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后的日常生活可能很难,但是也可以变得容易一些,特别是当你牢记并应用下列应对压力的10个有效方法时。※戴恩责备自己,因为她与妹妹都还是孩子时,她没有能够救活妹妹,使妹妹淹死了。这个问题使戴恩从外界、从她朋友和她自己成年人的角度考虑她的经历。※65岁时,西西莉娅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癌症。在确诊后的前几个星期里,西西莉娅感觉到许多混乱、痛苦的事情。......
2023-12-04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已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2003年上升到25.8%。专家们认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二三十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空巢家庭必然带来“空巢危机”。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危机问题更为突出。据报道,某市曾连续发生多起空巢老人暴死家中无人知晓,直到尸体腐烂才有人报警的事件。空巢老人也易成为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由于这些老人深居简出,与社会交往少,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不太清楚,一些诈骗犯就以这些老人为目标,骗取他们的钱财,弄得一些老人倾家荡产,欲哭无泪。空巢老人患忧郁症的比例也明显上升,精神委靡,行为迟钝,更有少数空巢老人为了寻求刺激,终于走上犯罪道路。
(一)空巢综合征
空巢老人多表现出以下的空巢综合征。
1.心理问题 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究其原因,一是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感到冷清、寂寞;二是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人到老年正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不由得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卑、自怜等消极情感;三是心境抑郁,行为退缩,这些老人可能由于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振奋精神和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疾病医护问题 空巢家庭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生病后特别感到无助。单身老人病死在床上,待人们发现时已成一堆白骨的事例,近年来也屡见不鲜。就是那些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家庭,也可能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当夫妇俩人都因病而躺在床上时,医护就成了大问题。
3.生活照料问题 单身老人对此忧虑最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衰退,将来总有一天难以独立地照料自己,特别是生活中发生意外的时候,如何得到援助的问题横亘在老人心头。(www.chuimin.cn)
(二)应对空巢心理危机有良策
每个人都难免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承载一种巨大的失落,“空巢”也无疑是其中的心灵困顿之一,那么空巢老人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并且战胜自己呢?
父母首先要对子女与自己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二者不是附属关系。子女就像鸟儿一样,幼时依偎父母,羽翼丰满后自然要离巢飞去,子女的离家是他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在子女离家前,父母就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而不是一切围着孩子转。
不再封闭自己,不要整天沉浸在牵挂和思念中,其实还有许多需要而且有益的事等着你,譬如,你可以把母子的两地书整理出来,没准还能成为出版社的热销书呢;你也可以参加老年大学安排的各种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参与的快乐和活力。其实没有孩子的牵绊,你完全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你年轻时的梦想。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你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练书法、学学绘画、种种花草、养养禽鸟、读读书报、看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灵,又能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
不要忽略了周围人对你的需要。看过电视剧《闲人马大姐》吗?那个喜欢管闲事的快乐“马大姐”是否很值得你去敬佩?现实中,你也可以做一名“马大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份充实和快乐。不妨多学习做义工的技能与经验,将自己的关爱给予社会的弱势群体;有一定教育背景及心理学知识的女性,可定时开通排忧热线,或到电台去做嘉宾,为他人疏解心结,排忧解难……从表面上看,你做这些是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但从一名“空巢守望者”的特殊心态来看,只有给予,才能使自己充满价值感,充满人生的希望。
夫妇之间在子女离家后,更应注意相互给予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自己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寻求新的精神依托,以使自己的心态保持稳定。和爱人重拾甜蜜的日子,想一想这么多年你是不是把精力和关爱更多地倾注给了孩子,而忽略了和你一生相伴的人?你不妨重新计划一下你们的生活,譬如真诚地聊天,温馨地看电视节目,安排假日旅游等。多数情况下“空巢”只是一种偏激的心理投影而已,小鸟儿飞走了,还有两只大鸟在,他们完全可以过得充实而优游,从而填补小鸟走后留下的情感空隙。
另外,作为子女,要了解父母的心情,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尽量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为父母干干家务等,这是对处于孤独中的老人的最大安慰。子女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空巢老人在生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机,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为父母的身体健康做一些实事。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因此,亲情的抚慰对“空巢”家长的健康生活至关重要。如发现父母患有较严重的空巢综合征,如有严重的抑郁、失眠及多种躯体化症状,或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者,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接受必要的心理或药物治疗。
有关心理保健专家谈的文章
心理创伤后的日常生活可能很难,但是也可以变得容易一些,特别是当你牢记并应用下列应对压力的10个有效方法时。※戴恩责备自己,因为她与妹妹都还是孩子时,她没有能够救活妹妹,使妹妹淹死了。这个问题使戴恩从外界、从她朋友和她自己成年人的角度考虑她的经历。※65岁时,西西莉娅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癌症。在确诊后的前几个星期里,西西莉娅感觉到许多混乱、痛苦的事情。......
2023-12-04
目前,临床心理学家们主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概念模式来探讨个体的心理调适过程。由于心理学家将防御机制视作个体应对应激的心理手段,因此可以说所有的防御机制均可视作不同层次的应对方式。从成功的心理适应的角度看,防御和应对都属于人们为满足内外环境要求、迎接挑战而做出的努力,同属于自我心理调节和适应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防御的相对自动(无意)地操作,他就不可能作出有效应对所要求的合理决策。......
2023-12-04
面对危机校长如何思前“善”后[1]1月19日,本报报道了江西湖口中学一学生遭到老师批评后跳楼自杀的事件。学校认为事件发生在家里,校方没有责任。面对校园危机,学校究竟应如何处理?否认、逃避不是解决之道俞国良:就这个案例来说,它主要反映了这个校长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低。防止恐慌,积极应对俞国良:校长要克服逃避危机的心理障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023-12-04
可见,中年期的心理危机是人人都将会遇到的现象,现实社会尤其难免。我们认为中年人必须了解自己将面对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引发什么心理感受以及应对危机的态度与方法。也有一些家庭,中年夫妇由于面临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改变,未能及时调适,性生活不协调,婚姻不满足感增加,而踏入婚外情的陷阱。关键在于怎样面对中年危机,如何去调适、应对,从而走出危机,开创生机。......
2023-12-04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受老化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其主要临床症状有以下特点。1.情感障碍老年人抑郁心境长期存在,但常不如青壮年抑郁症患者那么典型。有研究发现,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达10%以上。有显著躯体不适主诉及症状者占全部病人总数的70%以上。有时躯体症状完全掩盖抑郁情绪,表现为“隐匿性抑郁症”形式,常可导致临床误诊。......
2023-12-04
(一)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危机反应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二)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研究发现,依时间顺序,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2023-12-04
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也包括避开应激情境的某些应对方式。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主观、客观条件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时候,暂避一时,等待合适的时机或采用迂回的策略,都是值得提倡的积极的应对方式。自然,有时候人们避开应激情境是为了减轻情绪痛苦,这种类型的逃避和回避应当归入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
2023-12-04
水权制度的研究,除了有学术理论上的追求外,更重要的在于回应水资源危机的问题。水资源危机既包括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危机,还包括因水资源分布不均、分配不公而带来的社会稳定危机。除了上述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外,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面临着相同的处境。世界范围面临水资源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的言论,而是各国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如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探讨水危机问题,显得刻不容缓。......
2023-07-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