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借鉴1.北京大学经验借鉴2003年,北京大学在几经修改方案之后实施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此举虽然不是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绩效管理模式改革方面的“破冰之举”,但是由于北京大学在我国高校中地位显著,影响力非常之大,在全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二)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借鉴1.美国高校经验借鉴规范透明的教师聘任制度美国大学教师职务设置分为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两种。......
2023-08-20
论高校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 解晶晶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日趋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扩招也已经被社会认可。然而,随着招生人数的猛增,与此配套的高校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大量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国内形势下,也有为数众多的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放弃了公司及其他单位诱人的高薪待遇,选择了相对稳定的职业——高校教师。虽然高校为广大的人才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良好平台,但是成为高校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教师能否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进程,满足国家对培养高等人才的需求。广大高校教师自身能否认清国家、人民和历史赋予自身的重任,成为一位问心无愧、尽职尽责、优秀的高校教师,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新世纪的高校教师深思和共勉。本文主要谈及了培养优秀的高校教师的几点看法。
二、从思想上融入高校教师这个大群体
首先,对高校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十分有必要而且重要的。很多新进的高校教师从大学到硕博毕业,在大学校园中求学、生活多年,独特的校园情结促成了很多硕博毕业生将大学确定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继续奋斗的地方。对于这些刚踏出校门又重回校园的新进教师而言,所不同的是,求学时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汲取,对教师的仰慕;而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应尽快转型,从渴求知识的青年变为传授知识的领航者。所以,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要首先从意识形态上以新的态度去看待教师这个岗位,并且重新认识和塑造自我。通过岗前培训,新进教师了解了大学的基本构成、机构设置、职能部门,及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可以使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如鱼得水,而且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作出充足的准备。
高校教师心中要有坚定的个人信念,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高校这个大环境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继而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年轻教师应虚心向各位先入行的老教师学习,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始终严格要求和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奋进。老教师也应本着“传”、“帮”、“带”的思想,尽可能帮助年轻教师,使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更加成熟、更有凝聚力。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给新老教师一些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
三、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一词,在《中国科技大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知识。毋庸置疑,能胜任高校教学工作的各位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相当扎实。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学科专业领域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旧的知识不断受到冲击。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立足于稳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挖掘更深的内涵和新的意义,努力实践,争取进一步发展完善旧的知识理论和知识体系结构,并继续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了解本学科和跨学科的前沿和最新进展。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对教材知识应充分理解和把握,讲深讲透,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教材本身,适当补充延伸。教师必须需扩大知识面,知识要专、精、深、新,更要广、博、远。
高校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势必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内容既要充实又要新颖,要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生硬地进行知识灌输。教师教的内容能不能被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接受,这也成为衡量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是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归根结底都最终是人的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教师针对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应适当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等,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应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容易理解和喜爱的方式,使学生在愉快和轻松中掌握知识、培养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以期实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加强高校内部各学院各学科教研室的建设,进行有规律有目的的教研室活动,无疑是培养高校优秀教师的一个良好途径。传达学校、学院的相关教学精神,紧跟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促进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及学生的层次,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研究所讲授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要求,保持一致的教学进度,教师之间亦可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
加强高校与高校间相关学科的交流,以及派本校学科教师参加大型的教学研讨会,都是使本校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高校优秀教师应教学与科研并重
高校优秀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不断探索新思想、新观点,创造新的成就。教学体现专业领域的发展,科研是教学获得延伸的一种需要。科研为国家和社会不断创造了新的财富,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财富。补充新知识、完善旧知识,某些新知识甚至替代过去的观点和认识,科研代表了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好科学研究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技创新都是高校的任务和国家发展的根本。(www.chuimin.cn)
“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也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地位。在我国,高校是科研水平和实力的一个显著反映,因为高校里人才辈出;在我国,高校也是各种新的学术思潮创新和发明的主要诞生地。高校作为引领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正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和无穷的价值。
科研创新,反过来也推动了教学的发展和改进。将新的科技理论和实践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合实际,也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为教学开拓新的思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研创新,再用于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有说服力,也可以给教材赋予新的内涵,并能使教学的内容不断优化、更新和拓展。
