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角色理论研究》后记:心理学为大众服务的重要桥梁

《角色理论研究》后记:心理学为大众服务的重要桥梁

【摘要】:《角色理论研究》后记在众多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角色理论都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阐述的。尽管如此,中外社会心理学家们不得不承认,角色理论是最具有社会学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因此,可以说,角色理论是沟通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两门学科的一座重要桥梁,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愉快的行为规范基础。角色理论的价值就在这里。

《角色理论研究》后记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角色理论都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阐述的。尽管如此,中外社会心理学家们不得不承认,角色理论是最具有社会学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就角色理论的奠基人G.H.米德而言,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学家;就角色理论的内容而言,角色理论是社会学核心概念——社会化的具体体现。个体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并在现实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按照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及与这个位置相应的规范、准则、要求来决定自己的言谈举止。因此,可以说,角色理论是沟通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两门学科的一座重要桥梁,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愉快的行为规范基础。角色理论的价值就在这里。

《角色理论研究》

奚从清、俞国良著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www.chuimin.cn)

在这本书中,我们以社会学的视野为基本出发点,以个体、群体、社会三个社会学的概念为依托,以角色概念—角色认知—角色行为为序,并按照上面的这条逻辑思路,详细论述角色概念、角色关系、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规范、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角色形象、角色冲突和协调,以及角色与改革实践、角色与人的社会化等诸问题,把角色作为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来进行考察,并认为个体、群体、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是通过角色来实现的。

由此看来,角色理论不但是由角色概念、角色认知、角色行为等一以贯之,而且也蕴含着与之对应的个体、群体、社会三个社会学的重要概念,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角色理论的本质。看来,这也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我们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来考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并希望以角色理论作为突破口,来窥探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并试图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角色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理论添砖加瓦。

角色理论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理论。在它面前,我们的知识准备、生活经历、社会经验、理论功底都显得不够,以致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不敢自信。假如这本书能对从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学与科研的理论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实际工作中从事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活跃于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人们和广大青年正确扮演各种角色有所帮助,我们将感到非常欣慰。

最后,我们深深感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王康教授在百忙中拨冗命序,杭州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特别是责任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们谨致以崇高的敬意。