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简明社会心理学》前言

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简明社会心理学》前言

【摘要】:《简明社会心理学》前言目前,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显学。人人都应该学一点社会心理学。在我看来,这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独立学科的最好诠释。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的简明读本。“简明”意谓其基本内容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领域,但绝不面面俱到,长铺直叙。由此,构成了简明版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框架和核心要素。

《简明社会理学》前言

目前,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显学。它在认识、解释、预测和控制伴随全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时,诸如教育公平、金融危机、种族冲突、群体事件、民族冲突、贫富差距、违法犯罪、干部腐败、权力失控、失业就业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贡献。人人都应该学一点社会心理学。

《简明社会心理学》

俞国良著

开明出版社2012年出版

我十分欣赏著名心理学家墨菲(G.Murphy)精辟的一句话:“社会心理学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在我看来,这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独立学科的最好诠释。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强调运用严格的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即研究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包括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自我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应用科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即需要根据现实社会生活构建其知识体系,并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一言以蔽之,它是人类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群体,融入社会和生活的启蒙版“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一个通俗的社会心理学家。(www.chuimin.cn)

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的简明读本。“简明”意谓其基本内容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领域,但绝不面面俱到,长铺直叙。全书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破题,以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为明线,以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为暗线,按照自我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逐步展开的逻辑思路来建构本书的知识体系。全书共十章,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模块:第一部分(第1~2章)简要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与目前的研究新进展;第二部分(第3~5章)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内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社会态度的形成、发展与转变,认知图式、归因、偏见和印象的形成与管理;第三部分(第6~9章)讨论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喜欢与吸引现象以及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即社会影响,如从众、暗示、感染、模仿、社会舆论与社会风气,以及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发展和影响因素,攻击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第四部分(第10章)论述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体的合作与竞争、群体中的内聚力和社会比较,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由此,构成了简明版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框架和核心要素。

全书在撰写过程中,重视研究方法、经典实验和基本理论的阐述,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新成果的介绍,并尽量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加以阐释,使社会心理学能真正置身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各章前都有本章提要、学习重点和重要术语,各章后附有问题与思考、建议参考资料等,便于学习、总结和提高。因此,本书可供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读者使用,也可供爱好社会心理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其他读者阅读、参考。建议学有余力者,可进一步阅读近80万字的拙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0年第2版)以及《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社会心理学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和《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需要提醒的是,在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结合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中的两难困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能够在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下,不断形成预测、阐释、干预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并对认识、理解和控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帮助。“学以致用”应是社会心理学的根本宗旨。

特别感谢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教授和开明出版社社长焦向英总编对我研究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感谢责任编辑范英女士为本书编写和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感谢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弟子们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对我的帮助和大力支持,感谢樊召锋博士在本书成稿过程中协助我所做的许多具体工作。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最后,我衷心希望本书能为社会心理学走出学斋、走近大众、走进生活极尽绵薄之力。此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