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不列颠民族的性格特点简析

大不列颠民族的性格特点简析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浅析大不列颠民族的性格特点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陈丽琼英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和缓、平稳、渐进的发展方式。在下列原因的背后不难看出,英国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色曾经使它锐意进取、遥遥领先,如今也正是这样的民族特色使它盛极而衰、步履维艰。

文化的角度浅析大不列颠民族的性格特点

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 陈丽琼

英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和缓、平稳、渐进的发展方式。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她独特的发展模式,也都是在长期的英国历史中形成的,同时,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也对大不列颠民族温婉稳重的性格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个与中华民族一样,有自己文化魅力和民族尊严、让人肃然起敬的民族。本篇论文的主旨在于分析英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并试图分析这种发展模式和文化特色的优势及其不利因素对英国的影响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启示。

一、大不列颠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特色概略

一谈到英国,我们通常会立刻想到什么?世界一流、令人神往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稳重含蓄的民族性格;幽雅从容的“绅士风度”;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在今天的政治舞台上统而不治、有名无实却仍然颇受民众关注的王室;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保存得完好无损的古建筑;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其实这些就已经可以反映出英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大致的印象。系统地说起来,英国的民族文化特色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崇尚科学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强烈的民族怀旧感”;“民主公平的竞争意识”和AA制;“爱护自然的良好习性”;“信仰多元化”;“崇尚个人自由”;“发达的旅游业”等。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世界历史的长剧中,属于英国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着实不多见。

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的科学精神和经典理论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宝库,其求实与理性的态度奠定了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工业 ……这些事实促使人们去思考:一个在北海骇浪中颠簸漂浮的小岛国,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资源都有限,如何会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笔者认为,答案(至少是部分答案)应该到英国历史发展的文化模式中寻找。

二、大不列颠民族性格和文化模式溯源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英国都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在历史之初,英国本土不断地被外族入侵、征服,民族之间的抗争也从未间断,1215年,贵族阶级的代表为维护自身利益向国王呈递了被认为是现代英国自由民主基础的大宪章,国王在武力威胁下被迫求和而在大宪章上盖上自己的印鉴;到中世纪,英国与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随后的长达30年之久的为争夺王权而展开的“玫瑰战争”,其最终结局是获胜的亨利·都铎通过娶仇家女儿而将两个家族联合起来共统天下…… 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既造就又折射出了不列颠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特色,同时,这些历史事件加上其他的因素,如岛国的地理环境、终年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等,都对铸就英国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现代英国民族最突出的几个特点都是在英国特有的历史发展道路中逐渐形成的,是冲突的双方在长期的斗争中相融的结果,都充分体现了在冲突中融合的基本特点。缓缓的历史长河看似平静,但平静中又包含着滚动的激流。例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王权与议会在长期的冲突与斗争中形成的;现代经济与社会体制,包括工业化与福利国家,则是“追求财富”与“追求平等”在尖锐的斗争中达成的平衡;“信仰”与“理性”的交锋,导致在现代民族的思维方式中,“理性”虽是主导,“信仰”却也有一席之地,英国的官方信仰即国教,也是新教与旧教冲突的结果,是“新”、“旧”两者折衷的融合;“绅士风度”是社会中下层“向上流社会看齐”的结果,也是被塞进了部分中下层价值观念倾向的贵族精神的延续,也就是说,它是融合了各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总之,激进与保守的冲突造成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

“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相互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化模式的显著特色。”(马啸原,1982:112)这种发展方式、文化模式是英国特定历史、地理条件和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在英国确曾起过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英国率先敲开了现代文明的大门。

三、辉煌之后接踵而至的窘境

然而文化上的灿烂辉煌无法掩盖目前英国经济上逐渐衰落的趋势,事实上,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在英国的经济发展史上也一直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例如,举世闻名的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一方面要求人们坚持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言行处事尽量抑制感情色彩,而让理性来主宰一切,弘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约翰牛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另一方面,人们所崇尚的“绅士风度”却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整个社会包括工业家们对工业经济态度的冷淡,在教育方面则是对工业和技术的忽视和对“高雅”的追求,文学、艺术、哲学诗歌被看做是上等人必备的素质。这种心理状态对仍在工商业中工作的人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绅士从来不过分努力,他们对事情并不非常在心”(马丁·威纳,1981:131)。“这种不努力工作,对事情满不在乎的习气,实在是贵族遗风之再现,它在企业界蔚然成风,对英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钱乘旦、陈晓律,2003:311)

这种悲观的前景不能不使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从各方面寻求此种衰落的原因。在下列原因的背后不难看出,英国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色曾经使它锐意进取、遥遥领先,如今也正是这样的民族特色使它盛极而衰、步履维艰。(www.chuimin.cn)

其一,英国在管理方面缺乏职业精神。英国大中学生的佼佼者不太愿意进入工业界,却更愿在伦敦商业银行或政府机构中任职。这一方面是受传统的名誉地位观念的影响(不难看到绅士风度的影子),另一方面也是出自经济上的考虑。由于英国工业界待遇较差,造成了大量的人才外流。

其二,英国工会的力量过于强大。工会曾在英国的工业发展中起过积极作用,但现在已出现问题。工会为保护本团体工人的利益,不仅仅反对雇用非工会的成员,而且反对采用任何可能危害现有工人就业的新技术。这样,强大的工会势力成为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障碍。

其三,“福利病”。英国独特的福利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安全阀和稳定器,但同时又产生了很多弊病。

四、发人幽思的复兴之旅

如何才能最终摆脱已经笼罩着英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衰落阴影?问题的解答似乎并不简单。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创造了工业文明或说是现代文明的民族,英国的兴起主要是依靠源于清教革命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即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业精神。“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这种工业精神今天已被自己创造出的成果消磨掉了。西方经济学家有一个悲观的估计,即一个民族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时,这个民族就要盛极而衰。达到这个指标后,大量过剩的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将使整个民族过上悠闲富足的生活,从而导致人们丧失艰苦创业的工业精神。这是否是一种历史规律尚不得而知,但其中无疑包含着某种有价值的预见。”(钱乘旦、陈晓律,2003:316—317)

诚然,今天的大不列颠的形象依然不失为一个让人敬仰、风度不减当年的“绅士”,然而,要如何永远驾驭住自己创造出的成绩而不被这些成绩所征服,如何头顶昔日荣耀的光环走出今日的困境,这却不仅仅是依靠“绅士风度”来包容一切矛盾就能快刀斩乱麻解决得了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处于顺境的民族都应深思的问题,这不仅仅是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先生,也不仅仅是英国历史与文化留给人们的启示。且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这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民族重整旗鼓吧,如同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自己祖国“大国崛起”之梦的实现,相信不朽的历史可以赋予我们自信和他信的理由。

【参考书目】

[1]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李群.英语国家概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历史研究(中文版中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啸原.近代西方政治思想[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英]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M].美国:企鹅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