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性与价值:宗教信仰的可悲与启示

人性与价值:宗教信仰的可悲与启示

【摘要】:只是看到宗教的目的在于信仰神,这是很可悲的。他们称神为最高的本质和原因,而事物的最初本质是质料,最初的原因是被当作工具。在神的信仰中,有些所谓的本质和生活之道的确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可以从中得到磨炼和教化。荷马史诗中有关神的故事根本不可能给会背诵它们的年轻人以教化。当自然现象被想像成神的外化时,人会进一步通过这种想像扩大自己生活的范围,并使之成为宇宙的生活。

只是看到宗教的目的在于信仰神,这是很可悲的。神为人们所祭祀,为人们所记忆和赞美为人们所盲目遵从——这些都被看作是由于神的存在而获得的最高荣幸。然而在神学中,形而上学者并不总是那么乐观。他们称神为最高的本质和原因,而事物的最初本质是质料,最初的原因是被当作工具。任何事物的本质和原因都在于他们是最低级最彻底的工具。 的确,我们有时也能从善、美、幸福以及人的本质与环境的偶尔和谐中感觉到神地存在。然而,即使是那个时候,我们所感觉到的也可能只是人的幻觉。所谓幸福的事情,那只是我们想起它或看到它而使我们感到幸福,根本不存在与人无关的幸福。

宗教并不是要给出人所描绘的神的图像。当然,对于信徒来说,给出象征物也不是什么坏事。不管神学家怎么说,我们都会本能地感到,我们在说上帝时是指神话和符号。在神的信仰中,有些所谓的本质和生活之道的确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可以从中得到磨炼和教化。但是,经过这种培养的性格,如果只是出于一种责任,绝不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荷马史诗中有关神的故事根本不可能给会背诵它们的年轻人以教化。赋予神话以重要的道德意义,正像柏拉图想做的事,会使它们大大地走样而变得莫名其妙。它们被理解,流传至今,不是靠强迫,而是因为它们像成语或隐喻。(www.chuimin.cn)

神有时会出现,而当它们出现时,我们会预感到精神战胜物质的崇高,这在经验中是绝不可能的,但在思想中经常可以感觉到。当自然现象被想像成神的外化时,人会进一步通过这种想像扩大自己生活的范围,并使之成为宇宙的生活。神就是精神战胜自然的象征,就是对这种暂时胜利的感觉。感觉很快会消失,与邪恶的斗争又会重新开始;但是,对于善的这种暂时感觉,会永远成为我们对于善和理想的认识。这就是宗教的本质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