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男性尿道结构特点及管理手册

男性尿道结构特点及管理手册

【摘要】:男性尿道起于膀胱颈的尿道内口,贯穿前列腺、尿生殖膈、阴茎,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成年男性尿道全长20cm左右,在阴茎非勃起状态下呈S形。男性尿道同时也是排精通道。骨盆骨折移位、尿生殖膈撕裂,常致膜部尿道破裂或撕裂。男性尿道全程有两处生理性弯曲。这些生理性狭窄部位是尿道器械操作的难点,也容易受伤病侵犯而形成病理性狭窄。尿道结石容易留于尿道膨大部。

男性尿道起于膀胱颈的尿道内口,贯穿前列腺、尿生殖膈、阴茎,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成年男性尿道全长20cm左右,在阴茎非勃起状态下呈S形。男性尿道同时也是排精通道。尿生殖膈膈下筋膜将尿道由远端到近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尿道自尿道外口起,至尿生殖膈膈下筋膜止;后尿道自尿生殖膈膈下筋膜起,止于尿道内口。

(一)前尿道

前尿道位于两个阴茎海绵体之间腹侧的浅沟中,全长有尿道海绵体包绕,因而又称为尿道海绵体部。它又分为三部分。

1.阴茎头部尿道 由尿道外口至冠状沟平面,长2~3cm。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头端的下方,呈纵形裂缝状,是尿道最细部分,直径21~27mm。进入尿道口后即膨大,膨大部分称舟状窝(navicular fossa),较宽大的腔隙将近端较快较细的尿流积聚缓冲,使其流速减慢而压力升高,经过较细尿道外口时产生压力较高的射流,避免自身受尿液污染。此外,尿道舟状窝的背侧和两侧有数个囊袋状结构,其开口于舟状窝的顶壁即形成大陷凹;尿道结石常不能通过较细的尿道外口而停留于此。

2.悬垂部尿道 亦称阴茎体部尿道,周径为27~33mm,长7~9cm,是尿道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受伤机会较少。在耻骨联合下缘,随阴茎被阴茎悬韧带固定于耻骨上。

3.球部尿道 亦称球海绵体尿道,起于耻骨弓下阴茎悬韧带水平,止于尿生殖膈膈下筋膜,位于会阴部,管腔较宽大,周径为33~36mm,长4~5cm。球部尿道近端管腔较远端管腔稍宽大,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导管开口于此。尿道绵体肌在球部尿道增厚形成球海绵体肌,其近端更为发达,收缩时可将停留的尿液和精液排出。尿道球部在耻骨弓下被阴茎悬韧带和球海绵体肌包绕,形成弯曲,比较固定,常因会阴部跨骑时被挤压在硬物和耻骨之间而受伤。该部血液循环丰富,受伤时出血较多。尿道炎症时海绵体肌反应性收缩,可致该部尿道严重狭窄。

(二)后尿道

1.膜部尿道 即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一段,位于尿生殖膈上和膈下筋膜之间,长1.5~2.0cm,周径为27mm,是尿道最固定和薄弱的部位,由尿道周围横纹肌即尿道外括约肌环绕,可自主控制排尿。膜部尿道也是除尿道外口外最狭窄的部位,尿道器械检查时,通过该部比较困难,需呈弯曲状,不注意操作手法容易引起尿道损伤。骑跨伤时会阴受暴力挤压,该段尿道也常与球部尿道同时受伤。骨盆骨折移位、尿生殖膈撕裂,常致膜部尿道破裂或撕裂。尿道膜部主要功能为控制排尿和射精,以远尿道环绕尿道海绵体协助排尿和射精。排尿时海绵体松弛,尿流通过。射精时,球海绵体肌收缩,精液排空。(www.chuimin.cn)

2.前列腺部尿道 自尿道内口穿过前列腺止于尿生殖膈上筋膜之上,完全在盆腔内,有前列腺包绕,管腔呈梭形,是尿道最宽的部分,周径约45mm,长3~4cm。前列腺部尿道后壁中线隆起的圆丘组织为精阜,膀胱镜或尿道镜检查时可以看到,是前列腺部尿道的重要标志,前列腺电切时不能损伤精阜及其远端。精阜的远近端均有黏膜形成的皱襞,叫尿道嵴。在近端尿道嵴之间的小窝,是前列腺中叶腺管的开口处,精阜两侧的小窝,是前列腺侧叶腺管的开口处。精阜中央的陷凹,是胚胎时苗勒管的遗痕,叫前列腺囊或前列腺子宫。射精管口开口于前列腺囊的两侧下方。前列腺部尿道血循环丰富,外伤后,出血甚多。

男性尿道全程有两处生理性弯曲。

(1)近端的弯曲:称耻骨下弯曲,指从尿道内口至阴茎悬韧带固定区域,包括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尿道及球部尿道近段,形成耻骨联合下尿道凹面向上、弧面向下的固定弯曲,此弯曲不能人为地将其拉直,尿道硬性器械操作时应顺耻骨下弯曲弧度缓缓而入,避免损伤此处尿道。

(2)远端的耻骨前弯曲:指位于活动的阴茎悬垂部和固定的阴茎根部交界处的尿道弯曲,此弯曲凹面向下、弧面向上,并不固定,当阴茎向腹前壁方向牵拉时,耻骨前弯曲可以消失。临床常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尿道器械操作,向腹前壁方向牵拉阴茎消除耻骨前弯曲,使尿道呈“L”形,便于相同弯曲的尿道器械顺利通过尿道并进入膀胱。

男性尿道全程有三处生理性狭窄:①纵行裂隙状的尿道外口;②细管状的膜部尿道;③膀胱颈肌肉所包绕的尿道内口。这些生理性狭窄部位是尿道器械操作的难点,也容易受伤病侵犯而形成病理性狭窄。

男性尿道全程有三处生理性膨大:即舟状窝、尿道球部和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结石容易留于尿道膨大部。这些部位尿道吻合术后较少形成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