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虔诚与人性:人性与价值

虔诚与人性:人性与价值

【摘要】:虔诚,按照罗马人的理解,意指人类对其生命源泉的敬仰和依恋,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安稳生活。对事物的虔诚不是出于其内部的价值,而是鉴于其与虔诚者自身及其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然而,虔诚却是相当理性的,它是精神对其化身的感恩。但是,虔诚或真正的忠诚决不应当如此。事实上,虔诚只是与无私的理智联系在一起。对某些人来说,人类就是虔诚的对象。然而,这种虔诚非常模糊不清。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宇宙心怀虔诚呢?

虔诚,按照罗马人的理解,意指人类对其生命源泉的敬仰和依恋,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安稳生活。灵魂只不过是长久骚动不安的世间留下的最后泡影罢了。倘若生存欲与族群的利益相联系,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植根于广阔的人类历史基础上,同时去继承和阐释那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以便使传统的遗产能切实地代代相传。一旦意识到人类的精神是世代繁衍出来的,其所有功能在于继承和信仰,那么,感激之情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虔诚。

对事物的虔诚不是出于其内部的价值,而是鉴于其与虔诚者自身及其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各自的偏好和局限,其情感和行为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偏向。然而,虔诚却是相当理性的,它是精神对其化身的感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向往往妨碍着理智发挥作用或做出判断,你会友善地但又不顾事实地硬说自己的父亲或孩子具有高度的境界、聪明的才智和善良的品性。人们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虔诚或真正的忠诚决不应当如此。事实上,虔诚只是与无私的理智联系在一起。意识到生活的片面性,摆脱环境和自私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局限,才会真正美丽动人。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火花即将熄灭之际还继续关注同胞的利益和欢乐,那么他的死就是高尚的;如果一个人能毫无保留地去热爱并非完美无缺的国家、朋友和集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知足常乐,不需要去羡慕任何的虚荣,那么,他便是最虔诚的。

对某些人来说,人类就是虔诚的对象。但是,这种人类宗教与其说是事实,毋宁说是一种需要。以人类为对象的虔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缺憾。人类的确有一些特定的美德,诸如忍耐和勇敢,这些美德对于生存是必需的。在这些美德的支撑下,人类经历过无数的痛苦和挫折。但人类同时也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带着固有的无知和愚昧,慢慢地摸爬挣扎,使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覆盖了斑斑血迹和累累污点。由于人类过分地追求快乐,因而掩盖了所受的苦难。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痛苦,只是往往被忽视而已;人们注意的是表面的实在,而掩盖了内心的空虚。(www.chuimin.cn)

按照人类的表面现象对其进行崇拜,会剥夺其与神性相类似的东西——对完美的渴望,其实,人的生存目的正在于此。痛苦和罪行与完美相比较,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人不值得崇拜,但他进行崇拜,其崇拜的对象可以从其自身中找到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宗教是唯一的宗教,其他一切宗教只是其碎片。人类内在的理想把神性赋予诸神。无论是物质的力量还是精神的力量,除非其支持和发展崇拜者内心固有的理想,否则就不可能拥有任何道德的特权,也不可能在宗教中拥有合法的地位。在信仰者和上帝之间,倘若没有道德社会,宗教就只能是纯粹的盲目崇拜。

有一种哲学上的虔诚,它以宇宙为对象。这种情感在古代和现代的斯多葛学派那里相当普遍,充分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自然对心灵的诸多方面的满足。这些哲学家任意采取一些模棱两可的观点对宇宙崇拜进行论证,企图维持传统的宗教信念。然而,这种虔诚非常模糊不清。他们越是把宇宙人格化,赋予其上帝之名,就越是把宇宙变成了恶魔。就目前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而言,宇宙是一台奇妙的大机器,它内涵广博,秩序井然,形象美妙,性情冷酷,这一切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倘若我们赋予其生命,构造其精神,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惊奇、恐惧或乐趣。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宇宙心怀虔诚呢?它难道不是我们一切可能性的根源吗?它没有恶意,是我们一切快乐的源泉,我们可以丝毫不怀恐惧地对它大献殷词。它专注地遵循着自己的习性,完全值得信赖。社会就存在于我们和它之间。鉴于它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源泉、所有幸福的归宿,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心怀信赖、大唱赞歌吗?它如此宏伟、如此悲壮地运行,即使有过错,我们也不应该去谴责;既然我们能对父母的过错不作追究,那么,为什么要对宇宙因无知而产生的错误进行批判呢?应当明白,那样的过错也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之中。尽管亚当的过失带来了巨大的后果,但我们从未对人类的始祖有任何过分的谴责,因为我们知道,他不过是人,换成我们自己,也肯定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同样也应该宽恕我们自己的真正始祖——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