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理应激的表现及影响

心理应激的表现及影响

【摘要】:塞里认为,应激是指各种心理的、躯体的因素(刺激),或这些因素的综合,在机体内引起的效应。如果一个人认为刺激物对自己的要求是有意义的,那么就会在他身上产生对该刺激物进行适应或应对的需要。直接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应激,被称为心理社会应激。在心理应激中,对作用于个体的刺激物,以及个体的反应来说,心理方面都起主导作用。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个体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应激是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应激是一个令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它是一个生活事实。

应激是英语“stress”的汉语名称。在物理学中,应激是指作用于物体之上的足够使其弯曲或折断的拉力或力量。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内分泌生理学家塞里首次将“stress”引入医学领域,提出了应激概念。

塞里认为,应激是指各种心理的、躯体的因素(刺激),或这些因素的综合,在机体内引起的效应。实际上,他把应激看作体内所有适应过程的共同特性。也有其他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一种失调状态,或者是生物体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表现。

综合各家理论,我们可以总结为: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它也是一种内部状态,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反应同时存在。而个体对应激的反应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可以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既有物质性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刺激物),又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在多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同刺激情境(包括刺激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在环境中受到刺激物的作用,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适应或应对,这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环境要求。这些要求一般需要经过人类大脑的认知评价过程才有可能起作用。如果一个人认为刺激物对自己的要求是有意义的,那么就会在他身上产生对该刺激物进行适应或应对的需要。进一步,如果他认为这种需要对自己十分重要,而自己的适应或应对能力又满足不了这种需要,那么他就会体验到应激。(www.chuimin.cn)

(二)心理应激是应激现象的心理成分

由于几乎所有的应激都伴有心理成分,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常被用来强调心理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性。心理应激是指真实存在的或者个体凭空想象的威胁、个体的思维或情感,在个体内部引起的反应。直接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应激,被称为心理社会应激。

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在心理应激中,对作用于个体的刺激物,以及个体的反应来说,心理方面都起主导作用。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个体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认识不到内外环境中存在着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即使这种环境要求是客观上存在着的,他也不会产生心理应激。例如,一方面,一个人身上某个脏器细胞已经发生癌变,由于处于临床前期,他并没有感到疼痛等不适症状,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客观环境没有提出这种要求时,凭空想象出某种应对要求,也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有时,人们借助于长期积累的经验和遗传本能,即使在没有完全觉察到环境危险或威胁以前,也可能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如同高热、致病性微生物机械性创伤一样,可以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它同其他种类应激的区别就在于心理社会应激有赖于信号活动及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