,尽管西服料子不错,也合体,只是在香港穿了一个星期没离身,裤线早没了,上衣的兜盖不知怎么的反了向了,兜口老是张着,领带呢,恰巧又忘了戴。”

程冰如说最发怵的是头和脚。头发乱,因为他从来不抹油,习惯于早上起床后用梳子随便扒两下就算。“当时,根根头发都各自为政地在头上横躺竖卧,尤其是脑后‘旋儿’旁边的那一绺,高高地矗着,不照镜子都能‘心知肚明’。脚下一双皮鞋更显得寒酸,因为我穿着它已经走了整整一个星期,所以皮鞋不亮不说,整个都走了形,像两个大鲇鱼头套在脚上。”

程冰如说他感到了一种不自在,一种被环境隔离开来的不自在。更不自在的是很多人都认识他,知道他是内地著名的相声艺术家,这个握手,那个交谈,问这问那,他则答非所问,因为脑子里老想着头上“旋儿”边的那一绺站立着的头发……

从那以后,程冰如非常注意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环境的服饰穿着和饰物的搭配,使得自己的形象更完美。

案例思考:

程冰如在画展上为什么会有“一种被环境隔离开来的不自在”的感觉?

【思考与讨论题】………………

1.仪容礼仪规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掌握站、立、走的基本要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如何选择服装的颜色?

4.男士体型与服装选择必须注意什么?

5.女士体型与服装选择必须注意什么?

6.西装的款式有哪些?

7.西装穿着的基本要求有哪几方面?

8.西装套裙的穿着应注意哪几方面?

9.戒指具体戴在哪个手指上各表示什么意思?

10.交谈礼仪有哪些通则?

11.交谈礼貌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