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宫体和子宫颈两旁的阔韧带前后两叶有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有丰富的血管、淋巴与神经,此区域称为子宫旁组织。器官旁组织内含有子宫动脉、输尿管末端以及丰富的静脉丛、淋巴管和卵巢固有韧带。主韧带上方与阔韧带内腹膜外组织相连续。......
2023-12-04
(一)解剖概要
膀胱上连输尿管,下接尿道。位于小骨盆腔内,前为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和直肠,在女性有子宫和阴道。
膀胱空虚时呈锥形,分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膀胱颈。在膀胱底面有膀胱三角。三角的3个顶角分别是尿道内口和左、右输尿管开口。在左、右输尿管口之间有输尿管间嵴。
(二)膀胱的肌肉结构(www.chuimin.cn)
膀胱的肌肉结构与排尿密切相关,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直接关系着排尿功能,了解膀胱、尿道的肌肉结构,对正确理解排尿生理和判断排尿功能障碍十分重要。
1.逼尿肌 膀胱逼尿肌通常被描述为3层肌肉,但实际上逼尿肌肌束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只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地分为3层,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分层。逼尿肌是由直径较大的平滑肌细胞交织排列成相对紧密的肌肉束,各束之间自由地交叉,没有固定的方向,可以是纵行或环形;也没有明显的肌肉层,肌肉束可以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如从膀胱内层起源,走向中层,出现在外层,又回到膀胱内层,完成肌束波浪网状的行程。除膀胱颈外,整个膀胱壁犹如肌束所编织的复杂网状物。从结构学的观点看,逼尿肌是平滑肌肌束交叉聚集的整体单位,平滑肌肌束的自由交叉移动,调整膀胱腔内容积压力变化,实现尿液储存和排出功能。在膀胱的下半部,肌纤维逐渐集中成由外向内的外纵行肌、中环形肌及内纵行肌,与输尿管肌肉层次大致相同。
2.三角区肌 三角区肌肌束较细且富有致密的胶原纤维。三角区肌通常分为深浅两层,浅层是膀胱壁间段输尿管内纵行肌向膀胱延续而来的,在输尿管口处分出,并向膀胱扇形展开到膀胱基底,形成浅三角,由较小直径的肌纤维束组成。两侧输尿管肌纤维向对侧输尿管口相互发散、交叉汇集,左右两侧肌束增强融合在一起形成输尿管间嵴即三角区的上界;另一些肌纤维呈扇形分布聚集于尿道内口,这些肌纤维形成三角区的两侧缘,汇合并越过膀胱颈后唇,向下延伸到尿道后壁中线,男性止于精阜并可能融入射精管肌肉组织,女性止于尿道远端1/3或尿道外口处。浅层肌之下是三角区肌深层,起源于输尿管的Waldeyer鞘的肌纤维。输尿管周围的肌肉变平、肌纤维更加紧密绞合在一起,呈扇形不间断的连续下行至膀胱底部形成深三角。其中上部的肌纤维向中线靠拢与对侧融合,参与输尿管间嵴的形成。下部的肌纤维斜行与对侧融合,与浅层肌肉排列方向一致。最后其尖端以致密的肌肉纤维胶原结构中止于尿道内口,构成膀胱颈后唇,不向尿道内延伸。深浅三角两层肌肉互不交叉,解剖上可以清楚地分离。浅三角与其上面的黏膜层紧密粘连,深三角的上部分很容易从位于其后的逼尿肌上面分离出来,但深三角下部分逐渐与其下面的逼尿肌紧密粘连。可以看出,两层三角区肌肉与逼尿肌来源明显不同,均直接由输尿管下段不间断延续而来,输尿管从管状结构变成了扁平结构,可以说输尿管并不是终止于输尿管开口,而是形成了扁平结构代替管状结构并赋予了三角区特定的功能。
有关失禁管理手册的文章
在子宫体和子宫颈两旁的阔韧带前后两叶有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有丰富的血管、淋巴与神经,此区域称为子宫旁组织。器官旁组织内含有子宫动脉、输尿管末端以及丰富的静脉丛、淋巴管和卵巢固有韧带。主韧带上方与阔韧带内腹膜外组织相连续。......
2023-12-04
躯干肌包括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一)背肌背肌位于躯干背面,可分为背浅肌群和背深肌群。该肌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腹外斜肌斜向前下、腹内斜肌斜向后下、腹横肌横行向内并移行为腱膜。......
2023-11-02
头颈肌包括头肌和颈肌。面肌收缩可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故又称为表情肌。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内侧群:位于脊柱颈段前面、正中线的两侧,每侧有头长肌、颈头肌、头前直肌和头外侧直肌共4块肌肉。一侧头长肌和颈头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
2023-11-02
胸腹部动脉、静脉标本和模型。注意同侧颈外动脉分支之间、同侧与对侧颈外动脉分支之间亦有丰富的动脉吻合。当一侧颈外动脉或其分支结扎后,可通过上述吻合建立比较充分的侧支循环。取躯干后壁动脉标本,观察胸主动脉壁支在肋间隙内的走行概况。颈内静脉的属支包括颅内支及颅外支,此次仅观察颅外支中的面静脉、下颌后静脉、咽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中静脉等。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均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
2023-11-09
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一)上肢肌包括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②喙肱肌:位于臂上1/2的前内侧、肱二头肌短头后方,该肌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前屈和内收。外侧群: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隆起,称为大鱼际,有4块肌,可分为浅层、深层,各肌的作用与其名称一致。......
2023-11-02
恒定区决定了抗体分子的种属特异性。超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称为抗原结合片段。抗体不仅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还能活化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并能通过母体胎盘转移给胎儿,从而赋予被动免疫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抗体被用于治疗感染和毒素。而在免疫分析中,抗体可用于对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及定量分析,还能研究抗原的结构。......
2023-06-24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肌细胞的形态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其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因骨骼肌纤维有明显的横纹,故又称横纹肌。每个肌节均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细胞内,引起同一条肌纤维上每个肌节的同步收缩。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
2023-11-02
在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胃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正常成人每天胃液分泌量约1.5~2.5 L,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若盐酸分泌过少,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分泌过多则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而引起消化性溃疡。......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