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创新课堂丛书主编寄语

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创新课堂丛书主编寄语

【摘要】:“创新课堂”有两个鲜明特色。当然,“创新课堂”丛书只是为学生创新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参考、自助,各地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蕴含创新素质培养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这也是编写者的本意。

“创新课堂”丛书主编寄语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突出素质教育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中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精心编撰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创新教育自助教材,试图为中小学最新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提供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素材。“创新课堂”有两个鲜明特色。

第一,依托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课堂”丛书(3册)之一

俞国良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年出版(www.chuimin.cn)

为宗旨,以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创新素质结构为科学依据,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把创新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并切实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去,力图改变重知识传授,忽视创新素质培养的局面。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地、市参加这项研究,该课题获得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广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第二,强调操作层面的创新素质培养。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才能实现。在上述思路下,我们以“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指导,北京、上海、广东教育科研部门和中小学实际工作者加盟,合作编撰了“创新课堂”丛书(3册)。该丛书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为对象,收集了大量来自中小学第一线的创新素质培养案例,在内容上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六个纬度,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小学阶段侧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初中阶段强调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高中阶段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书力求贯穿创新教育的理念,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图文并茂的趣味性和时代感,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动手实践中,真正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的初衷是把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微观层面,体现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创新素质与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统一。在操作层面上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日后他们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做出一份贡献。

当然,“创新课堂”丛书只是为学生创新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参考、自助,各地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蕴含创新素质培养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这也是编写者的本意。该教材各册用12课时完成,具体设计可按地方课程标准执行,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使用。

尽管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付出诸多努力,力求体现新意,贯彻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线,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况且创新教育教材编写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把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初步尝试,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另外,在编撰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在此,一并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中小学生既是读者,又是我们的朋友和“上帝”,我们将认真聆听来自中小学生的心声。愿大家共同努力,为一代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