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部崛起与湖北经济发展:武汉东湖学院论文集

中部崛起与湖北经济发展:武汉东湖学院论文集

【摘要】:小议中部崛起与湖北经济的发展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何丽丽“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很多人用来形容中部省份的。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由于湖北地处我国中部,中部塌陷也就意味着湖北的塌陷,为此,湖北省必须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实现中部崛起、湖北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议中部崛起与湖北经济的发展

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 何丽丽

“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很多人用来形容中部省份的。中部落后,原因众多。本文着重对中部崛起以及湖北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简单介绍了中部塌陷的现状后,分析了中部塌陷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机制,最后,阐述了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措施,希望对中部崛起和湖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整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中部塌陷却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与之相反的则是中部崛起的豪迈呼声。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而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省份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承东接西、通南达北,地理条件优越,水、陆、空交通优势明显突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工业基础门类齐全,省会武汉市是全国的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闻名的科教重镇。由于湖北地处我国中部,中部塌陷也就意味着湖北的塌陷,为此,湖北省必须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实现中部崛起、湖北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中部塌陷现状分析

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它奠定了中国在中世纪成为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基石;这里人口3.56亿,占全国的26.6%,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能源基地,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但在20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中部省份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观望者”、“失落者”。2009年,中部六省GDP总量70577.6亿元,占全国的19.3%,人均GDP为1986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7%;财政收入5039亿元,占全国的15.5 %,人均收入1415.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7.9%。

从“中国500强企业”名单来看,中部地区经济的脊梁“塌陷”严重。2010年,中部六省共有5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减少了6家,占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总数的11.8%,其中河南16家、安徽12家、山西11家、湖北9家、湖南6家、江西5家;列入前100位的企业山西有3家、湖北和河南各有2家,共7家。

二、中部塌陷原因及其解决机制

我们忍不住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部塌陷”呢?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理解,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国家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是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发展,随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浦东大开发,接着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政策措施都与中部各省擦肩而过,使得中部逐渐被政策边缘化。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始终承担着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中部理应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但事实上中央政府近年来才对中部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在刚刚结束的“中部论坛太原会议”上有消息说,未来五年,国家将抓紧制定具有明显中部特色、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第二,中部大城市圈建立时间较短,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在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带,都可以看到经济联系紧密、发展实力相当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而在中部,大都市圈建立时间较短,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

针对这种情况,中部各省纷纷采取了有效的应对策略,目前,中部已经建立了两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圈,分别是河南的中原城市圈和湖北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是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中部经济崛起。

三、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措施(www.chuimin.cn)

那么,面对目前非常有利的经济发展形势,湖北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振兴湖北经济和推动我国中部崛起,并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推动湖北经济的发展呢?

湖北省在中部各省中拥有相对突出的优势。湖北是天然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地处中华腹地,市场广阔,同时又是东西南北的交通、信息、产品、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和扩散中心。其中,武汉市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早在2000年,中科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就得出结论: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2002年初,联合国发表各国城市发展前景报告,武汉在“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中排名第六。

湖北省应抓住机遇,以城市及城市群为基础加速城市化进程,以企业为支撑,进行大规模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农业规模化、高科技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使湖北经济在中部各省中独占鳌头,领跑中部经济。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强化城市圈的经济领跑作用。武汉城市圈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本地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还对周边地区进行了辐射,获得规模效应。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未来要积极围绕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允许城市群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业、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第二,必须着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湖北省国有经济成分比较浓厚,其他经济成分发展相对滞后。湖北经济要发展,必须首先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和提高,国有经济要敢于收缩、及时收缩,主动把一些无碍国计民生而又发展不好的领域让给非国有经济或者让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中平等竞争,这样才能真正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使其他经济成分得到长足发展。要真正重视、提倡、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不再区分企业成分,使所有企业在市场中平等竞争。非公有制经济产权清晰、经营方式灵活,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政府要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要干涉企业的具体事务和具体经营。政府应着力在搞好服务上做文章,协调社会资源使之得到充分利用,为广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交通、金融等各种基础服务,积极引导广大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要营造湖北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千头万绪。为此,湖北省必须以整顿促发展,边发展边规范。要正确处理好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与加快发展之间的关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整治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不能为整顿而整顿、为治理而治理,要防止出现那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企业负担而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整顿。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虽然起着最根本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甚至在许多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做事得不偿失,为此,必须要积极借助民间力量完成。

第四,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发展。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60%以上。相比城市,农村显得更加落后,而落后农村又反过来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为此,必须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和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政府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广大农村、广大农民身上,多做些对农村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些对城市锦上添花的事情,要加大对农村交通、教育等技术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支撑城市群的发展。

在实施中部崛起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定要确保质量。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这些规律并充分尊重这些规律,但是却不能改变这些规律,发展是有其阶段性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

参考文献

[1]王铁.中部在塌陷中奋力崛起——在华中科技大学“中部崛起论坛”上的演讲[R].2006-08-12.

[2]张秀生.张秀生解读中部崛起与湖北的发展[EB/OL].http://www.whmc.edu.cn/bencandy,2010-06-11.

[3]国家发改委要求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EB/OL].http://news.hexun.com,2010-08-31.

[4]颜鹏飞,黄树人.经济增长极和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