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子宫体腔特征及变化-子宫体疾病

子宫体腔特征及变化-子宫体疾病

【摘要】:子宫体腔底的两侧角各有一口,即输卵管子宫口,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体腔面光滑,可分为子宫底前壁、后壁和侧壁,其内衬以子宫内膜,故也称子宫内膜腔,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呈周期性的改变。子宫体腔的形态、大小可随年龄、生育及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形态经X线摄片测量大多为等腰三角形,占65.5%;菱形者占11.4%,宫底外凸所致X线片为扇形者占2.3%,其余为宫腔下部宽大者。

子宫体内为倒三角形的子宫体腔(uterine cavity),呈一上宽下窄的三角形裂隙,平均容量约为5ml。据资料统计,生育1~5次的妇女中,各胎次的妇女,非哺乳者宫腔长度较哺乳者略长,而且生育胎次越多,其宫腔长度越长,故其容量也增加。

子宫体腔底的两侧角各有一口,即输卵管子宫口,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体腔面光滑,可分为子宫底前壁、后壁和侧壁,其内衬以子宫内膜,故也称子宫内膜腔,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呈周期性的改变。

子宫体腔的形态、大小可随年龄、生育及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形态经X线摄片测量大多为等腰三角形,占65.5%;菱形者占11.4%,宫底外凸所致X线片为扇形者占2.3%,其余为宫腔下部宽大者。一般而言,宫腔底长度与高度的比例为1∶2。宫腔侧壁的平均夹角为28.76°,宫腔底朝上,其平均横径为3.08cm(1~5cm),全长平均为4.19cm。在正常未产妇,子宫体腔的前壁与后壁几乎相互接触,中间的腔隙仅为一裂隙,其切面呈三角形,而经产妇因其原突出的子宫侧缘往往变凹,故三角形不明显。(www.chuimin.cn)

子宫体腔上段指子宫底水平横线上中下12~15mm的范围,形态类似等腰梯形,是子宫内膜腔最宽阔处,此段子宫壁较厚,为8~10mm。

子宫体腔下段为子宫峡部的内腔,称为“子宫峡管”(canal of idthmus of uterus),为漏斗形短管,此段肌层多为环状及网状肌纤维,易受异物激惹而收缩,使子宫颈被动扩张。其上口称峡管内口,在解剖学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anatomical internal os),亦即子宫颈管内口。下口称峡管外口,为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内膜的部位,即子宫颈管内口或子宫组织学内口(histological internalos)。此处最狭细,平均直径为0.38cm(0.2~0.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