高校教师一方面肩负着教学的重担,另一方面也肩负着科研的压力。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使命的要求,高校优秀教师应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
五、高校优秀教师应具有独特个人魅力
高校教师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不同于小学、中学教师。小学、中学属于启蒙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对象是还未摆脱对教师、家长和社会依赖的儿童和少年,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极不成熟。而大学校园则不同,大学生已年满18岁,是成年人,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还有待成熟。大学生在离开大学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因而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渴望接触社会。大学校园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一个过渡期,大学生既需要知识的积淀为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又在心理上渴求成人的情感和体验,因而他们是一类矛盾的群体。要教好这样一群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谈何容易。高校教师如何在大学生中获得认同,赢得威望和尊重,让学生欣赏和彻底信服,从而使教学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这是摆在每个高校教师面前的难题。高校教师除了应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和对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之外,更应努力塑造独特的个人魅力,注重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校优秀教师应注重体态美
教师,是多少人羡慕的职业。三尺讲台上,一只小小粉笔在手,身后的黑板上勾勒出了一片供学生驰骋的辽阔蓝图;教师,也犹如蜡烛一样,点亮自己照亮别人。讲台上的教师总是光芒四射,惹人瞩目,高校教师尤其如此。有的科目在阶梯教室上课,还有的讲座在大礼堂里,台下座无虚席。面对渴求知识的大批年轻学生,高校教师更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体态,应衣着朴素大方、行为得体,不宜夸张花哨,以免干扰学生的视线,分散他们对学术的注意力。在体态上,要自然,不做作,并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以加强教学效果。
(二)高校优秀教师应注重语言美
语言直接体现人的思想,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教学必须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往往更需要大量语言的介入。高校教师引领学术的最新潮流,其语言代表学术的权威,故学术用语要专业、精准、简明、易懂。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教师可适当运用年轻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教授过程中寓教于乐,但前提是把握好“度”,不能庸俗。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美体现了高校教师的个人修养,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需要不断学习、提炼、总结才能实现。
(三)高校优秀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
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意思是说教书和育人并重。教育学生,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拥有健全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智健全的学生。一位拥有优良人格和人品的好老师,必定是品德高尚、通情达理、志向高远、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与这样的一位教师长期接触,耳濡目染之下,必定能使学生心智上受到启迪并受益终生。高校优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身性、淡薄名利、潜心学术,不仅会成就高校教师自身,最终也会感染每个学生。
六、结束语
高校教师应是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有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在思想上和学科中处于前沿阵地,尤其能指导、启迪学生,成为学生求学和人生中的一盏航灯。高校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应该得到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关武汉东湖学院论文集的文章
(一)国内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借鉴1.北京大学经验借鉴2003年,北京大学在几经修改方案之后实施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此举虽然不是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绩效管理模式改革方面的“破冰之举”,但是由于北京大学在我国高校中地位显著,影响力非常之大,在全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二)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借鉴1.美国高校经验借鉴规范透明的教师聘任制度美国大学教师职务设置分为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两种。......
2023-08-20
目前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步提升,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逐步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立足。然而,目前民办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艰难及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外部环境有关。......
2023-12-04
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使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接收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教师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在高等学校内部,也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竞争的观念,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
2023-08-20
(一)反思实践,发现问题反思实践即是音乐教师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行为。声乐教学通常做法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授课过程就是不断地纠错,不断地模仿。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会“模仿”,这也正是反思的开始。(三)巩固实践,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实质是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验证教师的设想,它同时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同样,在声乐教学中也是这样。......
2023-10-18
同时,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也对加强师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在高校的各项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根本,且尤其重要,人才的竞争实质是师资队伍的竞争。所以高校一定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3-08-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则是高校完成这一使命的重心所在。教育部的这些举措表明,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正在变成高职院校、普通高等院校、重点高等院校的共同职责。高校教师结构的状况,显然对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负面影响。......
2023-08-20
闭塞、落后、慢节奏、小变化的农村,给我印象深刻,它促使我投入教育,企盼改变它。是教师教给我知识,教会学生做人;是学生维系着我的事业,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教室是我传授知识、教育“未来”的阵地;教材和粉笔是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工具、武器。我的事业在教育。六次评为县优秀教师、“职工之友”,地教委记功一次。有七篇教育教学论文交流、发表或获国家级大奖,参编过四本专业著作。......
2023-11-22
政策环境虽然是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生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但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体现其特殊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双师组合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是高教性与职教性的统一,尤其是职教属性为基础的特征,决定了师资结构问题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023-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