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都包括对极度创伤压力源的反应,这一创伤可能会导致死亡或重伤。障碍的描述DSM-IV-TR中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标准如下:·对创伤性事件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时间和病程长度。如果症状持续不超过3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则被称为急性的,如果持续时间更长则被称为长期的。如果发病时间在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以后,则被称为迟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3-12-01
急性应激障碍(ASD)又称为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h之内)发病,表现主要包括警觉性增高、冲动、激越,并伴有情绪反应,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是目光呆滞、情感迟钝、不言不语,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甚至木僵,可能伴有创伤后遗忘。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可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预后良好,缓解完全。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后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可有20%~50%的人由急性转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长期存在痛苦,难以矫治。
(一)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应激事件的性质、持续时间等关系到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病,不同创伤事件中ASD的发生率不同。国内有研究认为个体对应激的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创伤前易患素质和创伤后环境支持等。精神疾病或酒依赖家族史、家庭结构不稳定、性格内向的个体在创伤后患有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二)临床表现(www.chuimin.cn)
由来势迅猛的心理冲击导致发病,精神症状在遭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历时较短,可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以完全缓解结束,预后良好。
1.意识障碍 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以精神错乱状态较常见。可见定向力障碍,注意力狭窄,难以进行言语交流;自言自语,表情紧张、恐怖,语句零乱或不连贯,令人难以理解;动作杂乱无目的,偶有躁动不安、冲动行为。恢复后少数患者可有遗忘现象。
2.精神障碍 患者表现为伴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精神运动性兴奋呈不协调性、激越、叫喊、乱动,无目的漫游,言语内容与发病因素或个人经历有关。有时表现情感暴发、四肢抽搐,类似于癔症。精神运动性抑制较少见,表现退缩,缄默少语,情感淡漠,呆若木鸡,可长时间呆坐或卧床,无情感流露。还可伴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有关心理保健专家谈的文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都包括对极度创伤压力源的反应,这一创伤可能会导致死亡或重伤。障碍的描述DSM-IV-TR中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标准如下:·对创伤性事件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时间和病程长度。如果症状持续不超过3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则被称为急性的,如果持续时间更长则被称为长期的。如果发病时间在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以后,则被称为迟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3-12-01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这类事件几乎能使每个人产生弥漫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比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症状会逐渐缓解,少数患者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身。5.个性特征性格内向的个体在创伤后患应激障碍的可能性大。......
2023-12-04
塞里认为,应激是指各种心理的、躯体的因素(刺激),或这些因素的综合,在机体内引起的效应。如果一个人认为刺激物对自己的要求是有意义的,那么就会在他身上产生对该刺激物进行适应或应对的需要。直接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应激,被称为心理社会应激。在心理应激中,对作用于个体的刺激物,以及个体的反应来说,心理方面都起主导作用。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个体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12-04
显然,风险因素的存在是引发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最终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间接因素,但并不必然会导致损失的发生。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他人财产或生命遭受损害的道德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理论上,前者强调的是主观的故意或恶意行为,后者则是无意或疏忽状态。......
2023-08-11
主观创业风险是指在创业阶段,创业者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系统风险是创业者和新创企业根本无法预计或通过事先采取某些针对性措施予以规避的。而非系统风险则指创业者和新创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带来的风险,它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这正是技术风险造成的失败。管理风险的大小主要由下列因素决定。......
2023-08-24
(一)听觉刺激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耳朵形成听觉刺激。声压超过一定的阈限会使人耳产生痛觉。咽鼓管靠近鼓室的一端始终是开着的,而靠近咽部的一端平时关闭,只有在张嘴、咀嚼、吞咽时才打开,让空气从咽鼓管进入鼓室,保持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在声波的刺激下产生正常的振动。最后由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听觉中枢。......
2023-07-02
公众期待DSM-5的出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是一个正不断改进和复杂化的手册。·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PTSD成因和发展的新研究和发现。·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变化可能会更好地区分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
2023-12-01
2006年我国颁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对听觉障碍进行了以下分类。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 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